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经桡动脉途径的冠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诊治冠心病必不可少的手段,该技术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研究引起关注。本文旨在归纳最新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总结老年人桡动脉途径的优势及存在优势的原因,为进一步推进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在全国的开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标签: 老年人 经桡动脉途径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试验
  • 简介:精神分裂症系一种病程迁延、呈反复发作或渐进性恶化的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因复发而再次入院是精神科棘手的问题。为探讨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再入院率,改善其社会功能的损害及精神残疾,我们对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36例再人院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再入院 干预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8例,发病在24h内的ACS患者88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ACS患者于发病第7天和第14天时分别复查上述指标.结果SAP患者其血清Tbil和Ibi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CS患者无论是UAP还是AMI,其Tibl和I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发病第7天即显著下降(P<0.05),第14天时又有进一步降低.而Dbil水平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在发病后其Tbil和Ibil水平明显升高,发病7~14天后即显著降低.Tbil和Ibil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斑块活化、不稳定有关.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 血清胆红素
  • 简介:目的分析在现代规范的高血压筛查流程下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近两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现代规范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流程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病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及构成情况。结果(1)共14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677例,占47.O%,男性294例(43。4%),平均年龄39,834-12.03岁。(2)本中心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病因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98例,29。2%(198/677),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降主动脉和肾动脉)160例。23.6%(160/677),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26例,18.6%(126/67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8例,8,6%(58/677),及其他135例,19.9%。结论我中心在现代规范的高血压筛查流程下,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检出率明显提高,病因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

  • 标签: 筛查流程 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学
  • 简介:目的了解有血液学异常的HIV感染患者的血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析16例有血液学异常HI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特点。结果患者外周血可表现1~3系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上占68.8%,各系细胞增生与骨髓细胞增生情况不全一致,粒、红、巨核三系细胞都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骨髓病理学检查:三系细胞比例和形态与细胞学检查结果接近,部分患者的骨髓出现纤维化。结论HIV感染患者常出现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常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但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相关疾病鉴别,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骨髓细胞 细胞形态
  • 简介:昏迷在内科院前急救中十分常见,文献报道,院前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类中,代谢性疾病就占前三位.我院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份院前内科昏迷患者395例,均在现场做了快速血糖的检测,其中与血糖相关的昏迷患者就有58例,占了14.68%.

  • 标签: 昏迷 院前急救 快速血糖检测
  • 简介: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2型DM占90%左右,2型DM患者往往在诊断的同时,就已经证实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严重心脏缺血事件,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

