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趋向市场化,医院行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涉及面大,影响面广,接触的病人多,如何有效地将医院的技术、设备、服务向社会宣传,这也是医院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2005年2月开始我院门诊部对门诊服务导医台人员实行每周信息交流制,通过信息收集、交流、考核、宣教,取得明显成效。

  • 标签: 门诊 导医服务 信息交流
  • 简介: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成像技术及物理学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普遍。PET/CT是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功能影像和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及解剖结构清楚的特点,是目前影像诊断技术中最为理想的结合,特别是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原发灶寻找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发现全身微小的病变,肿瘤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

  • 标签: PET/CT 信息化 检查流程
  • 简介:摘要: 随着军队体制调整改革,疗养中心驻地分布较广,将信息化应用于中心的医疗和管理方面势在必行,但信息化在疗养中心的急救过程中会发挥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旨在论述信息化在疗养中心的存在形式、在急救方面的应用以及作用。

  • 标签: 信息化 疗养中心 急救
  • 简介:护理信息学人才培养是近年来临床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介绍美国护理信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美国护理信息学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护理信息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美国 护理信息学
  • 简介: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信息选择的需求,分析影响因素,制订护理措施。方法2005年9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及2个了解总信息量和内容需求问题(IPQCP+2)对319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癌症患者IPQCP的总分(I)、诊断(D)、治疗(T)、预后(P)和其他(0)维度均分分别为50.11±9.52、7.88±2.05、13.37±3.16、13.25±3.01和15.61±3.68。91.31%患者希望“知道越多越好”的信息量。63.04%患者希望知道“治疗后的康复保健”的信息。结论癌症患者需要获知与疾病相关的医学信息,对信息的需求量多且内容广泛,IPQCP得分与病期、职业有关,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医学信息,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癌症患者 信息需求 护理措施
  • 简介:在互联网的连接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企业与顾客交流分享的纽带与智库,随着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重要的资产,网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对健康医疗产业需求的不断提高,护士执业者将面临着各种新趋势、新要求的考验。

  • 标签: 知识信息 专业护士 学习 海洋 健康医疗产业 体验经济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及人们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60%~70%的癌症病人需要接受放疗,早期鼻咽癌、皮肤癌、宫颈癌等单纯放疗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部分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直肠癌、

  • 标签: 单纯放疗 癌症 需求现状 病人信息 调查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在单位团体年度体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利用新引进的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六大模块,进行参检人员信息录入、体检项目生成及导检单打印、标本采集及专科体检、体检审核及报告、体检结论汇总统计等,对比传统纸质体检表在个人体检筹备时间、个人体检所需时间、体检报告编辑时间、体检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运用新的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后,试验组个人体检筹备时间、个人体检所需时间、出报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试验组体检者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团体单位 健康体检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护理信息化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进入到我院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90例患者。根据实验要求,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以护理信息化为主要措施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比较差,各项数据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通过护理信息化措施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满足当前护理工作的需要。

  • 标签: 护理信息化 临床护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 要: 血液透析治疗已经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在逐年不断的增加。医院的血液透析治疗工作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应用到透析护理及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实施透析治疗护理中,对于医嘱的变更,能够及时地体现在电子记录单上,方便了护士的操作与更新同时也节省了护士处理医疗护理文件的时间,使得护士操作的流程更加安全与便捷,避免了工作中的失误,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了患者就医的安全性。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在血透护理中的应用开展相关研究。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血透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40例分到信息化建设背景下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和常规优质护理的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和缺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期间,积极进行护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应用价值颇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信息化建设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健康信息需求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癌症患者健康信息需求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的69例癌症住院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癌症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整体健康信息需求为低度到中度(1.39±0.47)分,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症状控制信息的需求较高;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与其疲乏程度具有相关性,重度疲乏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高于轻度疲乏患者(P〈0.05)。结论:癌症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具有轻到中度的健康信息需求,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程度与其疲乏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化的健康信息支持。

  • 标签: 癌症患者 健康信息需求 化疗
  • 简介:总结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规范的实践体会。规范新生儿踝标识带信息内容,设置不同体质量新生儿踝标识带松紧度表,制定踝标识带细则,完善新生儿身份信息胸牌的制作。对护士进行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家长加强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临床实践6个月后新生儿踝标识带一次系戴成功率提高,更换率下降,家长对新生儿标识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提高,胸牌信息错误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身份信息 踝标识带 胸牌 安全管理
  • 简介:总结报道利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分析传统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存在的问题有:耗费病区、勤务中心、医技科室大量的人力,病区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开具手工检查清单,勤务中心护理员在病区与医技科室之间不断来回进行人工预约,医技科室需安排1名专门工作人员用于检查预约。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医院信息中心开发“住院病人医技检查网络化预约平台”,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再造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即预约模块嵌入医嘱系统,医生在预约平台开具医技检查电子医嘱并保存,医技科室预约平台系统自动显示病人检查信息,根据病人检查信息、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在16:00前完成预约;护士在16:00后在预约平台查询检查时间和特殊准备;勤务中心安排护理员及工具;护理员根据预约时间护送病人至检查科室;检查结束送回病房。通过流程再造,达到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诊疗秩序,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 标签: 住院病人 医技检查 网络化预约平台 流程再造
  • 简介: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将医院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处理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护士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系统核心部分之一,我院自运行HIS以来,护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 服务质量 药物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血友病患者未进行信息登记的原因.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血友病诊疗中心就诊但未进行信息登记的患者进行访谈.结果血友病未进行信息登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担心信息泄露、认为登记对自己没有帮助、登记的时机不合适、在登记中遇到困难.结论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血友病患者进行信息登记,做好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 标签: 血友病 登记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产妇76例按人组时间分为对照组37例,按照医院常规护理;干预组39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产后第1天开始接受研究者提供的信息支持。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2组产妇产后第1天及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6周抑郁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P=0.008),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6周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6。P=0.016)。结论信息支持可有效减轻母婴分离早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信息支持 早产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建设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利弊。方法:向 2019年 6月 9日当天来我院门诊挂号处就诊的 90名患者分发有关对门诊诊疗服务中信息化建设的看法的调查问卷,调查民众对信息化建设的看法及建议,最后回收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对信息化建设持有不同意见,一部分人认为信息化建设利大于弊,另一部分人则对此问题持相反意见。结论:在门诊诊疗服务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利亦有弊,具体利弊还需要我们去探讨。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门诊诊疗服务 利弊
  • 简介:目的:全面掌握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将护理人员的德、勤、绩、能等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结果: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有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结论: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明显优势.

  • 标签: 护理 业务技术档案 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