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02年7月、10月和2003年1月、4月大通G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气温、地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6个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出人工与遥测两站记录不同要素的差异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 标签: 自动站 人工站 气象监测 气象资料
  • 简介:摘要:结合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原料场系统地基加固工程作为施工实例,本文阐述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优势,同时提供了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展开对比,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真空联合堆载 预压区 施工方案 对比
  • 简介:本文就近年施测城市地籍平面(底)图中得到的启示,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施测城市地籍平面(底)图的概况近年来,我们先后施测了某城市6KM2地籍平面(底)图,测区范围地处城郊接合部,比例尺为1,500,地形类别为建筑区Ⅱ类。居民地类型有典型的三大类:一类为正规住宅小区(居民新村);另一类为农村居民地;第三类为部分国有和集体单位用地。总体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地形地籍要素测绘采用部分解析法和大平板极坐标法测量,

  • 标签: 地籍调查 作业流程 部分解析法 居民地 测区范围 住宅小区
  • 简介:利用2011—2013年安徽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皖南山区地闪的发生频次、强度、时间及空间等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安徽省的地闪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皖南山区地闪发生频次占安徽全省地闪发生频次的28.2%,皖南山区地闪的平均密度为3.21(次/km~2)·a~(-1),明显高于安徽全省地闪的平均密度2.51(次/km~2)·a~(-1)。安徽全省和皖南山区地闪的主要类型为负地闪,6—9月为皖南山区地闪活动频繁期,此时段的地闪发生频次约占全年地闪发生频次的90.8%。皖南山区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4—17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与安徽全省闪电日变化特征基本相同。皖南山区地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kA,在雷电流强度高值区,正地闪比例略增加,皖南山区正地闪平均强度为45kA,负地闪平均强度为36kA,均略低于安徽全省的平均值。

  • 标签: 地闪频次 雷电流强度 地闪密度
  • 简介:利用卫星、再分析(NECP)、地面观测等多种资料,针对2006年3和4月影响北京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就天气过程形势、云系演变以及沙尘传播和沉降进行分析。前者对北京上空的沙尘天气一扫而过,后者对北京的影响则是遍地黄沙。对比分析表明:1)强沙尘天气过程是蒙古气旋所引起的,沙尘天气起源于中蒙边境、内蒙古西部,在河套地区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浑善达克沙地得到加强,并随着高空西北风将沙尘输送到华北、渤海、黄海北部一带。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沙尘天气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能有效地监测到沙尘的覆盖范围和沉降区;2)导致4月16~17日华北东部严重沙尘沉降现象的原因是地面冷锋静止于华北中部地区,距地面1km以上的浮尘层稳定覆盖华北东部和渤海等广大区域的主要原因,是边界层中尺度涡旋对低空冷锋的阻挡作用;冷锋云系在东移发展过程中,受到日本海上空涡旋云系的顶推阻碍,其结构发生变型瓦解。

  • 标签: 沙尘天气 卫星监测 强沉降
  • 简介:通过对冷湖气象站2014年6月至10月DZZ4型新型站(现用)与Milos500自动站(备份)5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用粗差率、对比差值、一致率等统计方法进行了资料的对比差异分析,得出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较好,两套自动站仪器观测的风和地温要素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他要素观测资料一致程度较高,在风速和地温的资料应用中,应进行订正处理。

  • 标签: DZZ4新型自动站 Milos500自动站 对比分析 冷湖
  • 简介:摘要 浮盘作为储罐的内浮顶储罐的重要附件,一旦出现泄漏,将导致大气污染,且存在着火爆炸的重大风险。所以,应选用适合、稳定、可靠性强、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浮盘,以确保储罐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 标签: 全接液浮盘 浮筒式浮盘 泄漏 密封性
  • 简介:利用卫星和NCEP/NCAR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19日和2014年5月16日在龙岩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5月19日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为地面冷锋,当地面转受冷高压控制,降水减弱;2014年5月16日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机制冷锋过境后,地面倒槽快速发展,逐渐增强的暖湿空气和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引发强降水发生,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机制的不同也使得暴雨的落区有所不同,冷锋触发的暴雨,其强降水落区出现在锋面附近的急流左侧,而由地面倒槽触发的暴雨过程其落区在倒槽南侧为暖区降水,暴雨落区局地性强。通过滤波法发现,强降水落区和经向垂直环流的上升支相对应。

