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统计并记录安徽省某地猪疫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用药情况,利用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来综合判断:细菌学检验、寄生虫检查、ELISA法和RT-PCR法,最后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

  • 标签: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ELISA RT-PCR 诊断
  • 简介: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1发病情况一养殖户到我兽医站门诊求诊,主诉,养殖场共进雏鹅850只,8日龄,3d前,鹅群出现异常,开始死亡。每日死亡数量为30~50只。清晨起来,鹅群放出饮水,

  • 标签: 小鹅瘟 鹅群 养鹅业 急性败血 鹅细小病毒 神经症状
  • 简介:卵黄性腹膜炎是产蛋母鹅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很高,该病又称"蛋子瘟"。近年来,我地区该病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流行学本主要发生于母鹅的产蛋季节,随着母鹅产蛋停止,本流行也停止。该病流行常造成产蛋母鹅成批死亡,死亡率占母鹅总数的10%以上。

  • 标签: 卵黄性腹膜炎 食欲减退 产蛋期间 鹅群 临床症状 针尖状出血点
  • 简介:1.疾病的种类增多,死亡率高引起家禽死亡的原因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已达80多种,涉及传染病、寄生虫、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等,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总数的75%以上。同时,不仅疾病的种类增多,而且发病禽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常见的鸡、鸭、鹅外,鸽、

  • 标签: 中国 禽病 流行特点 种类 死亡率 病原体变异
  • 简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能够感染哺乳动物的最小DNA病毒之一。起初PCV2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PCV2-SD)被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已有证据显示PCV2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欧洲流行,但当时并未引起PMWS的流行。PCV2感染还会引起其他一些疾病,如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肉芽肿性肠炎、坏死性淋巴结炎以及渗出性皮炎等,偶尔也会引起繁殖障碍。因此,将PCV2感染的一系列疾病称为猪圆环病毒(PCVD)是比较合适的。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全身性疾病 猪圆环病毒2型
  • 简介:我国的养猪业由家庭散养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转变,促使我国养猪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养猪业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诸多问题阻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疾病问题

  • 标签: 养猪业 肢蹄病 防治 原因 国民经济增长 家庭散养
  • 简介:猪附红细胞体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急性、热性、黄疽性贫血和皮肤潮红为主要特征。因此义称黄疽性贫血或“红皮”。目前正值本高发时期,应予加强防制。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盛夏 人畜共患病 红皮病 贫血 寄生
  • 简介:猪肠道杯状病毒和猪细环病毒感染是近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两种新出现的猪。引起发病的猪肠道杯状病毒主要是猪诺如病毒和猪札幌病毒,这两种病毒能引起仔猪腹泻。细环病毒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可能同仔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除了这两种外,各种新出现的猪病毒感染也具有潜在的威胁,但迄今为止,不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将主要介绍猪肠道杯状病毒(PorcineEntericCaliciviruses)及猪细环病毒(Torquetenosusviruses,TTSuV)的流行、传播以及诊断等相关情况。

  • 标签: 猪肠道杯状病毒 猪细环病毒 病原 流行 诊断
  • 简介:2008年12月10月,本镇某养殖户购进商品雏鸭2000只,雏鸭2周龄时开始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鸭群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畜主用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很快传染整个鸭群,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30%。笔者前往诊治,确诊为鸭沙门氏杆菌感染,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很快控制病情。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沙门氏杆菌病 雏鸭 诊治 药物治疗 消化道症状 喹诺酮类
  • 简介:由于新城疫(ND)发病率不断升高,加之临诊上又有不少禽常常与新城疫混合感染,从而致使病情复杂化,对诊断治疗禽带来了难度,严重影响了禽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作者经多年门诊调查,归纳有如下几种禽易与ND混合感染。

  • 标签: 新城疫 混合感染 禽病 球虫病 沙门氏菌病 禽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