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护理本科学历新护士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本科学历护士在理论教学阶段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大专、中专学历护士相比更扎实、更全面、思维开阔、信息接收及处理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等特点,导致了大专、中专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本科护士发展的需要。为此,我科为本科毕业护士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培训计划,

  • 标签: 手术室 本科 护士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伤口造口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伤口造口患者计算 84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对照组( n=42)与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实验组( n=42),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伤口造口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伤口造口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效果理想,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有利于加快伤口恢复,保障造口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伤口造口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流程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应用对癌痛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肿瘤内科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出130例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流程护理,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d后的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8%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结论:规范化流程护理的实施有助于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癌痛,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 标签: 规范化流程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 癌痛 疼痛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总结了本院自2006年以来对陪护工实施人性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引导陪护工按需服务,按劳取酬;总结经验,满足患者需求;定期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公平竞争,奖惩分明;用心交流,提升向心力等。认为陪护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陪护工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工 规范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踝泵运动执行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下进行踝泵运动,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比较两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靶血管血流峰速、靶血管内径及靶血管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例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进行下肢踝泵运动,进行规范化护干预,可显著提高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改善下肢血流情况,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肿瘤术后 踝泵运动执行率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消毒不规范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3名手术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外科手消毒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及管理因素。结论需要通过提供充足合适的洗手用物、完善洗手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鼓励手术人员相互监督管理,提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性。

  • 标签: 手术人员 外科手消毒 影响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肛肠疾病患者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后患者疼痛改善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此次研究以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 58 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性质的不同随机分组,其中 29 例采取常规的疼痛护理管理(对照组),剩余 29 例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疼痛评分。 结果 管理前两组患者的 NRS 及 VRS 疼痛评分 无明显差异, P > 0.05. 管理后研究组中患者 NRS 及 VRS 评分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肛肠疾病患者采取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反应,临床应用有效。

  • 标签: 肛肠疾病 规范化疼痛护理 疼痛管理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5月~2019.4月我院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该时间段作为对照组,选取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30例病患纳入到研究中;在2019.5月~2020.5月我院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该时间段作为观察组,选取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30例病患纳入到研究中,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在管理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段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过程中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预防 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 运用品管圈提高髋部骨折患者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 收治的 70 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n=35 )和观察组( n=3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品管圈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 运用品管圈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呼吸运动锻炼规范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髋部骨折 呼吸运动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工作坊在规范管道固定培训以防范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lO个重点科室506名护士分成多个小组,通过理论讲解、视频观摩、自主练习、成果展示、点评总结几个环节对坊内成员进行气管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针、胃管、尿管的固定和维护的相关培训,比较参加工作坊培训前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护士管道固定和维护措施合格率,并调查护士对工作坊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2015年4月-2016年3月)和培训后(2016年10月-2017年9月)10个重点科室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分别是81例次、27例次;培训后,护士管道固定和维护措施合格率有所提高(P〈0.05);97.62%的护士认为工作坊培训方式对管道固定操作有帮助,91.90%的护士对培训方式非常满意。结论工作坊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管道固定技能以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合多种激励方式和充分的前期准备能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 标签: 工作坊 管道固定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规范化视频宣教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120 例来我院接受口腔正畸 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 例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作为对照组, 60 例患者接受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接受规范化视频宣教 ,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口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视频宣教可有效提高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口腔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 正畸治疗 规范化 视频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在采集血液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探究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在采集血液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血常规检查者10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标本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规范化采血操作流程 血液标本 满意度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在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从2022年1月-2023年4月本院阴道分娩产妇中抽取96例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为阴道分娩产妇提供规范化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率以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进行推广。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中的180例消化内科的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护理,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保健能力、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自我保健能力、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均改善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所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应用规范化精益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入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实践组接受规范化精益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践组甲级病案率与病案回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践组服务态度、病案服务能力、病案信息传递、整体服务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规范化精益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甲级病案率与病案回收率,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 病案管理 规范化精益管理 反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对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方法:采用随机方式抽取2020年8月份-2021年8月份中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应用抽签法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践组,参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管理,实践组给予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实践组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P

  • 标签: 静脉治疗 规范化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式实施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对于减少并发症所发挥的积极影响。方法:课题分析开展于2021年3月-11月,将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520例作为分析对象。为了形成护理对照,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260例,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评价指标: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留置针 规范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组建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确定相应的监控指标和制度以及管理。结果:通过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团队显著降低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更加满意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操作,(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静脉输液治疗团队能够使该项操作更加规范,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团队 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抽签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组患者神经内科临床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联合规范化健康教育。对两组的生活水平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水平的评分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生活水平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并且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医患关系;充分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对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方法:采用随机方式抽取2020年8月份-2021年8月份中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应用抽签法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践组,参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管理,实践组给予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实践组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P

  • 标签: 静脉治疗 规范化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