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人体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基质组成,肿瘤也不例外。除了肿瘤细胞之外,肿瘤还含有血管、结缔组织等基质。目前,常规对肿瘤样品基因表达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肿瘤细胞和基质混合物的研究。基质细胞往往没有癌变,因此对肿瘤细胞和基质混合物进行研究往往会掩盖掉肿瘤细胞中并不是很明显的基因表达异常。

  • 标签: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肿瘤细胞 MICRORNA 芯片技术 基因表达异常 基质组成
  • 简介:从流式细胞术到共聚焦显微镜,激光荧光激发是用于查询生物样本的主要工具。起初,荧光激发局限于蓝色和蓝绿色氩离子波长及红色氦氖激光波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型激光器丰富了荧光标记和荧光蛋白调色板的颜色,具备了同时测量更多参数的能力。不过,直到最近,能提供黄色/橙色波长范围的激光器仍是凤毛麟角。流式细胞术推动了对这些波长的需求,因为通过使用多个激光器,能够使用单台仪器从单个样本中测量更多不同的细胞类型。

  • 标签: 激光波长 激光器 遗传学 流式细胞术 调制 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在离体状态下研究兔眼角膜在不同厚度与眼压下的前凸变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眼,分成3组,1组:对照组,未切削眼;2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3,3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2。固定角膜并对角膜内表面加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不同压力下各角膜前凸位移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建立正常兔眼角膜有限元模型,由实验数据反推弹性模量,并分析各组模型的Mise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低压下,第3组与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模量随切削量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分布变化与角膜厚度相关。说明:准分子激光术后的角膜扩张与角膜力学性能的改变有关。角膜扩张与厚度有关,角膜厚度变薄到一定程度,角膜前凸明显,1/2厚度可能是临界值。因此,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预留剩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小于原始角膜厚度的1/2较安全,同时应将眼压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标签: 角膜扩张 角膜中央厚度 眼内压 有限元 弹性模量
  • 简介:目的采用廉价的CaCO3和CaHPO4·2H2O作为原料,在激光的作用下通过反应制备HA生物陶瓷涂层.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分析仪对涂层进行相分析、组织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CaCO3和CaHPO4·2H2O按20:80的质量比混合时,在功率为600W、扫描速度为3.5mm/s的激光作用下可一步合成钙磷生物陶瓷涂层.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CaCO3和CaHPO4·2H,O可合成组织致密、结合状态良好的钙磷生物陶瓷涂层.

  • 标签: 激光合成 组织结构 钙磷涂层 纯钛
  • 简介:目的通过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对照,探讨常规头部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取代轴扫描模式的可行性。方法40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岁。分别接受头部CT螺旋扫描和轴扫描两种不同模式扫描,轴扫描参数:140kV、170mA用于颅底部;120kV、150mA用于颅脑部,每周2s。螺旋扫描参数:120kV,150mA,每周0.6s。扫描剂量直接取自设备剂量指示值(CTDI和DLP)。影像质量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双盲法,对头部CT的颅底、脑灰-白质层面及全部影像逐层进行CT值测量评估。结果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较轴扫描模式可有效去除颅底部伪影,并能减少扫描时间和扫描剂量(轴扫描模式与螺旋扫描模式对比,CTDI55.43mGy/37.80mGy;DLP662.10mGy.cm/498.28mGy.cm;扫描时间12.0s/7.2s)(P〈0.001)。结论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完全可与轴扫描模式相媲美,并可取代轴扫描模式。同时常规头部CT螺旋扫描模式还具有可减少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并可进行影像的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正确诊断率的优越性。

  • 标签: 螺旋扫描CT 轴扫描CT 头部CT影像 辐射剂量
  • 简介:据LooseM2014年1月2日[NatCellBiol,2014,16(1):38-46.]报道,德国科学家(Biophysics,BIOTEC,DresdenUnivemityofTechnology,Dresden,Germany)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发生的动力学变化。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蛋白可以聚合形成自组织结构.甚至在水溶液中也是如此;然而为了形成更为复杂的动力学结构,比如像单纤维的滑动或旋转.许多动力蛋白和辅因子就需要参与进来,与细胞骨架蛋白一起形成较为复杂的动力学结构。最古老的细菌蛋白质肌动蛋白FtsA和微管蛋白DsZ,在细胞骨架结构Z环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细胞骨架蛋白 分裂过程 细菌细胞 科学家 动力学结构 细胞骨架结构
  • 简介:目的针对医院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技术高精尖且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维修效率低等问题,建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下的维修模式。方法建立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维修数据信息系统,由服务器/浏览器两部分组成。结果数据库信息系统优化了维修流程,加快了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升。结论该模式能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 标签: B/S 医疗器械 日常维修 工作模式 信息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计划(plan)、实施(do)、查核(check)、处置(action)(简称PDCA)管理循环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常规模式下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辅料包5000个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实施PDCA管理循环模式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包、辅料包5000个作为观察组。记录湿包发生率及原因,并进行分析。对各组成员进行PDCA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为百分制,记录各小组成员的分数。结果实施PDCA管理循环模式后,湿包发生率从10.60%降低到1.22%;两组间湿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过培训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湿包产生的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从73.91%提高到了10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循环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计划-实施-查核-处置(PDCA)管理循环模式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质量控制 标准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