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凶杀案件中的犯罪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司法鉴定所2010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受理的179例凶杀案件的实施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91例患精神分裂症实施者纳入研究组,另将88例精神正常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自制司法精神鉴定案例调查表对其犯罪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性别、户籍、职业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作案特点和作案本人情况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作案多为无诱因、无预谋的,作案动机多呈病理性,危害对象以近亲和朋友为主,攻击行为史少于对照组,案发前大多有思维障碍、情绪状态不稳定、社会功能受损、无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凶杀案件中的犯罪特征异于正常人,应对其加强治疗、管理及监护,防范其暴力行为尤其后果恶劣的凶杀案件,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凶杀 司法精神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曲阜市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情况、分布规律,为有效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PSS21.0软件,调取曲阜市重性精神疾病系统2013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41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种、性别、年龄、婚姻、经济、文化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通过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健全防控网络等手段,逐渐减少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重性精神疾病 住院患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维思通、氯氮平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益,寻求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维思通、氯氮平两种药物治疗,采用及追踪调查其3年治疗过程中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病后的经济收益情况,计算其净效益及效益成本比值.结果维思通组的直接成本、恢复工作后的效益及效益成本比值均与氯氮平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相对于氯氮平来说,维思通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维思通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卫生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部CT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0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以及209例入院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自愿行脑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脑部CT检查中皮质异常检出率、侧脑室异常检出率、小脑萎缩检出率、髓质异常检出率、透明隔腔检出率分别为63.16%、21.53%、22.97%、37.32%、35.89%,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脑部CT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普通精神分裂症 影像学特征
  • 简介:在神经病精神领域,2005-2009年间发表的论文在2010年获得引用频次前十位的文章中,吕发金同志发表于2007年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上的题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的论文,总被引频次17次,排名第十位。

  • 标签: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前十位 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频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精神精神药物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要点、难点,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注重从“遵守精神科服药常规”“提升精神科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强化基础护理”三个方面进行精神药物治疗护理。结论:精神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难度高、风险大,通过严格遵守服药常规、强化护理人员素养、加强基础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有效性。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药物 护理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精神康复护理对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2.1~2023.1就诊于我院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分析,29例予以精神康复护理者纳入试验组,29例予以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9.31%)对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P<0.05);NOSIE评分、SDSS评分、BPRS评分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护理后NOSIE评分(342.80±2.10)分、SDSS评分(6.80±2.30)分、BPRS评分(49.60±5.30)分明显更佳(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精神康复护理效果突出,可使护理满意度、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第二类精神药品在失眠症治疗过程中的具体使用状况与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方法:于本院精神科2020年1月份到2021年1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根据服药类型将其划分为三组,即A组(艾司唑仑片)、B组(佐匹克隆胶囊)、C组(酒石酸唑吡坦),从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药用经济指标予以分析。结果: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艾伦唑伦片的用药频度高于佐匹克隆胶囊、酒石酸唑吡坦,日均费用最低。使用强度中酒石酸唑吡坦最低。单人月均成本、成本-效果比佐匹克隆胶囊最高,其中月均增量成本及其成本-效果比不具备对比性(P>0.05)。其余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第二类精神药品治疗失眠症时所选用的三种药品,其使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药用经济指标也各有不同,主治医生需参照临床病症特征择优而选,以便最大化发挥出药效。

  • 标签: 第二类精神药品 失眠症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认为,抑郁症的中医病机为肝郁气滞,治疗主要是以疏肝解郁为主,其次根据抑郁症的不同类型予以辨证施治。此外,目前抑郁症的效果评价应以西方医学标准为基础,而抑郁症治疗过程则以可靠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 标签: 现代精神病学 抑郁症 中医
  • 简介: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公众强烈呼唤着医学道德,神圣的职业,要求医务人员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加强医德建设成为医疗卫生战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培育医院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新路子,也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医院精神 医院文化建设 医德 医风 职业道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苯丙胺所致精神疾病的患者用药物和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性的措施基础上,采用了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采用临床William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量表SDS量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患者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距有县局的意义。结论综合双心诊疗模式,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苯丙胺 心理干预治疗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