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1 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发展状况和实践探索  1.1 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随着1978年第一所图书馆学院的关闭,    2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并与我国的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图书馆情报学 情报学研究生 教育启示
  • 简介: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共接待国(境)外来访、顺访团组50个1023人,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胡春山、缅甸外交部副部长吴貌敏、老挝教育部副部长布阿豹相继访问我校;与国(境)外高校和学术文化机构新签协议10份,续签协议14份。派出1749名学生赴泰、越、印尼、缅、马等5个东南亚国家的28所院校学习和实习。

  • 标签: 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 大学建设 广西 合作 国际性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都忽视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缺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力图弄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体要求,以指导导师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交际能力 基础能力
  • 简介:口译人才较大的市场需求现状给高校口译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相对滞后.释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即释义,译者借助译语为媒介传达对原文的理解,其评价标准侧重原文、译文的意义及效果的对等.释义派理论给困境中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提供了理论范式.

  • 标签: 释义理论 口译教学 课程设置 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有效教学是一个鲜明的教学理念,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导入英语学科领域,在英语学科领域重视和加强有效教学的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细节、课堂观察、学习策略传授,学生参与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 标签: 大学英语 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 简介: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等途径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 作者: 张威(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1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8期
  • 机构:摘要:通过对多年的教学工作的总结,阐述了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在文中,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明显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总结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正确地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高校教育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最终的培养目标,而礼仪教育作为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则对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结合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几种方法。关键词:体育舞蹈礼仪教育教学体育舞蹈礼仪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助于维护和提升自身的形象,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更好的融入社会......

  • 标签: 中的礼仪 体育舞蹈教学 大学体育舞蹈
  • 简介: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德育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和向上的;民族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应采取三种创新形式加以解决,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标签: 民族院校大学生 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症结原因 三种创新
  • 简介:李朝,男,汉族,陕西西安人。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媒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青海分会主任,青海吐谷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及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 标签: 民族大学 青海 教研室主任 文学人类学 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大学
  • 作者: 湛江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6期
  • 机构:摘要:英语修辞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为有些修辞用法相似,所以很难区别。现以大学英语教材中常见的四种修辞为例并介绍它们的特征以及如何区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对各式车辆拥有率不断增加,然而校园道路建设与交通安全管理滞后,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深入阐述前馈控制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立足于防治结合,对指导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前馈控制管理大学生安全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是社会最重要的一部分力量。大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是政府关注、学校关心、师生关切的重要问题。现今社会,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因而,加强大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前馈控制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交通安全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有利保障,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需要安全、稳定,是人的求生本能,而安全意识不会与生俱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能促使大学生交通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大学生安全是高校思政工作追求的目标之一,要实现交通安全,需要通过正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控制理论就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控制是指管理人员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朝着目标进行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最佳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在大学生交通安全中,前馈控制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以保证大学生的安全生活为目标,把控制系统建立在前馈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在不应发生的交通事故出现以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防止。具体工作是开展好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对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进行有效分析控制,从而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因此,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也能帮助我们沉着应对,趋利避害,保护人身安全。二、明确交通安全的控制内容,人、车、环境是控制环节的三个因素著名的“哈顿矩阵”中阐明了在车祸发生碰撞前、碰撞时和碰撞后的3个阶段中互相作用的3个因素人、车和环境。因此,行人,车辆在道路上通行,要想顺利达到目的地,做到交通安全,需要明确控制的内容,有利于防范事故的发生。(一)以人为本的前馈控制,帮助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人是交通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对象,车辆和道路是客观、无意识的,而人是主观、有意识的,在交通事故中人处于核心地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安全意识的淡薄和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经常上下课高峰期常走在机动车道而非人行道,过马路不注意过往车辆,路上滑轮,骑车飞快耍酷,驾电动车不戴头盔等现象非常之多。但在安全意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目前较多停留在入学教育讲座,或通过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教育,其教育的深入及普遍性上有一定的缺陷,采取更多的方法是发生事故后的警示和提醒的反馈控制,缺少对学生系统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指导。(1)让交通安全教育成为必修课。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施加的影响,除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载体外,更应该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安全教育进课堂的形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向学生提示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学校制定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制度,最终需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让交通安全成为大学课程的必修课,借助教学内容来实现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前馈控制的一项有利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危害。(2)交通安全教育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员,对学生个体也较为了解,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施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辅导员通常能掌握学生中交通安全隐患的首要人员,他们懂得哪些学生有电动车、考过驾驶证、即将外出实习或乘车回家,可以预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控制,避免事故发生,引导其朝预定方向发展,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还能充分发挥安全导师的积极作用。当然,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交通安全教育中起到楷模和表率的作用。(3)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生动形象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大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易接触新生事物、获取信息,针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就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走形式。(二)充分掌握学生的车辆信息,对车辆的前馈控制师生出行工具增多,也加大了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对车辆的前馈控制,是保证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如今校园面积扩大,校区增多,使用自行车和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人数大量增加,而对于车辆的管理制度却还未完善。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对学生购买车辆及车辆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严格杜绝车辆带病运行,为学生使用车辆、例行保养管理、维修管理、技术使用和车况检查等提供前馈控制预防。(三)对校园环境的前馈控制(1)校园文化建设是交通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集体通过长期培养和继承才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大学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让大学生逐步接受并适应团体规范,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2)加强校园制度建设。目前,高校学生文明行为准则中,较少包含交通安全制度内容,高校健全交通安全制度是前期控制的基础,也是严格管理的前提条件。强调制度先行,以文字的形式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在校园内增加交通管理人员,对事故多发路段和时间加强管理,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及时讲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警示录告诫大家引以为诫。(3)利用“交通安全日”宣传,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目前大学生对这个安全日的了解度不多,认为仅是“有车族”的节日,未能引起关注,因此,高校可借节日契机,邀请交警、公安人员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推动校园文明建设,规范交通行为,管理好校园交通。三、结论大学生在高校校园“安全岛”中也或多或少潜伏有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中,意外随时会发生,而在尽可能消除其诱发条件时,通过干预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交通事故便可以减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就是做好其条件转化工作,采用前期控制的方法,从人、车、环境三方面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完善大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参考文献1何林夏.大学生安全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谢赤,袁凌.管理学概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3杨金友,张巧玲,徐利云,等.淮阴卫生高职学校学生交通安全情况调查分析J.中职业与健康,2011,27(14)38-40.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生具备健全、优良的法律意识是其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能指引其做出与现行法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而当今的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状况,如何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来改变这一现状,这需要学校与社会形成互动,多方位地让学生接触法律;充分利用《法律基础》课这一教学手段使大学生树立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诉讼意识等,力争将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这一系统工程做好、做强。

  • 标签: 大学生 法律意识 提升
  • 简介:大学英语角为学习英语,交流英语,提高自身英语各方面综合水平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提供的活动平台,真正办好英语角有其不可估量的意义。如今,各种培训班和网上英语角等的盛行,使英语角遇到巨大挑战。本文就开展大学英语角的必要性,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英语角口语学生活动
  • 简介:摘要大学语文应结合学生实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首先应把握工具性。

  • 标签: 大学语文 教学 实践
  • 简介:日本动漫在世界上的年轻人中人气度极高,很多日语学习者因动漫开始接触日语。在大学日语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动漫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感受日语,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提高听说能力等。

  • 标签: 日本动漫 大学日语 课堂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