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谢无量是中国近代学术的先驱和开拓者。1915年,谢无量即融入中华书局发起的以《大中华》杂志为阵地、由梁启超领导的新传统主义思潮。期间,他出版《阳明学派》、《孔子》和《朱子学派》三部著作,弘扬和张大儒家学说,尤其对宋明儒家心性之学给予特别赞同,可以说开现代新儒家转向宋明儒学的风气之先,发挥学术先导作用。质言之,谢无量既是新传统主义者,也是广义上的现代新儒家。

  • 标签: 现代新儒家 新传统主义 谢无量 思潮 近代学术 宋明儒学
  • 简介:新历史主义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的文学批评理论,其诞生是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反拨。新历史主义反对封闭的文本分析而强调文本与历史的关系,将历史视为重要出发点研究文化生产、意识形态、政治和社会范畴。90年代以来,新历史主义已经突破文学批评界限,涉及历史学、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形成跨学科研究。从新历史主义视域解读电影文本,将揭示隐藏于历史背后的权力话语编码和多重历史阐释机制,实现历史意识的重构。

  • 标签: 新历史主义 叙事策略 历史意识 怀旧消费
  • 简介:近年来,合唱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广泛关注。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创作于2001年,由金波、李众作词,孟庆云先生作曲,原唱由灵气十足的武赫与银河少年合唱团共同演绎而成。舒缓的旋律、轻快的节奏、令人振奋的歌词,使作品倍受喜爱和推崇。本文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教学实践等方面,对童声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中小学合唱教学 《我仰望五星红旗》
  • 简介: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犀利地反映了英国19世纪的现实、揭示了社会罪恶之根源。《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不快意的戏剧”的代表作,剧中塑造了对社会既迎合又诅咒的华伦夫人和追求独立自由的薇薇两位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身处男权制社会下的靠从事不光彩的职业跻身上流社会的华伦夫人和新女性的代表薇薇两位女主人公。透过剧本我们可以看到萧伯纳对女性反叛精神的肯定和对毫无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女性所给予的极大同情。

  • 标签: 《华伦夫人的职业》 女性主义 新女性
  • 简介:作为拉丁美洲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气氛中加以描写,从而达到反映和批判现实社会的目的。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成功地把魔幻现实主义因素吸入到自己的小说中,在保持鄂温克民族特色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文章从对熊图腾神话、萨满教传统思维的借用,以及通过梦境连接魔幻与现实世界、反映现实的写作目的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乌热尔图小说《丛林幽幽》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

  • 标签: 乌热尔图 鄂温克族 魔幻现实主义 熊图腾 萨满教
  • 简介:法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家柯布西埃曾经创造出一种"模数"理论,它旨在将人体中体现出来的黄金分割比例与斐波纳契数列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这个理论体系无疑体现出柯布西埃的雄心壮志,他追随西方建筑史上的数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但实际效果却充满了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模数"理论不过是一个带有更强象征色彩的乌托邦想象。

  • 标签: 比例 黄金分割 斐波纳契数列 模数
  • 简介:尤里·卡留塔1957年出生于德聂伯罗彼特罗夫斯克地区的克里沃罗格。1973—1977年就读于敖德萨科列科夫艺术学校;1977—1979年服役于前苏联军队;1983-1989年就读于列宾美术学院,曾在梅尔尼科夫教授工作室工作,毕业后开始教学生涯。1991年被俄罗斯艺术学协会吸纳为会员,2005年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奖。曾在中国北京、沈阳、青岛、杭州、武汉、上海等城市举办个展、群展。

  • 标签: 俄罗斯艺术 作品选登 现实主义 画家 当代 列宾美术学院
  • 简介:20世纪前期以西湖为题材的创作为数众多,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结合20世纪前期的时代背景思考其与印象主义的关系。

  • 标签: 西湖题材 印象主义 20世纪前期
  • 简介:表现主义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上浓妆艳抹的一笔,作为对台阁体书风的极度反叛,表现主义书家以极度张扬狂放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突破传统、崇尚自由、强调自我,展现出态势雄浑,奇崛狂放的艺术境界。徐渭是晚明表现主义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的生平经历贯穿了表现主义书风形成的各个方面。