  • 标签: 糖尿病 合并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电图 心脏缺血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患病后,其病情可因治疗得以改善,也可能由于急性加重,病情恶化。临床上应该随时对患者病情作出科学评估。常用COPD病情评测指标分类如下:①生理学指标,主要为肺功能指标;②功能性指标,根据呼吸系统症状及活动能力评测;③总体临床指标,包括健康状况及COPD急性加重等;④生物/结构指标,包括肺组织活检,呼吸道分泌物、呼出气检测及影像学技术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病情恶化 科学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道分泌物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376例,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左心室肥厚状况分为两组,以非左心室肥厚患者274例为对照组,左心室肥厚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分析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舒张压(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24h、日间、夜间)、舒张压负值(24h、日间、夜间)、收缩压负值(24h、日间、夜间)、舒张压标准差(24h、日间、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h、日间、夜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均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均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压负值 血压变异性 左心室肥厚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AMI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过度用力、大便硬结、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平均时间为(2.26±0.34)d,对照组为(2.63±0.4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有效预防AMI患者发生便秘、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护理 前瞻性护理模式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及甲状腺组织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择期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患者435例,其中甲状腺腺瘤9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PTC208例,甲状腺低分化癌1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1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样本中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甲状腺组织性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结果甲状腺结节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及甲状腺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雌激素受体β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尤其是甲状腺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PTC组血性孕激素水平下降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甲状腺腺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及其受体阳性表达率较其他组均明显增加。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性激素具有相关性,可供临床疾病的激素治疗参考,帮助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雌激素 孕激素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 简介:目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探讨其与年龄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AS患者BMD降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门诊50例符合纽约诊断标准的AS患者,按年龄≤40岁、年龄〉40岁分为两组,分别检测其侧位腰椎(L1-L4)、股骨颈、髋关节BMD,以T值≤-1.0定义为BMD降低,包括骨量减少(-2.5〈T〈-1.0)与骨质疏松(T≤-2.5)。结果两组AS患者出现BMD降低的比例均高于正常人,且年龄〉40岁组其腰椎BMD减少的比例高于年龄≤40岁组(P〈0.05),而其腰椎平均T值低于年龄≤40岁组(P〈0.05),在股骨颈测得的BMD、骨质疏松比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S患者早期即可出现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侧位腰椎BMD降低明显,骨折风险增大。临床上应当提高对AS合并骨质疏松的警惕,及时予补钙等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内径与QRS间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并经右心导管证实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住院当日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选取QRS间期最大的导联。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生化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22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QRS间期,将患者分为三组,QRS间期〈90ms组,QRS间期90~119ms组;QRS间期≥120ms组。三组间的心电图QRS间期、右心室前后径和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校正性别和心率后差异仍有显著性(P≤0.001)。QRS间期与右心室前后径(r=0.434,P〈0.001)和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r=0.277,P=0.001)显著正相关。三组间的生化标志物、右心导管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内径与12导联心电图的QRS间期相关。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QRS间期 超声心动图 右心导管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高血压病患者246例,通过两种分组方法,1.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mill),分为IMTI(IMT≤0.8),IMT2(0.8〈IMT〈1.2).IMT3(IMT≥1.2)三组,2.根据糖尿病状况分为三组,高血压无糖尿病组(组1)、高血乐伴糖耐量减低组(组2)、高血压伴糖尿病组(组3),分析IMT与年龄、收缩乐、脉压、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血脂、尿酸、平均心率、空腹血糖的相关性,结果1.IMT1,IMT2及IMT3i组间的体重指数、即测血乐、高血乐病程、总胆同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2.IMT与年龄、收缩乐、脉斥相关(P〈0.001);3.高血压无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与IMT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IMT与年龄、脉乐密切正相关:无糖尿病的高血晤患者空腹血糖可能与IMT正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对艾滋病患者的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以达到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降低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而致护理服务投诉事件发生及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的目的.方法将10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艾滋病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尾数为奇数)和实验组(尾数为偶数)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静脉输液,出现问题时对症处理;实验组采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满意度、护理服务的投诉及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或护士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士静脉穿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的投诉及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艾滋病静脉输液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少输液过程中的液体外渗,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并有效防范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风险管理 静脉输液
  • 简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每组在抢救中除了采用止血、输血、输液等相同措施外,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M,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结果:治疗组血压回升、心率降至正常、尿量和血气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时间均明显提出前,较对照组少(P〈0.01)。

  • 标签: 休克患者 高氧液 静脉输注 重度 急救 复方乳酸钠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RR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d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治疗28d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7d后CD3-^+、CD4-^+及CD1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且CRRT组治疗7d后CD3-^+[(69.3±8.7)%vs(63.8±8.4)%]、CD4-^+[(36.8±13.3)%vs(31.5±10.6)%]及CD14-^+[(55.7±6.8)%vs(46.8±6.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7d后IL-6、TNF-α、PCT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治疗3d后IL-6、TNF-α、PCT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CRRT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6:(40.7±3.8)vs(68.4±5.2)ng/L,(18.5±2.6)vs(37.8±3.5)ng/L;TNF-α:(28.4±10.7)vs(36.5±14.2)μg/L,(20.3±7.8)vs(27.9±11.4)μg/L;PCT:(4.3±1.7)vs(6.2±2.3)μg/L,(1.3±0.8)vs(3.6±1.4)μg/L,hs-CRP:(52.6±15.4)vs(71.3±18.4)mg/L,(22.5±9.3)vs(36.4±12.7)mg/L;P〈0.05]。2组患者治疗7d后APACHEⅡ、MODS及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

  • 标签: 老年人 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常规用乙酰水杨酸泡腾片、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和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400mg+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共14天。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总负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心率、收缩

  • 标签: 葛根素 室性期前收缩 泡腾片 乙酰水杨酸 不良反应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临床上对于AMI的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常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且很少予以心理干预。有大量证据表明,AMI是一种重要的身心疾病,患者发病不仅有劳累负荷诱因,

  • 标签: 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心功能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类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治疗,它通过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和溶质,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通过清除大量的中分子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

  • 标签: 无肝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重症患者 凝血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