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血浆胰岛素、C—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间段在该院接受体检的56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空腹、进食2h后血浆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检测可以反映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在糖尿病检测和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浆胰岛素 血清C—肽 糖尿病 诊断
  • 简介:我院2015年7月收治的1例DKA合并尿崩症患者。结果通过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及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等治疗后得以康复,治疗时间11d。结论DKA合并尿崩症多表现高血钠、多尿症。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尿崩症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妊娠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妊娠正常健康的纳入健康组,患有糖尿病的纳入糖尿病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并分析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妊娠糖尿病组患者的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与阳性均高于妊娠健康正常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能够较早的诊断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降低妊娠糖尿病的病死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产妇的HBAlc水平,记录其不良症状发生,以此分析产妇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28周和妊娠末期血液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不良症状发生呈正相关,对HBA1c水平进行控制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液HBA1c水平 不良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前期诊断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40名21~27岁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体检,分别测量他们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而调研5年中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结果1040名测试者当中,分别以空腹血糖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二者联合作为衡量标准,第一次诊断中糖尿病前期患者数分别为192、78名和34名,5年后发展成为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分别是22、6名和12名。结论以空腹血糖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作为标准做出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应用中应该以将二者联合作为诊断标准。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前期 耐糖量
  • 简介: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27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周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准,CT血管造影≥50%狭窄的下肢动脉血管的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98.01%。两组一致性检验k=0.9524。结论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前期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CT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研究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指标(HbA1c、FBG、血清C肽),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HbA1c、FBG、餐后2h血糖值、血清C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行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若发现HbA。。等指标出现异常,可将其作为判断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异常重要指标,并对临床诊断糖尿病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取96名经普通检查身体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采用全自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成员的血管内径和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为11.13%,观察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为70.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P〈0.05)。Ⅲ级病变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1)。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均比对照组的小,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两组结果相比,P均〈0.05,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该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79例GDM孕妇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79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HbA1c、FPG检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HbA1c、FP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A1c、FPG检测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HbA1c检测阳性91.1%,明显高于FPG(P<0.05)。结论HbA1c水平诊断GDM具有较高的阳性和可靠性,对GDM患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诊断
  • 简介: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期间,血糖很快被控制在目标水平,在治疗后3~6个月,复查血清C肽胰岛B细胞功能,发现胰岛素峰值,胰岛素分泌曲线明显回升。40例中有11例胰岛素用量较少,血糖控制平稳,停用胰岛素,仅依靠运动、饮食治疗;有7例依靠运动、饮食治疗+口服二甲双胍或艾汀治疗,血糖控制理想;有10例口服降糖药物;有12例小剂量胰岛素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均较为理想。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

  • 标签: 胰岛素泵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的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12例与同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患者12例,分别作A、B组,A组患者视病情采取饮食控制与必要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全部饮食控制与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结果GDM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母儿的并发症明显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结局。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母儿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使用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文章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一共135例,纳入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将其列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组,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其中,单纯糖尿病的67例作为DM组,早期肾损伤的68例为DN组,随机抽取70名同一时段来该院体检的正常人为常规组。分别抽取3组清晨开腹时的血液及尿液为检测标本,检测分析胱抑素C、尿RBP,观察其胱抑素C、尿RBP水平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结果研究组胱抑素C、尿RBP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胱抑素C、尿RBP显著高于D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N组在胱抑素C、尿RBP联合检测下阳性检测显著提高(P<0.05)。结论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早期肾损伤 胱抑素C 尿RBP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8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UAER定量分为A组(UAER〈20μg/min)和B组(UAER〉20μg/min),同时选取于该院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A、B两个亚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ysC与β2-MG水平。结果A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ys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2-M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ysC和β2-MG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ysC亦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蛋白排泄低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β2-微球蛋白敏感度高,而CysC变化不明显,无诊断价值,但对尿蛋白排泄高的早期DN和临床DN仍有诊断价值。

  • 标签: CYS Cβ2-MG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血糖,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收集3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和HbA1c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细胞功能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DPP-4抑制剂 西格列汀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P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8.33%,较对照组29.17%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更具有优势。

  • 标签: 新诊断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16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的160名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与HbA1c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参考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