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30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比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管理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仓库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实施品管圈,有效减少管理不合格率,改善管理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一次性无菌物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回收的620件待清洗消毒的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模式,实验组采用质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器械的外观情况和院内感染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蒸汽灭菌后产生湿包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的2987锅次,132615个灭菌包进行观察,分析湿包原因。结果共计251例湿包,湿包率为0.18%,原因有潮湿、包装不良、蒸汽质量、装载不规范、灭菌器故障、冷却处理不规范等。结论湿包现象降低了消毒的效率和安全性,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应该规范操作,加强人员的培训,避免湿包现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及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7.1月~2018.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将这个时间段作为研究组,有护理人员30例;从2016.1月~2017.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将这个时间段作为对照组,有护理人员30例。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中使用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该种护理控制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会化护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服务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到2020年10月期间应用社会化护理服务的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环境状态、设备管理、包装质量和器械清洗等服务质量评分均明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化护服务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会化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优质护理,分析此护理方式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在职的80名医务人员,于2019年5月-2019年10月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随机抽取此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共1000份,每组500份,统计其清洗、灭菌、包装、分发合格率以及医务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清洗、灭菌、包装、分发合格率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方法:以2019.12~2021.12期间我院收治的88件管腔器械为例,2019.12~2020.12期间采用传统清洗法(44件),将其纳入至对照组,2021.1~2021.12期间采用手工清洗法(44件),将其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清洗合格情况、清洗前后器械 RLU值(相对光单位)观察。结果:研究组清洗合格率97.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器械RLU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手工清洗法用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清洗中可提升清洗合格率。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管腔器械 手工清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采用综合防范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5月-2019年11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范措施;2019年12月-2020年5月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防范措施,对比不同防范措施下,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出现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以及自我防范意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防范意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工作期间采用综合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室落实细节护理,分析此护理对提升灭菌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在职的80名医务人员,于2019年5月-2019年10月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实施细节护理(观察组),随机抽取此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共1000份,每组500份,统计其清洗、灭菌、包装、分发合格率以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清洗、灭菌、包装、分发合格率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护理 灭菌消毒 工作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消毒中心未行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我院消毒中心行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经质量控制后院内感染率2.86%低于控制前的25.71%,物品管理、环境管理、污染区管理、包装区管理、无菌区管理及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控制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利于医院整体质量提升,值得医院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灭菌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20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选取100分消毒器具,在细节护理实施前抽取100分消毒器具,对细节护理前后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比护理前后工作质量评分情况,明确细节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节护理实施后医疗物品官腔清洗合格率、包装标识合格率均明显提高,湿包率以及器械附件丢失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护理 灭菌消毒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中处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在2019年2月—2021年5月,涉及的手术器械40件,对照组常规处理40件手术器械,观察组集中处理手术器械,观察清洗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手术器械 集中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根因分析法提升护理质量效果的作用。方法:试验选取中心器械、器械2400件,时间处于2021.01~2022.12内,按时间节点进行分组,乙组(2022.01~2022.12,1200件),甲组(2021.01~2021.12,1200件),以2组展开对照。甲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乙组应用根因分析法实施质量管理。对比器械不合格率、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率。结果:试验后对照器械不合格率、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率等,乙组结论所得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根因分析法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不良事件,降低器械不合格率,还能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根因分析法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对提高灭菌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12名护士和100件包装物,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6名护士和50件包装物,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对比最终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护士的工作操作综合能力以及灭菌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管理质量,增强护士的工作综合能力,减少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确保医疗物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护理 灭菌消毒效果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该实验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研究期限,以50例入至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讨依据,将其按入院顺序的先后划分为两组,A组(25例,时间2021年1--12月,未接受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B组(25例,时间2022年1--12月,接受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并采用统计学进行比对处理。结果: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显高于A组80%,实验对比价值极高。结论:经对比实验开展实施后发现,对于降低院内感染上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令患者安全得到了保证,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推广意义深远。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降低院内感染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该实验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研究期限,以50例入至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讨依据,将其按入院顺序的先后划分为两组,A组(25例,时间2021年1--12月,未接受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B组(25例,时间2022年1--12月,接受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并采用统计学进行比对处理。结果: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显高于A组80%,实验对比价值极高。结论:经对比实验开展实施后发现,对于降低院内感染上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令患者安全得到了保证,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推广意义深远。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降低院内感染 可行性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卫勤支援保障模式.方法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演习,从火线抢救、批量伤员救治、模块化抽组、远程会诊、伤员的心理干预、参训人员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卫勤支援保障模式.结果救援效率得到提高、救治效果更为理想、保障方式更为灵活、参与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对降低.结论"一六系统"的卫勤支援保障模式经受了实际检验,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军事演习 卫生保障 战伤救治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价值以及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文主要择取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15例进行实验研究,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2021年4月至9月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消毒供应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合理应用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管理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器械感染问题发生几率,为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PDCA循环 临床价值 手术器械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