  • 标签: 强降水 触发机制 暴雨落区 低通滤波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以及科技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智慧城市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这就使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但是对智慧城市进行相关的设计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而智能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就不会具有较为困难的问题。然而,无论是哪种设计都可以促进城市进行发展以及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设计以及智慧城市设计二者进行对比,将二者设计进行对比结果进行探究与分析。

  • 标签: 智能建筑设计 智慧城市设计 对比
  • 简介:摘要:由于公路的不断修建沥青路面被广泛使用,而裂纹也是中国沥青路面耐久性较为普遍的病害。裂纹的存在不但影响着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严重的裂缝也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及行车安全。所以,沥青路面耐久性裂缝修复材料是沥青路面施工中一项关键的环节,本章根据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材料的特点展开比较和剖析,对于提升道路养护质量、延缓道路利用性老化速度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有着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大基建时代的到来,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建筑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灌注桩则运用在了众多工程中。而桩头破除作为桩基工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显得格外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桩头破除也出现了多种施工方法,就目前工程中常用的三种桩头破除施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优劣。

  • 标签: []灌注桩 桩头破除 超灌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某特殊管道表明处理企业产生的废水,具有COD浓度低,总氮浓度低、总磷浓度高、重金属含量高的特点。结合环评报告规定的排放标准,出水水质需要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新建企业外排标准》,其中总磷排放浓度需要控制在8mg/L以下,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达标排放,二是占地面积,三是设备投资成本,四是设备运行成本。经过反复论证,我方拟定出两条典型工艺路线备选,分别是三级混凝沉淀工艺以及蒸发结晶工艺。

  • 标签: 工业废水 混凝沉淀 蒸发结晶 投资成本 运行成本
  • 简介:摘要汽车排气系统位于车辆底部,连接发动机出气端与大气,主要作用是排放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净化废气、降低噪音。本文根据排气系统常见故障的分布,应用有限元分析FEA(FiniteElementAnalyses)工具,对排气系统的危险截面和关键部位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国内外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气系统的试验方法的设置应遵循以”针对关键部位,模拟实际工况”为原则,借助有限元分析这一现代计算机软件工具,根据排气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常见故障,合理的选择试验内容和试验条件,才能真实的反映产品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 标签: 排气系统 催化器 消声器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发达使得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带来的交通噪声污染也日益严重。据统计资料表明城市环境噪声的 80% 来源于机动车辆各种机动车辆已成为环境噪声的最大污染源为了限制交通噪声污染各国大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噪声允许法规而且每隔几年就要对法规修订一次每次修订后噪声允许限制都要有所降低并且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低噪声已经成为乘坐舒适性的一部分与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一起成为了评价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为了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各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整车的降噪水平。

  • 标签: 排气系统 催化器 消声器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选冶研究室隶属新疆最大的以岩石矿物测试和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专业研究所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

  • 标签: 研究所 研究室 新疆 实验 矿产 选冶
  • 简介:一前言近年来,在地球上很多地质流体中已经检测出了显然是无机成因的甲烷和其他轻烃。这些化合物在很多种地质环境中都有发现,包括海底热液系统、从陆壳到洋壳的结晶岩裂缝网络以及蛇纹石化岩石中的气渗区(例如,Abrajano等1990;Kelley1996;SherwoodLollar2002,2008;Fiebig等2007,2009;Proskurowski等2008;Taran等2010b)。认识这些化合物的起源对于很多研究课题都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全球碳循环、地下深处生物的分布(Gold,1992)和生命的起源(Martin等,2008)等。甚至有专家称,无机来源是全球油气戚的主要贡献者(Gold1993;Glasby2006;Kutcherov和Krayushkin2010;Sephton和Hazen2013)。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似乎至少有部分油气藏可能含有无机成因的烃类。

  • 标签: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 实验室模拟 生烃 海底热液系统 全球碳循环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 标签: 实验室建设 灾害天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实验室主任 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公路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公路工程的质量好坏决定了公路的使用期限长短和人们的舒适度体验感,因此公路的质量检测极为重要。公路的实验检测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的反应公路质量的好坏,为公路的维修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就关于公路工程中的实验检测管理展开探讨。

  • 标签: 公路工程 实验检测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