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对2005-2015十年间国内五种主流青年类学术期刊刊发港澳台青年研究的文献进行历时纵向考察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港澳台青年研究的绝对论文数量在增加,但其占五种期刊发文总数的比例仍然很低,且存在国家级基金项目立项不多、研究载体渠道不够、研究合力难以形成和跨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等问题。研究建议:要进一步提升港澳台青年研究的关注度和集中度,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合理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同时强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关联度,以期促进港澳台青年研究的深入,增进对港澳台青年的整体宏观把握。

  • 标签: 港澳台青年 青年研究 话语缺失 计量分析
  • 简介:自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少年刑事诉讼中确立社会调查制度以来,为保障其落实,全国各地司法实践中涌现出各种制度模式。在经历法官调查、律师调查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于2007年11月开始在区内探索委托由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司法所)从事社会调查并向少年法庭提交社会调查报告的模式。本文采用访谈、发放调查问卷和随机抽取社会调查报告样本等实证分析方法,对此模式的运行状况与效果进行考察评估,认为此模式对推动社会调查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提出要从立法保障、规则保障与运行保障等角度进行制度构建。

  • 标签: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保障模式
  • 简介: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发挥自身组织优势、整合外部社会资源,用党的政治理念、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方针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团员青年,增进团员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直接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这也成为新时期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内涵不断丰富、边界不断拓展的根本动力。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经历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等三个发展阶段,并逐步构建起具有共青团组织特点的思想建设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共青团思想建设更加聚焦于青年群众、更加注重引入现代信息手段、更加注重与青年平等对话、更加注重青年思想建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体现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的理解、认识和运用不断走向成熟。

  • 标签: 中国共青团 思想建设职能 历史演进 文本分析
  • 简介:根据北京团市委2016年在全市16个区150个街道的18-35岁青年中部署完成的'北京青年城市流动性调研'的调查数据,以京籍原住型青年和京籍迁入型青年作为比较对象,本文对非京籍流动青年的发展现状和流动性特征、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对非京籍青年流动性带来的直接影响进行了全面研究,以及有效推进非京籍青年的主动合理流动并获得更好的流动机会和流动空间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非京籍青年 社会流动 青年发展 城市认同
  • 简介:与当前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相比,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还着专业化程度偏低、人才性别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清、专长得不到发挥、待遇较低、职业满意度较低、工作吻合度比较低、对职业环境不满意、对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职业前景定位迷茫等问题。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政策完善、落实不到位;工作内容繁杂,缺乏专业性;缺乏培训和督导,专业提升困难。为了解决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继续推进职业化进程;贯彻按劳分配提高薪酬待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端正自我认识。

  • 标签: 大学生社区工作者 队伍建设 现状 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