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应用日趋成熟,在肝胆胰外科围手术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吲哚菁绿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和术中进行微小癌灶的侦测、肿瘤边界界定和左右半肝界定,可使肝切除手术更为精准、安全,尤其是在肿瘤切除术中可以有效减低手术风险,并提高R0切除率;在胆道外科中对肝内胆管癌、胆囊切除和胰腺肿瘤的应用较为广泛,可避免胆道的损伤和提高胰腺肿瘤的诊治效果。故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吲哚菁绿在肝胆胰外科应用的研究成果,如在肝切除术前评估肝脏功能,在肝切除术中用于侦测肝断面边缘残余肿瘤及术中微小癌灶,以及在肝肿瘤边界、左右半肝界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内胆管癌、胰腺外科等中的应用,标题全方位地阐述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 标签: 吲哚菁绿 肝体积 微小癌灶 肝肿瘤边界 肝切除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术对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 2017年 9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11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全切率、次全切率、手术时间、术后随访 2~ 8个月,记录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KPS)。结果: 11例患者中全切 9例,全切率为 81.82%,次全切 2例,次全切率为 18.18%;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3.3±0.5) h,术后随访 2~ 8个月,患者的 KPS评分为( 82.8±4.5)分。结论:荧光素钠引导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术提高了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再者该方法简单、安全、经济,值得脑胶质瘤患者选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荧光素钠 显微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结核患者,实验时间集中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共计9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本次实验分组依据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手段,依据不同检测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甲组患者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组患者实施抗酸染色检测,丙组患者实施改良罗氏培养检测,对三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甲组患者中共计16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乙组患者中共计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丙组患者中共计10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分别占总人数比重的53.33%、26.67%及33.33%,三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相比抗酸染色检测及改良罗氏培养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操作简单、等待时间较短等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标签: 痰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GFP—RV)基因载体,可用于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细胞标记,具有良好的效果。由于GFP—RV是个假病毒,需要经过一系列的PT67细胞包装、筛选及扩增,成为重组的GFP-逆转录病毒,才能有效转染整合人细胞基因组内,从而形成对目的细胞的长时间的标记。我们将本实验室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逆转录病毒 克隆技术 包装 筛选 细胞标记
  • 简介:目的对国内已发表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试验进行综合评价,对FISH技术与传统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进行比较,评价其对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利用Meta-DiSc软件分别计算FISH检测组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组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和诊断性比数比,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比较。结果有8篇文献被纳入,FISH检测尿路上皮癌的总敏感性为0.83(95%CI0.79~0.86),特异性为0.90(95%CI0.85~0.9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8。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总敏感性为0.51(95%CI0.47~0.56),特异性为0.93(95%CI0.90~0.96),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1。FISH检查在总体诊断效能上较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更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而言,可以认为FISH检测较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尿路上皮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我中心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疾病女性500例开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水平。结果y(Ct)=-3.3236lgx+34.713,R2=0.9986,批内、批间、日间重复性检测CV均在合格范围内;不同病理类型HR-HPV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416,P<0.05);不同类型HR-HPV阳性者拷贝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1.495,P=0.063>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筛查早期CIN病变。

  • 标签: 宫颈癌 HPV-DNA PCR 实时荧光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拷贝数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中心确诊的结核病患者150痰样本作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来我中心就诊的无结核表现的其他病例患者的40份痰样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同期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72.67%,明显高于抗酸涂片的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痰样本中,抗酸涂片结果阴性112例,阳性34例,疑似4例。在112例阴性结果中,有4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阴性,72例检测为阳性,其中结合杆菌DNA拷贝数以102~103数量级居多;38例阳性(含疑似)结果中,有1例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阴性,37例检测为阳性,其中结合杆菌DNA拷贝数以103~104数量级居多,结果显示,DNA拷贝数数量级与涂片阳性程度基本呈正相关性。结论对于结核杆菌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较涂片抗酸染色法,敏感度更高,特异性更强,且前者检测结核杆菌DNA拷贝数与后者镜检阳性程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结核杆菌 荧光定量PCR DNA拷贝数 涂片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实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2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比较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镜检查最终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44例,检出率为44.00%;100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最终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80例,检出率为80.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显著高于眼底镜检查,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眼底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实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2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比较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镜检查最终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44例,检出率为44.00%;100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最终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80例,检出率为80.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显著高于眼底镜检查,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眼底镜检查
  • 简介:摘要:实时的荧光RT—PCR检测技术,是在常规PCR平台上发展出来的量化PCR工艺技术,通过在PCR的反应系统中添加了大量荧光反应基团,之后再经过大量荧光数据的积累,就可以即时的监控了整个PCR流程,之后又利用x射线断层成像数据的标准曲线,对所有未知模型都实现了定性分析。

  • 标签: RT—PCR 活禽和禽组织 禽流感病毒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100例妊娠晚期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细菌培养两种检测方法,以细菌培养结果为参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率。结果:100例受检孕妇中13例检测结果为B族链球菌感染,实时荧光定量方法中12例为阳性,88例检测结果为阴性,灵敏度为高于常规细菌培养。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可采取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从而提升B族链球菌感染检出率,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妊娠晚期 B族链球菌 孕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电吸附消毒与紫外线消毒在空气消毒中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一样的 20间病房,将其分为 A、 B两组,每组 10间病房,分别实施 3次消毒工作,其中 A组病房实施静电吸附消毒, B组实施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两组消毒机同时工作 1h,并在结束工作后立即对病房内的细菌数进行统计,此后 1h、 2h和 4h时再对房间内细菌数量进行统计,对比两组的细菌增长量。结果:消毒结束后,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方式与静电吸附式消毒都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总体来说,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方式要更好一些;消毒机停止工作以后分别于 1h、 2h以及 4h对房间内的细菌菌落数据进行对比, B组的细菌菌落数量明显少于 A组,由此可见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方式消毒效果更好,且 P< 0.05。结论:在病房内使用循环风紫外线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都能够对病房进行消毒,但相对来说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时效更长一些,效果也更好。

  • 标签: 空气消毒 静电吸附消毒 紫外线消毒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测定绞股蓝总苷胶囊的总皂苷含量。方法: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绞股蓝总苷胶囊的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555nm。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强,绞股蓝总皂苷A 在0.6mg/ml~4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y= 0.274x-0.041(r=1.0)。在测定浓度80%~120%范围内,绞股蓝总皂苷A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0.32%。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绞股蓝总苷胶囊的总皂苷含量,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节约检测时间,可作为绞股蓝总苷的含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绞股蓝总苷胶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
  • 简介:摘要:传统急救车医疗舱内所用的消毒方法不仅繁琐耗时较长,并且效果也相对较差,难以满足急救车快速响应的需求。而222nm紫外线消毒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消毒手段,以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在医疗消毒中得到了大量实践研究。本文对222nm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急救车医疗舱内消毒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展开了进一步探究,以期为急救车消毒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222nm紫外线 急救车医疗舱内消毒 可行性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 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5例设为参照组,接受前瞻性护理的 35例设为研究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焦虑、抑郁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对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眼科门诊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