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不典型心电图。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典型心电图等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52例急性心肌梗死易误诊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形式各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典型心电图一般出现在U波改变、小面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并发束支阻滞、心肌梗死早期、记录导联不全面、后壁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不典型改变主要表现为有7例U波倒置,有5例R波递增不良或者逆递增,有12例ST段压低,有10例束支传导阻滞,有18例T波高耸或倒置。结论就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患者来说,应及时的对其心肌酶谱改变与心电情况进行监测,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明确诊断,从而防止发生漏诊与误诊现象。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不典型心电图
  • 简介:肺癌临床表现复杂,原因是其具有广泛转移性,首发症状常被其他临床表现所掩盖易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将65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肺肿瘤 误诊 神经系统损害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很多患者无法承受这种痛苦,最终选择了死亡。但至今也未曾发现防治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众多研究显示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有很多药理活性,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焦虑和抑制肥胖等作用。而研究显示,炎症、氧化、不安和肥胖等都是抑郁症发生和恶化的危险因素。另茶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可以通过血脑屏障(BBB),可能促进生产和释放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镇静效果,可以缓解急性压力。因此茶服用有可能降低或者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

  • 标签: 抑郁症 茶氨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对其非运动症状改善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认知障碍、幻觉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5.680、7.904,P<0.05)。治疗后患者肢体疼痛、肢体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4.137、6.950,P<0.05)。治疗后,患者出汗、口干、流涎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抑郁焦虑,减少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发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在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及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根据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81%,对照组有效率66.8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行西酞普兰联合舒必利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西酞普兰 舒必利 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度窒息症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017年期间在我院间治疗的重度窒息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心、肾功能损害、肠胃功能障碍以及HI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内数据对比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重度窒息症状 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精神心理症状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患者100例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恢复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和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精神心理问题治疗中,耳穴贴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促进疾病好转,且治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 溃疡性结肠炎 精神心理症状 疗效分析
  • 简介:现将1995-06~2004-05我院收治的以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结外淋巴瘤误诊2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经病理证实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诊断标准参照张之南主编[1].男12例,女8例;年龄12~80岁,中位年龄46岁.按Ann~Arbor会议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8例,Ⅲ4例,Ⅳ期3例;高度恶性5例,中度恶性8例.低度恶性7例.免疫组化检查B细胞型淋巴瘤15例,T细胞型淋巴瘤5例.

  • 标签: 淋巴瘤/诊断 神经系统/病理学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对其非运动症状改善的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认知障碍、幻觉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4、5.680、7.904,P<0.05)。治疗后患者肢体疼痛、肢体痉挛、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4.137、6.950,P<0.05)。治疗后,患者出汗、口干、流涎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抑郁焦虑,减少下肢痉挛、不宁腿综合征等发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一体化护理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负面情绪。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应用一体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护理干预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效果较之对照组更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护理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负面情绪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一体化护理 哮喘急性发作 负面情绪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收治的门诊治疗的哮喘稳定期患者中随机抽取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类中医体质患者各40例,均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加穴位贴敷,对9类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急性发作次数进行观察。结果特禀质、阳虚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患者,阴虚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低;进行治疗后,特禀质、阳虚质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出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显著,P<0.01;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显著,P<0.05;阴虚质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医体质能够对门诊治疗的哮喘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其中特禀质、阳虚质患者更适宜进行穴位贴敷治疗。

  • 标签: 中医体质 穴位贴敷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督导治疗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社区督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督导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治愈率、病情加重率进行比较。结果社区督导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社区督导组病情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存在显著差异,P>0.05。社区督导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督导治疗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病情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督导治疗 缓解期支气管哮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当中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所有调查对象为我院所接收并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本研究选择其中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均选择采用雾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将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全程护理干预组,每组患儿均为45例,分别对两组患儿配合常规护理和全程护理,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本研究全程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常规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全程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护理组为77.78%(35/4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哮喘进行雾化治疗的过程中,为患儿配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取得良好护理效果,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H、SaO2、PaO2、PaCO2各项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PH、SaO2、PaO2、PaCO2各项参数情况显著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护理中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重症哮喘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哮喘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负面情绪明显减轻,使并发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重症哮喘 呼吸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羧甲司坦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74例哮喘患者,将其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布地奈德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速变异率(PEFRv)评分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PEFRv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10d、15d观察组PEFRv测定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6%),对照组有不良反应者两例,两组患者差异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治疗中布地奈德与羧甲司坦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治疗 布地奈德 羧甲司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常规组,45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数、MP-IgM数值等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总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为(182.44±41.37)U/L、(6.62±2.49)*109/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1.35±52.21)U/L、(3.18±1.28)*109/L,比较两组患者MP-IgM检测结果,研究组阳性例数为15例,阴性例数为30例,阳性率为33.33%,常规组阳性例数为6例,阴性例数为39例,阳性率为13.3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体原体感染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有相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炎体原体感染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哮喘患者持续输入喘定期间给予护理干预的经验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2例喘定持续静脉输入重症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配原则,根据住院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6例。两组均遵循医嘱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痊愈25例,改善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15例,改善12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9.52±5.87)分,优于对照组的(55.17±4.28)分(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持续静脉输入喘定治疗同时,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临床护理工作中建议建立全面综合护理方案,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喘定 重症哮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5例。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中效果明显,可减少患儿治疗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发作次数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依从性良好33例,依从性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疾病知识缺乏、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年龄是导致治疗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疾病知识、病程、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中应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