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颅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显微镜下锁孔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8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锁孔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颅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在不增加手术时间的前提下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锁孔手术 颅内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行重症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术后予持续颅压监测,根据颅压监测情况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时间与剂量、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时间、剂量、ICU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压监测,可连续、准确反映颅压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继发性颅病变,规范脱水药物的使用,降低其重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外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抽取7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与研究组(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对比不同组别手术相关指标、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够改善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 经皮钢板 内固定术 胫骨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各自3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中患者接受早期肠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腹胀、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过程中,采取早期肠营养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治疗中的并发症,提升疗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营养价值。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2.98%,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空心加压螺钉 内固定手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3日至2016年5月2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镜下逆行阑尾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解除时间(0.36±0.75)d、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1.29±0.13)d、肛门恢复排气时间(6.18±1.36)h、疼痛评分(1.58±0.65)分、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镜下逆行阑尾炎术治疗,能够提高整体疗效,降低手术风险性。

  • 标签: 内镜 阑尾炎 手术技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脑利钠肽变化的具体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者患者手术前后的脑利钠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的脑利钠肽浓度降低水平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脑利钠肽浓度降低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伤性多发性颅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对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良好率、重残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要加强对外伤性多发性颅血肿的检查和诊断,根据患外伤性多发性颅血肿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经皮螺钉固定。结果操作时间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同时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可提高骨折的病人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镜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入选的对象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镜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患者43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都达到止血目的,止血成功率100%;在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镜下金属肽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能够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 标签: 消化内镜 金属肽夹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5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Pilon骨折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受伤后1周进行切开复位固定,观察组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开展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比较两组Pilon骨折疗效;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FMA下肢行走功能;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Pilon骨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踝关节功能情况、FMA下肢行走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情况、FMA下肢行走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及预后好,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开展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快促使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和行走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Pilon骨折 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病变患者112例,其中食管病变27例、结肠病变32例、胃部病变53例,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肠病变患者2例和胃部病变患者5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经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8%。消化道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4±16.7)min。消化道病变患者的病变直径为(2.9±0.8)cm。消化道病变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有效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镜 黏膜 剥离 消化道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分别应用单、双侧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外侧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应用到对照组中,将内外双侧钢板固定术应用到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应用双侧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本病患者78例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患者选择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间结果。结果在有效率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使用耳镜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耳内镜手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胫骨平台发生复杂骨折的患者,运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植骨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名,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5名,常规对照组运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方案,实验观察组在常规对照组的方案基础上联合植骨方法开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负重时长、以及术后愈合的时长,在完成手术后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以最后一次随访的疗效作为评定依据。结果在手术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负重时长以及愈合时长方面,实验观察组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在开展的最后一次随访评定疗效中,实验观察组的整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植骨技术拥有更优秀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负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植骨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 复杂胫骨平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应用微创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临床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微创伤颅血肿清除,对照组给与常规保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7天、14天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头部CT检查,对比患者血肿演变情况以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情况。结果经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较保守治疗的对照组颅血肿明显减少,同时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时对急性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病人实施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以后可以有效清除颅血肿、降低组织水肿程度、有效的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同时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霉菌性鼻窦炎应用鼻镜鼻窦手术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霉菌性鼻窦炎病患42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鼻镜鼻窦手术治疗。综合分析本组病患鼻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42例病患中,治愈32例(76.19%),有效10例(23.81%),总有效率达到100.0%。术后随访发现,42例病患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病情恢复良好。结论采取鼻镜鼻窦手术疗法对霉菌性鼻窦炎病患进行施治,疗效确切,且十分安全可靠,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霉菌性鼻窦炎 应用效果 鼻内镜鼻窦手术 柯-陆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麻醉在消化镜微创治疗中的临床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100需要开展消化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并进行随机地分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静脉麻醉之后,并插镜治疗的手段,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插镜治疗,对其在消化镜下的微创治疗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所产生的痛苦非常少,病患的依从度比较高,并没有发生任何反应,其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的患者有很多的不良反应。结论运用静脉麻醉之后开展消化镜下的微创治疗,可以在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内镜 微创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固定治疗失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104例老年髋关节骨折固定治疗失败患者,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总治疗优良率为95.2%,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年后的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5±8.5分,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前的43.8±6.8分(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高老年髋关节骨折固定治疗失败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改善其髋关节功能状况,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髋关节骨折 内固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