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耳鼻喉例气管切开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一般护理、气道湿化、雾化吸入、正确吸痰、导管护理、气管切口护理等措施。结果本组未见死亡病例,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76例痊愈拔管出院,4例带管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对气管切开并发症的预防和原发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目的在对耳鼻喉病人进行用药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为更好地对住院病人进行用药知识教育提供了参考。方法根据临床所遇问题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对用药知识内容是否满意、宣教时机是否合适、宣教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对药品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对耳鼻喉300名患者实行不记名填写方式进行调查。发放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00份,正确率100%。结果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医护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却明显滞后,临床工作中还是以医疗行为为主导,存在宣教时机不当、方式呆板、效果不佳、内容不能因人而异、病人对宣教人员信任度偏低等问题。结论用药知识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病人康复中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应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多样的方式、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增加交流,从而提高宣教效果。

  • 标签: 耳鼻喉科病人 宣教方式 调查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的临床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将临床护理的方法法与效果作为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山西人民医院在2013年到2015年期间接受诊治的68例病患的护理资料,并将病患划分成两组,每组有34为病患,研究组进行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临床护理,对两组病患的满意度、发生并发症的频率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对耳鼻喉病患进行人性化临床护理,对于病患的疾病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其诊疗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人性化 临床护理 耳鼻喉科
  • 简介:摘要鼻出血是基层医院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部分轻者涕中带血,以中老年及儿童青少年患者为主,重者可引起贫血、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以中老年患者为主。因病情急迫,往往患者来院时都比较紧急,不能立即转院到大医院诊治,其首选方法是止血,立即查找出血点,控制活动性出血。分析我院近10年来门急诊突发鼻出血患者数十例治疗资料,笔者所在为县区级基层医院,所用设备为长春志成公司WFL-EⅢB型电脑射频(微波)耳鼻喉治疗仪,止血绵材料为Medtronic公司(型号REF400402),鼻内窥镜设备为杭州好克公司(型号HAWK0度鼻内窥镜),部分基层医院无内窥镜设备,也可用前鼻镜代替,对于大部分中隔粘膜出血可直接窥及。现阶段,国家对基层卫生机构资金投入较多,一般县区级医院均配置了内窥镜设备,使用内窥镜设备检查出血点效果佳,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费用低,现就笔者诊治及操作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耳鼻喉科 鼻出血 患者 诊治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术后患者并发疼痛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在我院耳鼻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其中对照组54例,干预组48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干预组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对护理的评价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逐步递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程度明显(P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 护理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耳鼻喉开展优质护理过程中问题的对策。方法通过与病人沟通、护理组讨论寻找出问题,商讨相应对策并遵照执行。结果优质护理顺利开展,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独立工作能力提高。结论实施实际意义的优质护理,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提高了病人满意度,顺应了卫生部要求,值得提倡。

  • 标签: 耳鼻喉科 优质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护理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耳鼻喉住院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P<0.05)。结论在耳鼻喉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耳鼻喉科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安全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某医院耳鼻喉住院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耳鼻喉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耳鼻喉科 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等离子消融术对耳鼻喉常见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25例耳鼻喉疾病患者,全部接受等离子消融术的治疗,评估治疗结果。结果通过等离子消融术的治疗,925位患者绝大部分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在之后的随诊中,很少出现症状反复甚至加重的患者。结论利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耳鼻喉常见病,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等离子消融术 耳鼻喉科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芬太尼皮下注药病人自控镇痛用于耳鼻喉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耳鼻喉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氟哌利多5mg镇痛组(A组n=30例)、芬太尼+氟哌利多25mg镇痛组(B组n=30例)、对照组(C组n=30例),现察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组镇痛效果满意,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A组,结论芬太尼皮下注药病人自控镇痛用于耳鼻喉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靠,芬太尼+氟哌利多联合用药药物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PCSA 耳鼻喉科 术后镇痛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临床治疗常见安全隐患以及护理成效。方法本文从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的探讨。结果在进行临床治疗中及时对其隐患问题进行处理,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结论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耳鼻喉治疗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 标签: 耳鼻喉 临床治疗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耳鼻喉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在2018年7--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对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18%,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d、3d、5d时的VA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耳鼻喉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耳鼻喉科 优质护理服务 并发症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鼻喉疾病造成的慢性咳嗽的因素进行探索,并对有效治疗方法进行寻找。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耳鼻喉疾病所产生的慢性咳嗽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导致慢性咳嗽耳鼻喉疾病的分布、病因分布及疗效进行有效分析。结果106例患者经过了仔细的检查,其中出现了22例鼻窦炎,38例鼻炎,13例喉部炎症,21例变应性咽炎,12例变应性咳嗽。在进行了针对性治疗后,61例显效,38例有效,例无效,其治疗为93.4%的总有效率。结论耳鼻喉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耳鼻喉科 慢性咳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一般情况下在耳鼻喉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都会具有慢性咳嗽的临床症状,本文主要针对该现象对耳鼻喉门诊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选取了某医院2016年4月份到2018年4月份在耳鼻喉门诊进行治疗的80名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耳鼻喉门诊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原因进行探讨,因此我们在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时,需要配合相关的检查方式确定患者的致病因素,并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耳鼻喉疾病的类型对慢性咳嗽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在对耳鼻喉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咳嗽因素分析时,我们发现能够诱发患者出现慢性咳嗽的临床因素相对较多,为了排除呼吸内科对耳鼻喉疾病患者所致慢性咳嗽的影响,我们需要使用X胸片检查、血常规检查、胃镜检查、喉镜检查等内容对患者进行具体的检查操作。在确定患者的致病因素之后,医院才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慢性咳嗽疾病进行诊治。

  • 标签: 耳鼻喉疾病 诊断 慢性咳嗽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耳鼻喉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耳鼻喉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耳鼻喉进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耳鼻喉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6753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中,152例(2.25%)发生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转科、切口类型、手术时长、合并症与耳鼻喉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有关。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耳鼻喉手术患者的疾病治愈率高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831,95%CI:1.758-4.558)、年龄较大(OR=5.833,95%CI:4.491-7.577)、转科(OR=1.790,95%CI:1.008-3.178)、切口污染等级较高(Ⅰ类切口、Ⅱ类切口、Ⅲ类切口的OR值分别为34.866、2120.995、43917.453)和手术时间较长(OR=9.384,95%CI:18.168-47.525)为耳鼻喉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耳鼻喉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要从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出发,进行全面综合的医院感染防治。

  • 标签: 耳鼻喉科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鼻喉住院患儿心理反应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240例耳鼻喉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进行了解,并通过护理检查,评估患儿配合情况。之后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然后进行再次检查与治疗,对患儿配合情况、治疗中哭闹情况进行判断。对比前后检查中患儿配合情况、哭闹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前,与医护人员能够主动配合的患儿共有53例,所占比例为22.08%,同时存在哭闹64例,所占比例为26.67%;而实施护理后,能够与医护人员注重配合的患者共有180例,所占比例为75%,存在哭闹24例,所占比例为10.0%。可见,实施护理后患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比例增加,同时哭闹现象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耳鼻喉住院患儿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管理,能够环节患儿心理反应,提升患儿主动配合性,减少哭闹,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耳鼻喉 住院患儿 心理因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