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激光治疗在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体牙髓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30例。根据对症给予治疗方法的异同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30例(77颗),所有体牙髓病患者皆接受根管治疗,而在该基础上,仅对分析组的30例患者根据其体牙髓病变的实际状况应用不同类型的激光治疗。结果结合激光治疗的分析组总有效率为96.66%(29/30),而仅接受根管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对体牙髓病有一定的作用,但经激光治疗后,体牙髓病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加显著,且其疗效的稳定性也更为满意,值得牙科医生积极应用此技术治疗相关病。

  • 标签: 激光治疗 牙体牙髓病 应用
  • 简介:种植即刻负载由于能够显著缩短治疗周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单缺失的情况下,即刻负载的效果被证实是可预期且较为稳定的。但对于影响单个种植体即刻负载的因素及其应用范围,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针对单个种植体即刻负载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对于其临床效果和应用条件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即刻负载 骨结合 留存率 边缘骨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口腔科收治的先天性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口腔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总治疗有效率、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改善幅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有助于提高正畸治疗先天性缺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分析奥硝唑对周牙髓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周牙髓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的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本研究采用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为对照组单纯选择采用培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选择采用奥硝唑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周牙髓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噢硝唑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具有典型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噢硝唑 牙周牙髓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但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5岁开始,牙周病就开始“腐蚀”我们的健康了。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 标签: 特点 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轻、中度牙周病患者,在周基础治疗后结合正畸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及不同区域槽骨密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周基础治疗及正畸治疗后患者牙周袋PD明显减小,牙冠长度明显增加,周正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牙根长度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牙槽嵴顶及根尖区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而周正畸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且显著低于周基础治疗后(P<0.01)。结论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可有效改善周状况,增加牙冠长度,减少槽骨密度,且对牙根长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牙周病 正畸治疗 基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周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2 月 期间诊治的行 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90 例作研究对象, 并按治疗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 组( n=45 )按常规程序予以口腔修复治疗,研究 组( n=45 )则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使用高频电刀实施周 整复术,就 2 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以及牙龈萎缩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 研究组口腔修复治疗有效率 97.78% 高于对照组的 84.44% ( P< 0.05) ;② 研究组患者的牙龈萎缩发生率 2.22% 低于对照组的 13.33% ( P< 0.05) 。结论:口腔修复中周整复术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可避免牙龈萎缩,值得借鉴 。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牙龈萎缩 常规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奥硝唑合剂治疗应用于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体牙髓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数量一致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即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硝唑合剂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奥硝唑合剂治疗应用于体牙髓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周情况,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很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12岁。因“唇腭裂术后前牙地包天”求治。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史。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修复后,侧面呈凹面型。

  • 标签: 牙移动 唇腭裂手术 植骨 早期 家族遗传史 腭裂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50例错合畸形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对50例患儿实施早期矫治,对患儿的矫治情况以及预后效果进行记录、观察和分析。结果50例患儿治疗显示有25例患儿治愈,有21例患儿改善,总有效率为92%。患儿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指标相比治疗前改善显著,其中SNA、SNB、ANB、UI-NA显著下降,LI-NB、NP-FH以及ANS-Me显著上升,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错合畸形患儿早期实施矫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预防严重错合畸形,对患儿健康发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儿童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临床效果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技术对槽骨形态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完整的周检查和CBCT检查。结果: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608个月.平均周探诊深度为2.7mm,未出现牙龈退缩.上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48~2.14mm,下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2~1.82mm,但有高达40%的前牙出现了骨开窗和骨开裂。结论:尽管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由于联合治疗完成后出现骨开窗和骨开裂,因此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检查 临床疗效 骨形态 影像学方法 牙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技术。方法此文分析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入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11例患儿,全部患儿的体位固定技术均采取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分析患儿放疗之前及之后各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和体位误差。结果患儿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之前及之后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分别是0.1mm-0.5mm、0.1mm-1.0mm、0.1mm-1.0mm,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误差分别是(0.3±0.1)mm、(0.3±0.1)mm、(0.3±0.1)mm。结论对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采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的体位固定技术呈现较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体位误差,提升体位固定准确性。

  • 标签: 儿童 全脑 全脊髓 放疗 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体位固定技术
  • 简介:断裂带是首都东部地区贯穿河北和北京两地的一条北北东向的岩石圈尺度的区域性深断裂带。2015年10月在通州区西集镇地热空白区夏断裂附近成功钻凿一眼地热井,实现了通州地区中温地热资源的突破。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西集地区为例,分析夏断裂对区域内断裂沿线地热资源分布以及中温地热资源的形成控制作用。文章收集了西集地区夏断裂两侧钻井的岩石编录资料、施工记录和地温资料,从断裂对地热系统的热储-盖层组合、热储层赋水性和地温场分布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夏断裂如何控制区内地热资源分布特征。结论表明夏断裂是控制区域内地热地质条件的主要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水、导热通道,是形成区内中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夏垫断裂 通州西集 地热资源 储层赋水性 地温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交通事业有着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兴建了地铁等工程。但地铁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对周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轨道震动产生的噪音。而隔离式减震浮置板整体道床(以下简称为道床)就是集施工过程简单、施工成本较低同时可有效降低噪音的一种施工技术。笔者就该技术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地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 地铁轨道工程 整体道床 降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巩膜外压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硅油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眼)硅油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单纯巩膜外压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应用巩膜外压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与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油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巩膜外压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具有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垫压 视网膜激光光凝 硅油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联合局部涂白凡士林在俯卧位手术中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对照防护组实施常规的防压疮处理,联合防护组实施体位和局部涂白凡士林的联合防压疮处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术中皮肤受压情况和术后皮肤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均无水疱出现,联合防护组中皮肤暗红患者3例,皮肤轻红患者41例,皮肤无色变患者18例;对照防护组中皮肤暗红患者17例,皮肤轻红患者35例,皮肤无色变患者10例。术后30min后,联合防护组41例患者压红恢复,恢复率为93.18%,对照防护组49例患者压红恢复,恢复率为76.92%;术后24h后,联合防护组44例患者压红全部恢复,恢复率为100.00%,对照防护组46例患者压红恢复,恢复率为88.46%。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俯卧位手术中采用体位联合局部涂白凡士林预防压疮,预防效果良好,术后皮肤压红的恢复情况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体位垫 凡士林 俯卧位手术 防压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口腔种植围术期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牙周病口腔种植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研究组患者于围术期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于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拆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口腔种植围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缩短去腐备洞时间、平均拆线时间,改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口腔种植牙 围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牙髓病患者予不同的根管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并予评价。方法从我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体牙髓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50例,予多次根管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术后感染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总体有效率,观察组98%,对照组88%;术后感染发生率,观察组4%,对照组16%;患者满意度,观察组98%,对照组90%。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体牙髓疾病患者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可较多次治疗取得更佳的效果,减少术后感染发生,且能让患者更为满意。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列缺损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接受列缺损治疗的患者98例(98颗),随机分为49例(49颗)接受常规修复治疗的参照组和49例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满意度进行对比。

  • 标签: 牙列缺损 常规修复 口腔种植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技术在先天性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先天性缺的患者94例,对94例患者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94例患者中,治愈6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5%;治疗之前,语言功能为(5.78±0.93)分,咀嚼功能为(4.92±0.75)分;治疗以后,语言功能为(8.14±1.05)分,咀嚼功能为(8.41±1.02)分;临床治疗以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高于治疗之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缺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可以使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口腔修复技术 先天性缺牙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