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辅助通气治疗3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观察组;同期,以鼻导管吸氧治疗33例达同样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观察:2组患者PaO2、SaO2均有上升,但观察组上升更高更快;观察组治疗前后PaCO2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下降不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容易操作,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疗效肯定,可升高PaO2,明显降低PaCO2,减轻症状,为治疗、抢救COPD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呼吸 人工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值及心率(HR)、临床疗效、气管插管情况、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SaO2、PaO2及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HR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HR及气管插管率,提高总体疗效。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治疗结果
  • 简介: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控制癌痛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是肿瘤晚期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WHO在倡导三阶梯止痛法的同时,强调服用方便的口服镇痛药品是处理癌性疼痛的主要方法。对于中、重度慢性癌痛患行,多使用以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为代表的吗啡制剂。我院在使用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控制癌痛的380例患者中,发生1例呼吸中枢抑制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吗啡控释片 控制癌痛 姑息治疗 呼吸抑制 三阶梯止痛法 呼吸中枢抑制
  • 简介:经鼻或面罩的无创机械通气具有无创性、可早期使用、上机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能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的需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广泛。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对42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患者 早期使用 气管插管 无创性 并发症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常见内科急症之一,急性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1],及时、有效、全面的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救治此类患者的成功经验,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急性有机磷中毒 血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选出80例按照常规抗感染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患儿疗效显著,并且用药不良反应概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方法,其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肺热咳喘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华北医疗健康集团石家庄华药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了基础治疗如服用利尿药氢氯噻嗪片、吸氧、低盐低脂饮食、限制体力活动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可以给予穴位按摩治疗方案,该方法没有副作用,能够辅助改善治疗效果,协助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重构,大大减少了用药太多的风险,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心力衰竭 穴位按摩 心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应用综合护理,更好地完成呼吸机相关治疗,保障新生儿健康。方法:实验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调研的主体,时间段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结合随机分组,记录180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成效。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新生儿在护理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0),对照组则为8.9%(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的统计上,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4.2±4.3)d和(60.8±11.9)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5±4.1)d和(84.3±15.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止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可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院内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力呼吸训练器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肺康复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60例,采用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阻力呼吸训练器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肺康复干预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阻力呼吸训练器 呼吸系统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肺康复 肺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甲亢恶性突眼(Graves眼病)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眶疼痛、球结膜水肿、角膜暴露、眼球活动受限、视力减退。至今世界上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国外学者采用手术减压来缓解视神经受压,以求暂时改善视力,但病人痛苦,副损伤多,手术风险大,经费昂贵。笔者从神经内科角度探求分析Graves眼病的病理形成机制,结合药理,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恶性突眼 神经内科 甲Graves眼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消化道出血实施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内科综合治疗)各40例。分析出血原因,观察比较止血效果和止血时间。结果患者出血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35.0%)、胆管结石(23.8%)、毛细血管扩张(18.8%)、肠胃肿瘤(13.8%)等。试验组治疗有效37例(92.5%),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止血时间分别为(26.5±3.1)h、(30.8±4.4)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较多,内科综合疗法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综合治疗 出血原因
  • 简介: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事业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医疗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西医医疗技术的进步上,在中医的发展中也在不断的进步。本文主要是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运用中医辩证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论述与分析,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与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接受过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36人,我们将患者分为了两组,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经过随机分组,对照组有16人,治疗组有20人。我们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中主要运用西医治疗措施,治疗组中主要是运用了中医内科治疗措施,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在患者出院后的1年内进行长期的回访与追踪。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治疗后,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到了100%,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75%,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医内科的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使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所推广。

  • 标签: 中医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具有年龄大、抵抗力低、多数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及合并其他疾病(尤其是合并感染)等特点。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关系到感染的控制,也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控制和预后有重要影响。临床药师应对合理用药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测。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在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体会。

  • 标签: 临床药师 神经内科 感染
  • 简介:目的以对比评估法调查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疗效情况。方法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这一时间阶段进入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中选出109例,依据具体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西药治疗组(54例)、中医内科治疗组(55例),西药治疗组向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中医内科治疗组则执行辨证施治,评比两组治疗法的疗效情况。结果中医内科治疗组总有效病例54例(98.18%);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病例42例(77.78%)。中医内科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相比西药常规治疗,以中医内科辨证疗法对偏头痛实施分型治疗,能获得更为优良的治疗成效。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 辨证施治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昏迷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颅脑CT、心电图等检查,个体化治疗患者,分析患者的抢救情况,统计分析患者抢救前后的RR、SaO2、PaO2、PaCO2。结果 导致神经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在对所有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虽然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但无自主意识苏醒的征兆, 在对所有患者的有效救助过程中,患者血氧动脉分压( PaO2 )及血氧饱和度( SaO2 )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 PaCO2 (二氧化碳分压)、 RR (呼吸频率)指标则呈现下降趋势。 死亡患者的致死原因包括颅内感染死亡以及脑血管疾病死亡。 结论: 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患者的病因做出判断,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针对性地给予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案,能够有效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昏迷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9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探究对象,病例选取日期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46)、参照组(n=4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予以参照组伊曲康唑治疗,予以试验组氟康唑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48%,明显较参照组(78.26%)高,P<0.05;试验组肺部真菌涂片检查转阴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早,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5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1.74%,P<0.05。结论:予以内科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氟康唑治疗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氟康唑 内科住院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周围性面瘫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本文选取2021年1月份-2021年12月份间60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性面瘫病人诊疗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治疗方案。结果:60例病人中,有10例肿瘤性面瘫、6例外伤性面瘫、12例感染性面瘫、15例术后面瘫、贝尔面瘫17例,根据病人的手术及用药疗法后其面部神经均有所恢复且症状均有效缓解。结论:由此可见,对于周围性面瘫病人根据其病因择合适治疗方案,可提高面瘫的治愈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神经内科 临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