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纵观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文学,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即是从女性文学的崛起到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这样一个现代衍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最具特色的现代衍进轨迹之一。具体说,即是从女性文学追寻女性“自我”价值,转向女性主义文学置疑被男性中心文化异化了的“女性主体”;由女性文学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不平等境遇的困惑与抗争,转向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其女性人物,对男性中心文化予以游戏与解构。前者典型的是以张洁的《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发展阶段;后者典型的是以王安忆的

  • 标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女性文学 王安忆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作家 女性主体
  • 简介:<正>全国首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学术讨论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等单位于1988年12月3日—8日在成都召开。1.观点和方法。“西马”是一个复杂的思潮,由于它与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研究时,应着眼于探讨和开掘,目的在于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益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美学理论 学术讨论 研究院 法兰克福学派 研究所
  • 简介:“革命”是贯穿中国近代以来文学的关键词,本文即以《银城故事》、《人面桃花》、《花腔》和《圣天门口》为例,对照新历史主义小说切入历史和革命的方式,描述新世纪文学中的革命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特征,以求把握中国当代革命叙事在新世纪的变化,挖掘当代革命叙事内在发展的逻辑性。

  • 标签: 革命叙事 长篇小说 新变 新历史主义
  • 简介:和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相比,文革一代的思想资源发生了彻底的改换,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知识分子思想构成中的基本元素。这一点在文革后思想最活跃的青年诗人、现代派画家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 标签: 西方主义 90年代以来 现代艺术 非马克思主义 现代知识分子 美展
  • 简介:本文选取以我军战士为描写对象的历史题材战争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90年代中期以后此类小说中的历史叙事问题。当战争变得渐渐久远,英雄头顶上的光圈渐渐消失,人们更加希望了解历史的真实,同时也渴望探求在物质生活日益发达之后渐渐远去了的英雄主义精神。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这一时期作家关注的不再是历史中的战争本身,而是英雄的个体,英雄有常人所共有的各种性格,又有着超出常人的品质。

  • 标签: 英雄主义精神 历史题材 战争小说 历史叙事 20世纪90年代 文学评论
  • 简介:本文从个案出发重新检讨西南当代艺术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而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重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西南当代艺术的—个重要特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精致化与闲暇化是手工技艺滋生、繁荣的先决条件,造就了西南当代艺术中强大的手工技艺传统。架上艺术的“手工快感”既是一种以身体传承、以心传心的悠久的传统技艺,也是与日常生活同体的一种身体行为与文化遗传。而西南当代艺术中盛行的“享乐主义”就是这种追求身体快感的创作冲动的逻辑结果。西南当代艺术,特别是架上艺术,正是从身体出发、追求手工快感的艺术享乐主义的一种视觉表现和肉身冲动。

  • 标签: “日常生活” 当代艺术 手工技艺 享乐主义 西南 快感
  • 简介: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的作品往往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同时,又由于其作品中的"墨西哥风情",被视作异国情调的神秘代表。然而,理解艺术家的作品仅仅从作品表面来看是不够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并非某种单一元素使然。社会文化根源、历史背景及艺术家个人经历的多维视野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 标签: 弗里达·卡罗 超现实主义 墨西哥文化
  • 简介:在经济与语言层层失落的后97年代里,香港电影也随着后现代语境而迷失定义。在一众文艺片与商业片都或表或里地出现"失去身份"的状态时,银河映像却精准营造出一个周全的风格世界,不论是充满作者艰深意志的商业喜闹剧,还是经过经济权衡的黑色作者电影,都凭借一种独立不迁的入市精神在这份风格中并驾齐驱、相互印证。本文将以1997—2005年间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医患、都市人情、怪力乱神等一系列作者风格与商业价值并存的电影作品为例,通过对其整一核心命题与默契视听手法的分析,探讨银河映像如何通过创作技巧将市场缺限转换为得体的话语空间、将本该止于曲线救国的运营模式发展成了难能可贵的作者标识。

  • 标签: 黑色风格 反英雄主义 独立与入市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昆曲的生存景观大为不同,昆曲所呈现的面貌、昆曲的从业者、爱好者及受众对于昆曲的认识、意见和以往也有迥然相异之势。总的说来,在中国社会的文化空间中,昆曲不仅获得了一个确定而且优先的位置,而且和当代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纠缠。

