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选用随机数发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治疗配合等。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人文护理关怀,在护理完成后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明显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几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理念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90例住院待产孕妇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95例)和对照组(95例),实验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发生率(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1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不仅增加了产妇对分娩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降低了剖宫产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产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术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对72例PICC置后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于置后用宽8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h,观察组置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且覆盖10×12cm的3M透明敷贴,24h后更换敷贴。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置术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24h后更换敷贴,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 标签: PICC置管 局部渗血 九折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儿PICC置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PICC置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行评比。结果实验组患儿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部分依从率、完全不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肿瘤患儿PICC置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积极推广和使用。

  • 标签: PICC置管 依从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及不同相对应措施的应用。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长期留置尿的病人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胆囊多发性结石要采取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后放置“T”型引流管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引流胆汁,减少感染,排除泥沙样结石,预防胆漏,胆道减压,防止术后再狭窄。“T”型引流护理在术后就十分重要,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应有的并发症。如过早脱出,可出现胆漏或胆管狭窄;胆汁引流不畅还可出现胆绞痛和黄疸,同时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伤害。因此手术后“T”型的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胆囊切除 &ldquo T&rdquo 型管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因大网膜嵌入致腹腔引流管拔出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大网膜嵌入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巴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3752例,发生大网膜嵌入致拔困难25例患者分析,主要针对其引流管的材质、类型、引流管侧孔的大小、引流管放入腹腔长度、引流管放置时间、放置位置等诸多因素分析。结果25例大网膜嵌入腹腔引流管致拔困难中,因有腹腔感染放置引流发生21例;使用橡胶发生的有7例,使用潘氏引流管有12例,使用小孔引流管发生的有21例;放置温氏孔部位发生6例,放置回盲部15例,盆腔1例,膈下1例,其他部位2例;放置时间超7天的18例,超过5天的6例,超过3天的1例。结论大网膜嵌入腹腔引流管发生率极低,比较罕见。引起的因素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长短、引流管的引流孔大小、引流管位置、腹腔感染及引流管材质密切相关。

  • 标签: 引流管 大网膜 拔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腹产皮下置引流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687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参考组采用传统方法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研究组则采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脂肪层不进行缝合,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疤痕大小和伤口感染率上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用不缝合脂肪层导管引流对于剖宫产患者在切口处平整,并且伤口愈合较快,受感染几率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剖腹产 皮下置管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鼓室置推进器进行鼓室置术。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对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置器进行鼓室置术。结果55例手术一次性完成,成功率为98.20%,54例手术后听力恢复正常,无并发症。结论与以往的手术方案相比,该手术具有可在直视下进行、病人痛苦小的特点,提高了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和精确性。

  • 标签: 鼓室置管器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置管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普外科留置胃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普外科留置胃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经护理后的负性情绪情况及一次性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39.3±6.9)较对照组(51.6±8.1)低,其焦虑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一次性置的成功率(94.2%)远高于对照组(80.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留置胃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的护理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置的成功率较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普外科 留置胃管 负性情绪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PICC置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PICC置并发静脉血栓患者,共7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13例,发生率为37.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乳腺癌PICC置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运用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鼻胃插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置方法,对于昏迷患者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插管前先撤去患者的枕头,头向后仰,当胃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慢插入至预定长度。但在带气管插管的患者中,临床实践发现此方法难度大,首次成功率较低。现我科自2006年来对46例带气管插管的昏迷患者留置鼻胃方法予以改进,采用抬高床头15~30度后直接插入的方法。结果44例首次成功插入,2例两次及以上成功,首次成功率达96%。

  • 标签: 带气管插管 鼻胃管插管 昏迷患者 置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折输液管法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0例门诊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实验组采用反折输液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法。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反折输液进针输液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争取了时间,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反折 输液管 小儿 头皮静脉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PICC置患者院外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PICC置管带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明显降低PICC置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PICC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PICC置管患者 院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早产儿PICC置成功后X片第一次定位异位和后期异位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PICC异位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科2015年6月—2016年1月进行的207例早产儿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7例早产儿PICC置患者中,穿刺成功后X线第一次定位有14例异位,异位率6.77%;其中,异位至右心房5例,颈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3例,腋静脉2例,下肢穿刺异位于腰椎1例。PICC留置后第7天有48例患者因病情需复查X线胸片时显示PICC导管异位者有15例,异位率31.25%;其中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2例,导管位置下移导致尖端变深者5例,导管尖端位置上移导致位置变浅者7例。结论PICC导管尖端异位与静脉选择、操作者送技巧、置长度体外测量方法、个体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个体化体位摆放以及置后期PICC的维护和患者的活动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置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置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到标准位的关键,且后期异位率高于早期,需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复查X线定位,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早产儿 PICC 异位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腹膜透析置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调查和分析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同济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共120例腹膜透析置术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末,护理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干预组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膜透析置术后患者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利于保障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综合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我科室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行留置气囊导尿的老年男性,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岁,采用3L公司生产的留置气囊导尿解决老年男性患者排尿障碍,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老年男性留置3L气囊导尿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时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鼻肠管的堵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行鼻肠管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病人出现鼻肠管堵塞,发生率为7.16%,其中鼻肠管打折3例,药渣沉淀堵塞导管2例,营养液阻塞1例。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妥善固定鼻肠管,使用药物时充分磨碎、碾碎,定时温开水冲洗鼻肠管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少鼻肠管堵的发生,从而实施安全的肠内营养,规范护理质量。

  • 标签: 危重患者 鼻肠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带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健康宣教。对60例PICC带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局部感染5例,导管外移3例,穿刺部位肿胀明显5例,导管堵塞3例。结论加强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我护理,可降低带出院所发生的并发症发生,提高PICC的有效使用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PICC 带管出院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