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普通语言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及其它相关研究资料译入国内后,重新阐释与检讨我们曾经所理解的索绪尔思想有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外部事物是没有位置的,而在皮尔斯的逻辑符号学中,事物作为对象进入符号结构中①,做文学研究的瑞恰兹和奥格登的“语义三角”也有事物参照②。

  • 标签: 语言学 索绪尔 研究资料 符号结构 事物 符号学
  • 简介:语言的模糊性是大多数语言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属性之一.关于模糊语言的概念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阐释.论文梳理了模糊语言研究的发展脉络,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对模糊语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 标签: 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的概念 模糊语言研究的发展
  • 简介: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 标签: 玩儿语言 赵元玩儿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就输出驱动理论的内涵以及作用做出说明和解释,而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环境中,语言输出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推动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

  • 标签:
  • 简介:"这是身体的秘密,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抒情年华》的作者潘婧在谈及性爱时,这样说.

  • 标签:
  • 简介:  需要主义,没有出典,是我的杜撰.虽属杜撰,却也有些由头.  由头之一,中国无有真正信仰意义上的宗教.用鲁迅的话说,"中国历史的整数里面,实在没有什么思想主义在内.……

  • 标签: 需要主义
  • 简介:在不久前出版的白岩松《幸福了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一书中,球迷白岩松以《2006,健翔世界杯上一声吼,回忆跟着抖三抖》为题,回忆了前因,详述了后果。白岩松当时也在德国参加世界杯报道,同上一届

  • 标签: 白岩松 黄健翔 长江文艺出版社 刘建宏 八分 韩日世界杯
  • 简介:多元文化主义是欧美诸国在自由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弱势群体在族群冲突和社会抗争中要求平等权利、获得承认并保障差异权利的理论和措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欧美西方国家少数族裔的文化政策,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了挑战,与族裔文化相关的社会混乱事端频发,西方文化界对多元文化主义聚讼纷纭,理论排演越来越复杂。但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实践仍很有活力,已经为主流社会文化提供了可贵的批判资源,而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也有广阔的空间。

  • 标签: 多元文化主义 族裔 文化 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没有什么决定论的存在——人是自由的,因为我们不能永远选择没有价值的,当我们说一个人选择他自己的时候

  • 标签: 存在主义人文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14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西方女权主义津津乐道的所谓"第三世界妇女",为了确立印度妇女与西方妇女之间的区别,2、阿尔及利亚妇女的面纱尽管在批评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的西方中心主义帝国主义倾向方面

  • 标签: 殖民主义女权主义
  • 简介: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但是,在网络兴起的时代里,网络语言的兴起使汉语言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对社会生活及语言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使汉语言文学被网络化,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许多影响。在网络语言不断兴起

  • 标签: 发展影响 文学发展 新时代网络语言
  • 简介:内容摘要除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外,肢体语言也是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本文从肢体语言的特点、作用和运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必要性。

  • 标签: 口头语言 肢体语言 辅助手段
  • 简介:人们一般把的风格视作金斯伯格的诗歌风格.其实金斯伯格前期、中期和后期诗风变化很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其具有代表意义的长诗的分析,强调由于文化语境的不同,金诗在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演变.这种演变是更加理智、冷静的深层次的发展.文章同时说明,诗人历来注重语言策略,注重诗歌的社会功效.

  • 标签: 金斯伯格 语言策略 长诗 金诗 诗风 诗歌风格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运用及其对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汉语言文学的独特性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本文揭示了如何通过精准而生动的语言选择和运用来构建丰富的文学意境。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语言在传递情感、塑造形象和引发读者共鸣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 标签: 汉语言文学 语言 应用 意境
  • 简介:摘要伊夫林?沃用回忆叙事的方法在《旧地重游》中营造出浓郁的感伤情绪,小说以布赖兹赫德庄园的兴衰为主线,与宗教、个人情感以及战争因素融合,呈现出二战中人们的彷徨、哀伤以及对现实的失望。通过分析布赖兹赫德庄园的象征意义和作品中悲剧性的个人体验,能够了解《旧地重游》中体现出的感伤与帝国势力的日益衰弱相契合,从而更好地感受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的变迁。

  • 标签: 战争 宗教 庄园 帝国 衰落 感伤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罗尔斯还在《政治自由主义》中论证了自由的政治社群是不可能的,自由主义者关于国家中立的另一个理论前提是自由或自主对善的优先性,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对于个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理论前提

  • 标签: 主义挑战 挑战回应 社群主义
  • 简介:一何谓现代主义?——尽管络绎不绝的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是,各种阐释仍然没有一个尽头。这首先表明了西方文化对于现代主义的久久震惊。现代主义放肆地践踏传统,亵渎经典和大师,并且企图在文化废墟之上重铸一批面目怪异的语言产品。迄今为止,还是有许多人回不过神来:这一只横冲直撞的怪物从哪里跑出来?现代主义起源于什么时候?1880年,1910年,1915年,抑或是1900年①?现代主义的内涵是什么?这种文化类型具有哪些特征?现代主义运动分解为几条线索,如何与现代社会互动?另外,现代主义结束了吗?现代主义是被大众抛弃了,还是意外地成为自己所鄙视的经典?显然,这一批问题极为复杂,视域的转换或者历史资料的积累将不断地修正既有的结论,甚至派生出另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 标签: 现代主义 个人主义 现代性 西方文化 文化类型 运动分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一方面有当代人本主义所反对的基础主义认识论和自然主义哲学,在知识哲学和行动哲学中都有人本主义和反人本主义思潮,〔1 〕海德格尔还在《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1946年)中谴责任何停留于人这个存在者而不回溯到存在本身的哲学为欠缺基础的哲学

  • 标签: 人本主义关系 关系问题 科学主义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