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肝胆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对554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的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感染率进行分析,发现老年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较高,手术时间长,感染概率提高,所以需要加强手术环境的五金处理,避免手术时间过长。

  • 标签: 肝胆外科 手术 切口 感染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的社区综合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年观察期内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相关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服药依从性等方面较管理前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管理糖尿病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并努力达标,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策略。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94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心理弹性量表、生命质量测定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结果不同的家庭收入、婚姻情况、医疗支付方式、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相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术后时间、情感负担、身体负担、主观支持、屈服应对以及面对应对得出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变异约为50.8%。结论根据此次调查,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较差,这多与术后时间长、情感负担较重以及社会不予支持等方面有直接关系。医务人员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解,改善心理弹性的现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全麻苏醒期躁动被定义为发生在全麻苏醒期的一种急性的精神障碍,是全麻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的行为。目前的发生机制尚未明了,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18岁)。380个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百分之17.89,躁动组和非躁动组在全身麻醉方式和术后镇痛以及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经过多方因素分析,ASA分级、静脉复合麻醉和术中输液以及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0.05。影响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躁动的因素有很多,临床工作者应该对高危人群加强护理,从而降低麻醉苏醒躁动的发生。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苏醒期躁动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认知障碍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附近社区老年人进行认知障碍筛查,共有856名老年人,使用中文简易智力状态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使用多元线性对以上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认知障碍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经过对周边社区进行调查发现,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172例(20.1%)。经过多元线性分析发现导致老年人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有独居、理解力降低、高龄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过高、独居、丧偶、女性、理解力降低是导致认知障碍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对于认知障碍老年人,要增强对于其的陪伴,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认知障碍 老年人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7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7例患者中,40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1.24%,并且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排痰不畅及误吸、年龄≥60岁、意识障碍、营养不良以及抗生素不合理运用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肺部感染 重症监护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9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脉血栓栓症发生与否分为两组,发生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的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应治疗。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血液黏稠度、D-二聚体、吸烟史两组之间有着较大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病理分期、血液黏稠度上升、D-二聚体上升、有吸烟史;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治愈率达到65.63%,好转率为31.25%,死亡率仅为3.12%。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中要对其进行控制,高危人群做好监测和预防,一旦栓塞形成,及时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肺癌 化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来本院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融入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产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危险因素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危险因素较多,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理重点。方法纳入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7例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纳入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3例病患做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手术室护理策略,施术于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层流手术室施术、接台手术、下肢骨折、手术时间过长、有参观人员以及急诊手术是影响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而重视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伤的相关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我院近几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肝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得出影响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TBM比其他类型的结核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在抗结核时期。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药物性肝损伤 治疗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收的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致病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主要病例年龄在40至59岁阶段,占总数的53.33%,各年龄段患者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发病季节患者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患者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6.6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患者的致病原因分析如下,有为31.67%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20%是因为胃溃疡,16.67%是因为胃癌,15.00%是因为复合性溃疡,6.67%是因为糜烂出血性胃炎,5%是因为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3.33%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67%是因为食道癌。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繁多,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该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致病原因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在单采血小板输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度收治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输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输注中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其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单采血小板输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相关因素无关,可能与患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及血小板回收率有关,有助于指导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采取洗涤血小板治疗。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中高风险的专科之一,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来势凶猛,有时病情突然恶化甚至发生在病情已获改善的情况下,使得护理风险伴随着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许多护理问题很容易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深入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增加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护理质量,是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支气管哮喘与心理因素应激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分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况,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清IL-4水平中差异不大,而实验组患者在血清IL-1β、IL-6、TNF-α以及血浆TXB2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因素应激与支气管哮喘有着较大的联系,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与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的激活有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心理因素应激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共计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现状量表、认知现状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来综合评估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现状,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发放表格尽数回收,并进行统计,按工作年限进行比较,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护士在如上六方面水平均高于工作年限2到5年的护士,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有无专业护士资格证方面进行比较,仅行为现状和认知现状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认知现状在护理人员术低体温护理干预行为6个结构因素中所占比例最高,行为现状所占比例最低。结论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行为认知对护理干预质量易影响最大,从事护理年限越久,临床护理技能越高,故临床受护理人员的应通过不断提高自我水平,降低职业倦怠情绪,进而提高病人术中低体温护理措施实施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术 低体温护理干预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在老年性疾病中发病率持续升高。针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提出科学的早期预防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84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52例,收集分析各产妇临床资料。结果52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59.62%,胎盘胎膜因素占32.69%,软产道损伤占7.69%;产次>2次、分娩孕周≥40w、剖宫产、多胎妊娠、合并瘢痕子宫、合并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体重≥4000g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比例分别为9.72%、5.76%、4.56%、9.80%、25.87%、10.72%和23.39%,明显高于产次≤1次、分娩孕周28~40w、阴道分娩、单胎妊娠、无瘢痕子宫、无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体重<4000g产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方式、多胎妊娠、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体重是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2.184、2.464、6.056、2.812和10.135,p<0.05)。结论筛查危险因素,加强产前宣教和孕期系统保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产妇 危险因素 出血原因
  • 简介:摘要检验分析前阶段是指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起始,按时间顺序的步骤,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标本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送,至分析检验程序启动。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2。因此,保证分析前质量,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状,该院检验科与相关科室及人员,就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

  • 标签: 医院实验室 检验分析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传染病专科医院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3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60例肝硬化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共81例,医院感染率为22.5%;患者年龄是否≥60岁、住院时间≥30天、肝功能、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采取侵入性操作,是否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是否出现腹水以及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均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众多,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关的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