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医疗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同时,医院的日常运转等多方面也逐渐的发生了变换,比如说在系统和建设和应用方面,已经由开始的单机、单用户模式转换为以部门级、或全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渠道。而且从一开始的财务、药品为管理中心,也开始逐渐的转向了以患者信息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支撑和电子病历的推广。而且现如今微信、及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方式也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医疗信息化系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开始逐渐的转向开放的互联网之中。本文就现如今医院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改造方案和设计,综述如下。

  • 标签: 网络安全 医院信息 安全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儿科收入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儿应用安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情绪评分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情绪评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获得效果极为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吗,还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度,促使儿科护理安全性得到保障。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安全 护理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防范在影像科的应用效果。 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某三甲医院影像科就诊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防范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5%(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15/6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防范运用在影像科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影像科 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2011版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中文版)》(中文版ISMP标准)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在提升医院用药安全水平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北京医院2018和2020年采用中文版ISMP标准进行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的主要结果。该评估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药品风险管理学组组织,纳入比较分析的项目为中文版ISMP标准中的10个关键元素、20个核心指标、161个测评项目。每个测评项目依据Likert五级评分法评分,A~E级对应分值分别为0、0、2、3、4分。比较2次评估中的测评项目实际得分和各关键元素百分得分情况,确定2020年评估中获得最大改善(2018年得分为0分、2020年得分为4分)和未得到改善(2020年得分不高于2018年得分)的项目。结果2020年161个测评项目实际得分明显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 4)比3(2, 4)分,P<0.001]。2020年关键元素Ⅰ(患者信息)、Ⅱ(药品信息)、Ⅴ(药品标准化、储存和分发)项下测评项目的中位百分得分均明显高于2018年[75.5%(50.0%,100%)比100%(100%,100%),P=0.002;25.0%(0,75.0%)比100%(75.0%,100%),P<0.001;50.0%(50.0%,100%)比100%(100%,100%),P=0.003]。2020年评估中,关键元素Ⅳ(药品标签、包装和命名)百分得分与2018年相同,均为100%;其他9个关键元素百分得分均高于2018年,其中关键元素Ⅶ(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模式)百分得分提高至100%(2018年为94.2%),其他8个关键元素的百分得分为74.3%~97.2%。获得最大改善的测评项目有14个,关键元素Ⅰ、Ⅱ、Ⅴ、Ⅵ(药物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和Ⅷ(员工能力与教育)项下分别有1、7、3、2、1个;未得到改善的测评项目24个,关键元素Ⅰ、Ⅱ、Ⅴ、Ⅷ、Ⅸ(患者教育)和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项下分别有2、4、2、4、1、11个。结论采用中文版ISMP标准进行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有助于提升医院用药安全水平。

  • 标签: 患者安全 安全管理 用药体系 自我评价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每日护理安全巡查员在护理输血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6月输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00例,对照组按输血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每日护理安全巡视员,对所有输血患者标本采集、取血、查对和输血等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全程督导。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总数,由对照组 2例低于实验组 33例, 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护理

  • 标签: 护理 安全巡视员 输血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接受手术的5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接受手术的5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为0.18%(1/550),对照组发生率为1.28%(7/545),观察组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效益。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手术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问题是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和努力保障的目标。产房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产妇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从患者安全目标着手,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旨在杜绝产房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康。

  • 标签: 产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医疗机构管理者就对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造成的患者安全问题和经济损失进行了大量的统计研究.有关用药安全的文献在2000年后呈井喷式发表,2005年开始越来越多用药安全细则相继出台,大型医院(一般有400张床位)开始把用药安全管理任务放到有关管理人员的职能中.2010年美国中西部的大型医院开始有全职的用药安全总监.医疗集团旗下的大型医院一般有由药师领导的用药安全部.截至2013年,大型医院均有用药安全总监或者类似的岗位设置.本文对美国设立用药安全总监岗位的背景、资质要求、职责等做简要介绍.

  • 标签: 用药安全管理 大型医院 岗位设置 美国 药物不良反应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护理安全隐患提示牌在护理安全中的作用进行调研分析。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老年疾病患者68例,按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4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安全干预,对比两组间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比例。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摔倒、压疮、感染、内瘘出血发生比例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所好转,P<0.05。结论通过安全干预的应用降低了患者发生意外及并发症的几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安全隐患 影响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我国注册的尿毒症透析病患者达27万人,可容纳超过50名患者同时治疗的大型血液净化中心也愈来愈多。血液透析治疗是一项高风险医疗技术,随着透析室规模的扩大,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概率随之升高。安全警示标识是一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是为了防范在就医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所致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特别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

  • 标签: 安全警示标识 血液透析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