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近视性弱视的两种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近视性弱视患儿84例,平均分两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全遮盖法与闪烁红光法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光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予以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给予详细的观察。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视力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灯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对近视性弱视患儿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近视性弱视 选择性治疗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视黄醇结合蛋白临床检测方法,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进行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患者,分析比较患者患病类型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肝系疾病中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分别为(21.68±2.1)、(28.95±2.7)mg/L,明显低于正常者(t=2.248、2.265,P<0.05);肾系疾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营养性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2.236、2.245,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对于明确肝肾功能病变以及营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在术后5d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均为肥胖患者,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d后痊愈;全组病例无皮瓣坏死。结论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肺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留便方法的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7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B组患者自行留便,A组采用肛拭取方法留便。结果两组患者便常规结果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需意义(p>0.05)。A组患者生理舒适度(2.58±0.34)分、心理舒适度(1.60±0.95)分;B组患者生理舒适度(4.62±0.04)分、心理舒适度(4.71±0.29)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行留便或肛拭取的方式留便,均可有效检出疾病。两者在舒适度及适用性方面,各有优势。临床可视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留便,以明确检出疾病。

  • 标签: 自行留便 肛拭取 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胃肠穿孔急诊治疗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外科接受并治疗的急性胃肠穿孔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14例,平均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57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36±1.58)mL,手术时间为(47.34±3.12)min,住院时间为(5.46±0.3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4例,占59.65%,有效20例,占35.09%,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肠穿孔疾病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肠穿孔 急诊治疗 腹腔镜修补术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l6年11月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采用脾破裂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12例,肺部合并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6例,合并伤口感染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8/5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保脾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患者在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用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发扬。

  • 标签: 脾破裂 创伤 手术治疗 脾动脉栓塞术 脾破裂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颌面部创伤骨折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致伤原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个体化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患者满意率达到(8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率达到(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因素,同时其临床特点为男性患者居多(62.0%),下颌骨骨折居多(36.0%),多发年龄在21~40岁(72.0%)。结论在临床治疗颌面部创伤骨折中,应根据其致伤因素、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致伤因素 颌面部创伤骨折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58例,其中实施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ICU综合治疗的28例患者为综合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及治疗3d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ICU治疗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缓解,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ICU 综合治疗
  • 简介: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与临床生化检验等课程的联系、提高教师的医学素养、规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等六方面的整改措施,使分析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得以体现。

  • 标签: 分析化学 教学 实用性
  • 简介:摘要肛肠手术作为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术后的镇痛方法主要有三种,为全麻基础上的静脉镇痛、全麻基础上的硬膜外镇痛以及全麻基础上的腹横肌平面阻滞1。其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相对更为突出,不过术后管理的难度较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实施必须依赖设备,还需要具备较好的神经阻滞技术,镇痛效果也会因为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出现差异;静脉镇痛操作最为简单,但是效果满意度不高,同时会出现较高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肛肠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 标签: 肛肠手术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医院当前针对利用B超检查结果与医生的临床诊断结合来进行急性阑尾炎病情诊断的患者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B超检查结果判断急性阑尾炎病情、病理类型与实际诊断、手术结果的符合度、以及B超检查对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带来的医疗价值。研究得出,通过B超检查结果来进行病理诊断的急性阑尾炎病例中,B超进行急性阑尾炎诊断整体诊断符合率为85%左右,其中“阑尾周围红肿”病理的诊断符合率基本为100%,而单纯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为75%左右。但整体来讲,急性阑尾炎通过B超检查来进行急性阑尾炎病情诊断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在诊断过程中,快速有效鉴别急性阑尾炎病性、操作简单、便利、减少对患者伤害,有效推进了当前临床诊断的进步发展。

  • 标签: B超检查 病理诊断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正畸科轮科的护士2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轮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轮科护士在第1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病情观察认真满意度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轮科护士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科 轮科护士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L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70.00%),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选择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和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西医内科方法 糖尿病 方案选择 效果
  • 简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医师的临床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手段,是患者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进展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静脉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更多合格的血样,本文总结在静脉采血时出现的问题中,分析出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的方法,现就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影响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62例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1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物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3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炔诺酮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妇科养荣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86.96%(x2=4.840,P<0.05);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789~5.917,P<0.05);随访3个月,不规则出血发生率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x2=6.900,P<0.05)。结论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助于快速控制出血症状,缩短完全止血时间,降低不规则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更年期功血 炔诺酮 妇科养荣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探讨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对比。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分娩,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产后出血以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SAS、SDS比较,护理前两组数据均不具备差异,护理后两组得分情况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多(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症患者,选择优质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止血效果,患者情绪更加稳定,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在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讨论其改进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患者6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15例)和对照组(3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而观察组则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加强管理。比较两组皮下瘀血、溶血、采血量不准确、穿刺针头脱出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的方法,有助于减少真空负压采血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效果满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采血方式。

  • 标签: 真空负压 静脉采血 护理 原因分析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参与此次研究。分别进行手指末梢采血和肘部静脉采血,将两种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行肘部静脉采血法采集的标本其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行手指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各指标水平,更接近正常值,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集肘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相对于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数值更为准确,结果稳定性更高,应作为血常规检验时首选的采血方法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