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大多数病人经输液、激素、吸氧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等综合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仍有少数病人病情得不到控制,继续恶化进入危重状态,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现报告我院在1999年至2001年三年间共治疗的10例患者的体会。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哮喘 体会 病人 危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给与患儿更好的护理。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性的选取了 2013.01.30-2016.04.30 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者 400 例进行分析,该 400 例患者均在本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将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一般的护理方法,一组实施加强护理办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疗效。 结果: 实施一般护理方式组的患儿在治疗的依从性上明显的低于实施加强护理组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实施加强护理组的患儿较一般护理组的患儿更佳。 结论: 对于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应当从心理护理、雾化吸入前护理、雾化吸入过程中护理以及吸入治疗后护理四个层面进行,全面有效的降低治疗的影响因素,提升治疗效果,这对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治疗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儿科肺炎型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做具体探究。方法:研讨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所选样本为本院儿科收治的肺炎型哮喘患儿60例,通过资料查阅及临床经验总结方式进行研讨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60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反复性咳嗽、气促等症状;期间出现明显喘息症状者占比58.33%,出现低热症状者占比15.00%;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均在不同时间内得以消失和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肺炎型哮喘这一特殊病症类型,需结合患儿病情特征采用激素吸入方案予以治疗,相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为优异有效,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科 肺炎型 哮喘 临床治疗方法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至2015年4月间在院就诊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分析本组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高低,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特征。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主要有尿急、夜尿、便秘、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夜间肢体不适感、多汗、焦虑、抑郁、流涎、无法言说的疼痛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尿急和夜尿症。同时还发现尿急和夜尿症的发生率男性较女性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病程的长短不同,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僵直型和震颤型帕金森病尿急、夜尿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发生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最常见的是尿急、夜尿症,同时其发生率还受性别和病程的影响。所以,临床实践中应注重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积极予以治疗,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尿急 夜尿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以间断心悸、胸闷3年,加重5日于2001年3月5日入院治疗,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2型糖尿病、胆囊炎、胆结石”。住院后立即给静脉推注利多

  • 标签: 美西律 精神症状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缓解中晚期肿瘤临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2008年12月~2014年12月),随机分2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再选择中药加减方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体重、痊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体重增加,痊愈时间较短,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选择中药进行治疗,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增加患者体重,全面改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中药 中晚期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支气管扩张往往伴随严重感染,黏痰增多,咯血等症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要施行正确的护理治疗措施才能保证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在多年的工作中累积了对支气管扩张的一般护理、引流的护理、咯血时的护理和造影的护理方面的经验,对不同状态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特点 护理
  • 作者: 余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安区妇幼保健院余琼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其抵抗力十分差,容易受到外界病菌侵袭,引发疾病的发生。新生儿时期即使是个小感冒、小咳嗽都不可以忽视,如果一旦病情加重,很可能导致肺炎的发生。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但很多新生儿家属对该疾病并不了解,面对新生儿肺炎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由于肺炎发生后会对新生儿的肺部造成损害,并进一步伤及新生儿心脏,还具有发病急促、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提高重视,做好早期预防、诊断并尽早接受治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儿发生肺炎、新生儿发生肺炎后早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又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50岁,因咳嗽、咳痰3天来我院门诊就医。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10余年,经常用青霉素治疗。体格检查:T37.0℃,P80次/min,R20次/min,BP105/7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醒,精神可,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12.0×10^9/L,N0.70.L

  • 标签: 头孢唑啉钠 精神症状
  • 简介:患者女,80岁。因心悸2个月,于2005年6月7日入住心内科。入院诊断为:心房颤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给予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稳定。经眼科会诊后于7月7日转入眼科治疗白内障。查体:T36.8℃,BP136/80mmHg(1mmHg=0.133kPa),P76次/min,皮肤未见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患者于2005年7月11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手术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7月24日血生化检查ALT17U/L,BUN3.6mmol/L,7月28日再次行左眼白内障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眼部伤口情况良好。7月31日午后患者主诉全身不适,T37.4℃,WBC11.2×10^9/L,中性粒细胞89.9%,8月1日-8月10日使用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利复星)0.2g,静脉滴注1次/d。

  • 标签: 肝肾功能异常 左氧氟沙星 精神症状 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 白内障摘除 药物过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