  • 标签: 社会文化空间 昆曲 文化实践 社会主义 生存景观 中国社会
  • 简介:埃塞尔·威尔逊(1888—1980)是20世纪加拿大文学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的成名小说《沼泽天使》是加拿大大学文学类课程中讲授得最多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早在1954年就分别在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纽约(哈珀兄弟出版社)和多伦多(麦克米伦出版社加拿大分社)同时出版,当时她所探讨的现代女性的自然属性这一女性主义话题,20世纪60年代后风靡欧美文学领域。回顾这部作品对不同女性人物的刻画,我们不仅可以领略作者当时的超前思维,更可以感受威尔逊通过她的小说艺术提出的,带有哲理性的女性自然属性这一命题。这个命题对于当前的妇女研究仍然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加拿大文学 埃塞尔·威尔逊 女性角色 自然 哲理性
  • 简介:《新结婚时代》《双面胶》《我们俩的婚姻》三部婚姻剧表现了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在婚姻中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当代女性主义的婚姻困境。面对女性自我独立欲求与传统家庭伦理观的冲突所带来的婚姻的普遍价值与个性发展的矛盾,加强沟通、换位思考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婚姻剧 女性主义 家庭伦理
  • 简介:为厘清“新古典主义音乐”中“新”与“古”的具体内容,对普朗克的钢琴曲《急板》进行了音乐分析。“新”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协和程度增加、平行和弦与和弦对置的使用、远关系的调性对比以及自由度更高的主题发展手段,使之带有了20世纪音乐的创作特征。作品通过清晰、均衡的曲式结构、明确的调性、功能和声为主的进行、节奏与节拍领域的常规性来体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另外在演奏法、速度和演奏表情上,作品也力求“古典主义”风格。

  • 标签: 普朗克 新古典主义 急板 音乐分析
  • 简介:10月25日,丈化部系统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刁党的十七大精神。本文摘自丈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在会上的动员报告。作者在第一、二部分着重就十七大报告在理论创新方面两大重要成果和突出贡献,也是我们党最为重要、弥足珍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今后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谈了学习体会;在第三部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集中谈了学刁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会。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新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财富 党组书记
  • 简介:一、“自然”如经典,风景是“发现”风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亘古有之,但它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却没有作为精神现象进人文化空间。风景成为艺术的“第一主题”大约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异教诸神的复活,人们向内发现了心灵,而向外发现了自然,风景才得以在艺术中登堂入室,取代人物而成为艺术表现的优先对象。

  • 标签: 德国浪漫主义 风景 “灵” 绘画 早期 面纱
  • 简介:<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辨明:19世纪后,我们的文化经历了一系列嬗变,科学、文学、艺术的语言游戏规则全变了,“后现代”一词,恰好标示出当今文化的方位和状况。显然,利奥塔在这里提及的“当今文化”是指西方欧美。其实,在20世纪末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东方大陆也浸淫在

  • 标签: 语言游戏规则 民族性 后殖民话语 民族主义 话语权力 大陆
  • 简介:受战争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从一开始便被置于英雄主义的氛围之中,以至于在之后的数十年时间,中国作家和读者始终怀有一种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基于这种认识,可以说,当代文学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都是围绕着英雄的不同阐释而改变的。当代文学的英雄主题的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建国以后的新时代战斗者阶段、新时期至80年代中期的沉重的受难者阶段和80年代中期以来世俗化英雄时代。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 英雄主义 文学形象 健康 群众 80年代
  • 简介:在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下,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中心议题。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思潮,它更是人类看待世界的一种艺术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在20世纪的中国承载着强烈的政治内容。近百年来。中国社会主题由“革命”变为“成功”,社会背景理论也发生了变迁,曾经基于政治层面的阶级斗争理论如今被基于经济层面的社会竞争力理论所代替,现实主义美术随之表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

  • 标签: 现实主义美术 政治 阶级斗争 社会竞争力
  • 简介: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1972/1976)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名作.通过对其五个乐章的分析,能够把握施尼特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风格脉络:音乐是有目的的写作,技术写作体现了复风格与折中主义;注重人性化、情感化、标题化,挖掘内心的深层情感,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 标签: 五音动机 双重比例卡农 同中音调 B-A-C-H华尔兹 "闪回"手法 帕萨卡里亚
  • 简介:在我国藏胞英勇抗击英帝国主义的江孜保卫战一百周年纪念的日子里,我区话剧团献上了一台大型话剧《宗山魂》,真正是反映了当年中华民族和藏汉军民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看了演出,使人心灵激荡,教人久久沉思,我们的中华民族,我们的藏民族竟是如此地威武不屈,他们的精忠报国之心竟是如此地真挚炽热,真乃壮举惊天地,豪气泣鬼神,一曲响遏行云的爱国主义咏叹调。

  • 标签: 话剧 《宗山魂》 爱国主义 咏叹调 编剧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