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感染性肺炎治疗中,评估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09月期间收治感染性肺炎84例新生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纳入治疗组患儿均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纳入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疗法,对比两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确诊新生感染性肺炎患儿,予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导尿管小剂量催产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效果及对新生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符合引产指征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两组产妇之间各项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产妇给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研究组产妇给予导尿管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引产,以两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分娩结局、新生结局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方式引产效果及对新生结局影响。结果 研究组产妇对照组产妇相比较,促宫颈成熟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窒息率及新生窒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aggar评分为8.12±0.36,研究组aggar评分为8.17±0.41,P>0.05;研究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剖宫产率为6.67%,阴道分娩为93.33%,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6.67%,阴道分娩为5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尿管小剂量催产素对于产妇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显著,新生结局发生率低,具有良好安全性,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导尿管与小剂量催产素 引产 新生儿结局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叶酸及叶酸代谢相关酶在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机制中研究价值。方法:研究中一共选取 58位新生, 2018年 7月是开始时间, 2019年 7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表格将所有新生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为观察组( 29位),正常新生为对照组( 29位),使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叶酸水平,并补充叶酸。最后用统计学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两组中血清叶酸含量、母亲血清叶酸含量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对比存在差异性( P< 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叶酸及叶酸代谢相关酶在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机制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及时补充叶酸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叶酸 叶酸代谢相关酶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对缺血缺氧性脑子在新生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两年收治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共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控制状况以及并发症控制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MDA(丙二醛)分均变化更为明显。症状改善方面,对照组总改善率为 88%,观察组总改善率为 9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实施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颅内高压、呕吐、低血糖、惊厥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护理干预;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 neonate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neonate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recent two ye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symptom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contro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hanges of SOD and MD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obviou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erms of symptom improvement, the total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 and the total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 In terms of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vomiting, hypoglycemia and convul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atus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病理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共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86例该疾病患儿选入研究中。采用Excel表格将此次研究患儿相关信息统计后实施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分别实施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治疗。结束后使用统计学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两组中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该疾病患儿实施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青霉素联合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肺炎效果。 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新生科病房收治 90 例患有肺炎新生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45 例患儿,对照组单纯给予青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联合使用青霉素和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药物对新生出现肺炎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变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霉素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两种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新生肺炎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 160 例新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 80 例,实验组应用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 ,对照组应用 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 ,对比两组新生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指标变化。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改善新生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明 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有效治疗新生肺炎疾病,改善新生呼吸急促状态,稳定患儿生命体征,缩短新生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推广。

  • 标签: 氨溴索 布地奈德 新生儿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高危妊娠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在本院选取60例高危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其获得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高危妊娠 优质护理 产妇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应用剖宫产术阴道助产术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医院收治98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分比为采取阴道助产术帮助分娩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比,研究组Apgar评分更优高,且新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剖宫产术 阴道助产术 足月妊娠临产 胎儿窘迫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凝血部分指标的 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0 月我 院收治孕妇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有无高危因素分为两组:正常组和高危组,每组各 40 例。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 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正常组比较,高危组孕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均存在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高危孕妇凝血象及血常规指标存在异常,早期检测对于及早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 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 90例诊治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根据蒙特卡罗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45)和观察组 (n=45),两组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蓝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收治 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入选病例均来自 2018年 1月 至2019年 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18例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 18例 采取神经节苷脂+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100.0%)较之对照组( 77.8%)更高 ,惊厥消失时间、肌张力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NBNA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 IL—6、 TNF—α水平较之对照组更低,两组相比 P< 0.05,差异明显。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部新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取得很好效果,此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节苷脂 还原型谷胱甘肽 NBNA评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盐酸氨溴索加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12月--2020年9月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10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治疗组参照组,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加NCPAP治疗和单独使用NCPAP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后PaO2指标、PaCO2指标对比中,治疗组分别是70.33±8.14(mmhg)、46.88±5.95(mmhg),参照组分别是61.32±7.95(mmhg)、40.17±5.32(mmhg),(t=9.553,p=0.000),结果有差异。(2)治疗组和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治疗组是11.11%,参照组是22.22%,(x2=19.752,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时采用盐酸氨溴索加NCPAP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NCPAP 盐酸氨溴索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价值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80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RI扫描头部,对照组抽取健康新生,对其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扫描。对比两组新生各项指标变化,包括平均弥散度、分数各向异性以及相对各向异性值。结果:通过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80例新生发生HIE平均弥散度,其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其两组新生患儿分数各异性和相对各向异性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健康新生对比发现,HIE患儿指标较低。结论:临床采用MRI弥散张量成像系统检查,通过分数各向异性和相对各向异性指标变化情况能明确判断出新生是否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并能直观探测新生发病程度,进而改善干扰因素。

  • 标签: []MRI 弥散张量成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袋鼠式护理在 CPAP 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干预效果。 方法 :在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于我院出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中选取 5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 CPAP 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 25 例接受常规护理患儿纳入 A 组,另外 25 例接受袋鼠式护理患儿纳入 B 组,对比两组患儿出生当天和 42 天后身高、体重,以及患儿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新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在出生当天身高、体重值相当( P > 0.05 ),出院时, B 组患儿身高、体重值均明显高于 A 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是 2015年 6月到 2017年 7月来到本院接收治疗 100名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观察组,以及 100名无窒息情况新生进行对比分析,为对照组。首先采用了核磁共振头颅成像方法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症状进行早期诊断 ,然后进一步探讨了核磁共振头颅成像在新生临床上重要性和使用价值以及对预后治疗效果做出评估。 结果:经过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患者出现了5种异常情况,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都能将这些情况较为清晰地显示出来。 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在早期就发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患儿病变位置,这样可以及时对新生患儿进行治疗,能够减轻病情对患儿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分娩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初产妇中抽选188例,采用忙抽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5例,接受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对照组93例,接受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结果:镇痛前,两组NRS评分、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10分钟后、镇痛30分钟后实验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969、2.394,P=0.003、0.018,且实验组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4.801,P=0.000,新生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925,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母婴健康,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球 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 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对肺栓塞高危肺栓塞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接收 82例肺栓塞及高危肺栓塞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 n=41)联合组( n=41)。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联合组患者则联合应用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做评价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前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联合应用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对肺栓塞高危肺栓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优质护理:肺栓塞:高危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and high-qualit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or high-risk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and high-risk pulmonary embolism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n = 41) and combination group (n = 41). Among them,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for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hile predictive nursing and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bined in the combined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vital signs of the former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and high-quality nursing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pulmonary embolism or high-risk pulmonary embolism,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凝血部分指标的 变化及临床 意义。方法 收集 2018 年 3 月 - 2019 年 10 月我 院收治孕妇 84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妊娠高危因素分为相同例数两组:正常组和高危组,每组各 有 42 例。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 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高危组孕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正常组比较,均存在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高危孕妇凝血象及血常规指标存在异常,早期检测上述指标对于及早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 二聚体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