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细胞,又称原发性肝癌,多由乙型肝炎经肝硬化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消瘦,乏力,黄疸。早期CT表现肝内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以动脉期强化为主要特征。做好早期诊断对患者意义很大,可以尽早的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

  • 标签: 肝细胞癌早诊断早治疗
  • 简介:我科自1990年以来曾收治眼睑部新生物患者9例,经病理检查均诊断为眼睑基底细胞,经冷冻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者年龄82岁;右眼睑5例,左眼睑4例,上睑1例,下险8例;病程1~5年。1.2治疗方法局订下将较大肿瘤组织切除部分,使其创面与皮肤平行(较小肿瘤不必切除),根据病变大小,选择浸以液氮的棉签,迅速置于病变部位使其组织变白、结冻,冷冻范围至病变外围2mm的正常组织,经2~3分钟自然复温后,再反复行3~4次。冷冻治疗后1~2天,局部可发生大泡并有渗液,待其自然吸收,约1~2周可干燥、结痂,约3~4周脱痂后可行再次冷冻。一般根据病灶大小冷冻2~3次。

  • 标签: 眼睑基底细胞癌 冷冻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细胞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结论超声显示肾实质内有结节或团块状回声,是诊断肾癌的直接征象。通常对直径>2cm的肿瘤,超声比较容易显示。尤其对显示肿瘤突人并压迫肾窦或肿瘤向外突出,引起肾包膜隆突不平,而肿瘤呈典型的团块状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者,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周边有血管人出或血管绕行,即可提示诊断。然而由于肾癌的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对肿瘤体积较小,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者,应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必要时在超声导向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 标签: 肾细胞癌 超声 检查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管细胞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4~2015年于我院行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的2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术前行超声检查共检出胆管细胞19例(90.5%),漏诊2例;胆管细胞的超声声像特征为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单发实性肿块,经线不大,呈偏高或偏低的中等回声。结论运用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效果好,诊断符合率高,为胆管细胞的预防及治疗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胆管细胞癌 特征
  • 简介:肝内胆管细胞(intm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HCC)是由肝内胆管被覆上皮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定位于远离左右肝管汇合部的肝内,起源于肝段胆管一直到赫令氏管的胆管上皮,或源于Ⅱ级以上肝内胆管上皮,也称为胆管之肝内型[1].日本肝癌研究会将IHCc病理特点分为肿块型(mass-forrming)、管周浸润型(periductalinfiltrating)、管内生长型(intmductal-growing)和混合型.肿块型最为多见,恶性程度也最高[2].IHCC发生率较肝细胞低,但预后却差很多.治疗虽然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效果却不理想,手术切除的范围也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 标签: 癌诊治 细胞癌 肝胆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的CT影像诊断分析。方法对肝细胞患者40例CT诊断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Ⅰ型15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肿瘤病灶大小为2.20~24.5cm,I型病灶为圆膨胀型,轮廓较为光滑规整边缘清晰,外部包围致密增强带,Ⅱ型病灶形状不规则,膨胀趋势。结论进展程度诊断在定位,定性诊断确定之后,要进一步对肝内病变全貌及肝外病变情况全面了解,从而,综合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影像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acinarcellcarcinoma,ACC)的CT特征,以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CC患者的CT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ACC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胰腺钩突2例,胰腺颈部1例,胰腺体部1例,胰腺尾部2例。病灶最大径为2.5-4.9cm,平均直径为4.0cm。3例肿瘤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1例呈囊实性肿瘤,5例呈实性肿瘤;4例呈外生性生长,2例位于胰腺实质内。CT平扫图像显示,1例呈等低密度,5例呈等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2例ACC引起胰腺实质萎缩,1例胰胆管扩张,2例脾动脉受侵,2例胰周淋巴结转移。所有ACC患者均未见钙化灶、出血及肝脏转移。结论:胰腺ACC多呈外生性生长,可有包膜,CT平扫时实性成分多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较少引起胰胆管扩张。上述CT征象结合实验室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的升高,有助于提高胰腺ACC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总结肝透明细胞CT影像特征,判析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6年5月间收集的5例肝透明细胞患者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病理追踪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病史,AFP阳性2例。肝单发性病灶2例,多发性病灶3例,病灶均位于肝右叶,呈圆形或卵圆形,无包膜,境界不清,病灶中心有低密度灶。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或边缘呈结节样强化,门脉期肿块内仍见散在斑点状强化灶,但整个肿块呈相对低密度,有坏死灶者中央呈更低密度。结论肝透明细胞无特定的CT影像学特征,其组织学特征及其形态变数较多,这是诱导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肝肿瘤 透明细胞癌 误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Merkel细胞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瘤,预后较差,易局部复发和转移。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颌面部的Merkel细胞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HCC)为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高发区HCC可占90%以上。发病率男多于女,发病高峰年龄40~49岁。现将近年笔者运用CT诊断肝细胞的经验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
  • 简介: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为抑癌基因,编码蛋白p53,具有“分子警察”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DNA损伤细胞的生长:①启动下游p21基因;②转录启动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家族45(growtharestandDNAdamageinductiongene45,GADD45);

  • 标签: 蛋白P53 肾细胞癌 DNA损伤 生长抑制 17P13 P2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细胞CT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针对90名肝细胞癌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均接受CT和MRI诊断。按照病理学标准,对两种诊断法治疗肝细胞的效能以及和组织病理学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对各种直径肿瘤的检出效果。结果:在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肝细胞确诊77名,检出率为85.56%。检查出102个病灶,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有21个、在1cm-3cm的有45个,大于3cm的有36个;CT、MRI在诊断敏感度、精准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一般(0.695)和优良(0.782);在检查直径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对诊断肝细胞的作用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不过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更为理想,在检查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的检出率更高。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癌及非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素A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相关。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周期素A表达进行检测,以此结果为依据,分为两组,均给予紫杉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高表达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低表达组,差异显著;高表达组的治疗满意度、平均生存时间均优于低表达组,差异显著;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肿瘤、分期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等与预后无关。结论与低表达相比,食管、胃癌及非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素A高表达患者经紫杉醇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胃癌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素A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筛查在肝癌高危人群小肝细胞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55例肝癌高危人群纳入研究,在此期间,每隔3个月研究对象进行一次筛查,均先后给予普通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在准确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上,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普通超声,但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筛查,在细胞的临床诊断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高危人群 彩色多普勒超声 定期筛查 小肝细胞癌 临床诊断
  • 简介:在食管细胞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引入循证医学理论,是一项新的临床实践教育探索,其目的在于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临床实践课程中,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循证思维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创新型人才。

  • 标签: 循证医学 食管小细胞癌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