  • 标签: 晚明 表现主义 书法 徐渭 形成原因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追求更加安全、健康、绿色、环保的食品。因此,极简主义的简洁、明快、品味和优雅等设计理念正好符合现代食品包装简约设计的发展需求,将极简主义风格融入食品包装设计是必然趋势,这给食品包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审美价值。本文对'极简主义'概念影响下的食品包装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绿色、精简、减量的设计理念来实现食品包装的安全、绿色、环保以及美观。

  • 标签: 极简主义 风格 食品包装设计
  • 简介:作为一名酷爱声乐艺术,在教学一线耕耘了十余载的高校音乐教师,对于声乐教学,我自始信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戒训。因为声乐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声乐教师如果脱离了舞台,少了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再多的语言付诸于教学实践也是显得苍白无力的。所以说,融合肢体、心智、情感等等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教学,老师自己不会很好地唱,是教不出好学生的。

  • 标签: 声乐教学 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 声乐艺术 教学实践 音乐教师
  • 简介:至今王家卫的其他7部电影还从来没有像(2046)这样集中地让众多女性粉墨登场(从《旺角卡门》到《花样年华》基本上男女演员呈对称性分布,《春光乍泻》索性取消了女性角色的存在),又各有强烈的喻指性和代表性;男性演员仅为一两个,并且仅仅作为一种观察视角的承载体在影片中出现。

  • 标签: 《2046》 女性主义 电影 水流 《花样年华》 女性角色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银屏先后出现了三种最有影响的革命传奇英雄形象,它们的代表人物形象是:影片《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式的传统的理想传奇英雄、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式的更具原生态色彩的传奇英雄、电视剧《狼毒花》中常发式的兼有浪漫性的传奇英雄。它们为影视革命传奇英雄画廊增光添彩,还以自身面貌显现着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和原则的真实性、开放性、动态性和不朽性品格。

  • 标签: 现实主义 影视艺术 革命传奇英雄
  • 简介: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只有到了"数码艺术"(digitalart)的时代,技术的成分才在艺术当中成为了绝对的主宰。"数码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technology-basedart),没有新技术的支撑"数码艺术"就难以成立,我希望从美学的角度来对数码艺术的美学加以崭新的解读。一、解析"数码艺术美学"从历史的角度看,"数码艺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包括了许多的种类。早期就是"计算机艺术",它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相系,在审美上力图靠近立体派和抽象派的美学原则。

  • 标签: 数码艺术 艺术美学 新技术 艺术发展史 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
  • 简介:王同仁是有成就的画家。凡有成就的画家应具备三个条件:要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要有正确的主导思想;在生活的大道上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品德。根据我多年在这三方面的观察和了解(包括十年浩劫期间),王同仁在这三方面的素质和品行都是好。

  • 标签: 艺术创作 现实主义 绘画 艺术才能 主导思想
  • 简介:安娜·维纳格拉多娃1975年1月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南方城市克拉斯诺达尔。父亲是建筑学家,母亲是文艺评论家。1994年就读于雅洛斯拉夫里美术专业学校,1995年进入列宾美术学院的预科班,1996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1999年进入彼米诺夫工作室。2006年以优异成绩毕

  • 标签: 俄罗斯 作品选登 现实主义 维纳 安娜 列宾美术学院
  • 简介:中国自古就有隐居山林的文人,现代画家由于受到现实社会的种种诱惑,很难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与文备先生交往的人,能从他的生活和作品中感受到画外之画的境界,体悟到文备对自身心性所进行的修炼。

  • 标签: “诗情主义” 作品选 水墨艺术 现实社会 现代画家
  • 简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声乐教学不断多样化,西方后现代教育理念不断被引入。本文就后现代主义声乐教学的内涵、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下高校声乐教学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四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理念 高校 声乐教学
  • 简介:杨丽萍个人创作的舞剧表现出明显的象征性,其色彩、人物角色、舞台背景都各有深意。这些都是杨丽萍作为一个独立创作的艺术家在表达她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她对人性黑暗、角逐永无止境,以及世界生死不断轮回的认识。从成名至今,杨丽萍经历了由孔雀向人的蜕变,《雀之灵》、《孔雀》、《十面埋伏》分别代表了她艺术道路上的三个阶段,而《十面埋伏》是最能体现她创作理念的作品。

  • 标签: 杨丽萍 舞剧 象征 人性 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