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从科学研究到基于蛋白质的制造业对蛋白质结晶、储存、结晶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因此,了解并控制溶液中蛋白质的性质是这些工作的基础。目前广泛应用于表征蛋白分散性和溶解性的强大工具是光散射,其中包括对尺寸和ζ电势测量的技术。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不进行样品稀释的前提下,对高浓度、低体积蛋白样品进行ζ电势测定的元件,并考察了这一改进的意义。

  • 标签: 蛋白质结晶 样品稀释 电势测量 体积 浓度 ζ电势
  • 简介:苦瓜籽含有许多具有抗HIV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例如α-苦瓜,β-苦瓜和MAP30,它们还分别具有堕胎、抗肿瘤活性、抗乙肝病毒活性等。本文从结构、功能、抗HIV分子机制、与其它病毒作用、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MAP30蛋白的研究,并根据现有的聚乙二醇修饰方法对MAP30修饰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核糖体失活蛋白苦瓜素 MAP30 人免疫缺陷病毒 聚乙二醇
  • 简介:斑蝥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la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cichoriiLinnaeus的干燥全虫,味辛、热,有大毒,在我国已经应用两千多年,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类药物。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其主要药用成分是斑蝥,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及胃癌。去甲斑蝥(norcantharidin,NCTD)为斑蝥的衍生物,是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和独特升高白细胞作用的新型杭肿瘤药物。明显增强了抗癌效果,并显著降低了斑蝥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文章对国内外有关斑蝥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斑蝥素 去甲斑蝥素 抗肿瘤药物 肿瘤
  • 简介:针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生产的假药“亮菌甲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一事,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紧急开展针对齐二药生产的药品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使用丙二醇药用辅料的专项检查工作,并建立了药用辅料丙二醇的快速筛查检验方法。

  • 标签: 技术监督 假药 药品生产企业 食品药品监管局 反应 支撑
  • 简介:目的:通过HPLC法定量测定中药材暗紫贝母在不同组培时期的贝母甲含量。方法:采用CosmosilODS2C18(5μm,250mm×4.6mm),以水—乙腈—二乙胺(体积比:70:30:0.0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结果:贝母甲在1~10μg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各批次回收率较好,且其各RSD值稳定。结论:本实验能够较好测定暗紫贝母在不同组培时期贝母甲的动态积累量,并能确定其最佳积累时期。

  • 标签: 暗紫贝母 HPLC 贝母甲素 积累量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医学领域双向电泳技术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有关双向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国内外近期研究资料并加以综合归纳。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对双向电泳技术在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组学、肿瘤蛋白质组学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结论: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与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前景广阔。

  • 标签: 双向电泳技术 蛋白质组学 病原微生物 肿瘤
  • 简介:科技部1月27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经研究,决定批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重大科学目标导向项目“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草图”(项目编号:2014CBA02000)立项。项目依托部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作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钱小红研究员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人类蛋白质组 项目立项 科学家 草图 科学研究计划
  • 简介: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应用荧光光谱技术观察研究单个膜蛋白运动的新方法。膜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其周边环境的离子交换。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离子通道的认识和了解。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荧光光谱 膜蛋白 光谱技术 运动 应用
  • 简介:日本理化学研究所6月8日宣布,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利用RI射束工厂的放射性同位射束加速器,在4天之内发现了从锰(25号元素)到钡(56号元素)的45种新放射性同位。新发现的同位素数量高于世界上约40种年平均发现的同位素数量。对破解长期以来元素的合成以及中子过剩原子核之谜打开了一扇窗口。

  • 标签: 放射性同位素 科学家 化学研究所 加速器 元素 原子核
  • 简介:目的为了探索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中的潜在调节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pcDNA-MMP9质粒和pcDNA-Ang2质粒分别转染至原代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s)中。分别利用MTT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存率与凋亡情况。同时探索了MMP9与血管紧张2(Ang2)之间的交互作用。另外,RMCs分别在正常血糖水平与高血糖水平下用MMP9处理2天。此外,通过Western印迹测定细胞凋亡蛋白MMP9、Ang2、Bax2、Bcl2、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降解产物、天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降解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MMP9组细胞生存率显著增长而MMP9过表达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MMP9过表达组中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而siRNA-MMP9组中则下降。MMP9表达由Ang2显着调节,而当MMP9表达改变时,Ang2表达无明显变化。再者,高血糖组中MMP9的表达显著性增加,而正常血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高血糖组中Bax2,Bcl2,PARP降解产物、caspase3降解产物的表达也显著增加,相应地对照组与正常血糖组则没有显著性改变。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MP9通过由Ang2调控或定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如Bax2,Bcl2,PARP降解产物、caspase3降解产物)诱导细胞凋亡,在DR进展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9 ANG2 凋亡
  • 简介:建立了液固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双氢青蒿中有机溶剂残留量。采用DB-5大口径毛细管柱,以正丙醇为内标进行定量。甲醇、乙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2~317.0μg·mL-1(r=0.9996),3.5~348.0μg·mL-1(r=0.9995);回收率分别为104.8%,101.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8μg·g-1,0.18μg·g-1。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及重现性好。

  • 标签: 液固顶空气相色谱法 大口径毛细管柱 有机溶剂残留 双氢青蒿素
  • 简介:能够控制多种设备的SAMI-3D自动化显微镜以一种很方便的软件包为研究者们在设计应用或完成特殊任务(如捕获晶体)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这种集成宏语言允许显微镜操作者和研究者们为解决成像和样品操作等问题创造出强有力且自动化的方案。

  • 标签: 分子晶体 显微镜 自动化 捕获 应用 蛋白质
  • 简介: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在临床使用中会引起许多毒副作用,开发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新型紫杉烷类药物制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探索多西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化学交联药物的合成,试验将多西紫杉醇的2’羟基位与人血清白蛋白的34位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处通过10-十一烯酸进行精确的共价交联。合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使用了质谱进行了鉴定和表征。测定结果证实了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通过10-十一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进行化学交联并能生成1:1的交联产物。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发新型的紫杉烷类白蛋白化学共价交联药物制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人血清白蛋白 10-十一烯酸 化学交联药物
  • 简介:本文所描述的光学仪器,结合了液滴分光光度法的优点和平板读取器系统的高通量的能力。这项技术是基于一种多通道多色的平板读取器——DropSense96,并结合微流控DropPlate16/96耗材,用于1~3μL样品的快速准确的紫外-可见光(UV-VIS)的光谱分析。它的特点是有较大的测量范围(没有样品稀释)并消除了样品的蒸发现象。DropSense96适合标准的微流控操作,可用于全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这个系统也很适合于在生物技术实验室中的核酸以及蛋白质样品的高通量定量分析和质量分析。

  • 标签: 定量分析 流控技术 读取器 蛋白质 平板 核酸
  • 简介:利用漫反射法获得甲氧苄啶粉末药品的近红外光谱(波长范围1100-2500nm),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及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标准归一化(SNV)、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对光谱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对甲氧苄啶粉末药品进行了无损定量分析,以样品中甲氧苄啶为活性成分建立了最佳的数学校正模型。同时讨论了主成分数对PLS模型定量预测能力的影响,并对所得结果做出了比较。

  • 标签: 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 甲氧苄啶粉末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