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诺贝特咀嚼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北京五所医院选择血浆甘油三酯水平≥2.26mmol/L的患者100例,按随机号分为咀嚼片组和胶囊组2组,分别给予诺贝特咀嚼片及诺贝特胶囊200mg/d,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及安全参数并进行分析,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均有显著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咀嚼片组与胶囊组降低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88%与45.11%及16.51%与13.35%,P〉0.05),2组总体疗效接近(84.1%与86.7%,P〉0.05)。结论诺贝特咀嚼片降低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理想,安全性较好。

  • 标签: 高脂血症 非诺贝特 剂型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药物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ESWL)及ESWL结合药物治疗,分析各组在短期内症状缓解情况以及结石排出情况。结果318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中药物加ESWL组止痛效果及结石排出率方面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SWL结合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gj.k.痛迅速,排石快。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积水 非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3),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营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各项营养状况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营养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营养护理干预 营养状况
  • 简介:新型抗糖尿病药物通过不同于传统药物的作用机制,针对某些特殊的靶点进行干预,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应根据其不同作用机制,合理选择适用范围,最大程度发挥其降糖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根据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结构,对胰岛素类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药、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和受体激动药、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胰淀素、钠-葡萄糖转运体抑制药等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
  • 简介:1.病例患者女性,58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3小时”于2007年4月1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既往否认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欲行PCI术前常规化验血小板计数为206×109/L,给予盐酸替罗班(欣维宁)100ml(盐酸替罗班0.005g,氯化钠0.9g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出产),先以0.4μg/(kg.min)静脉注射,继而以0.1μg/(kg.min)速度持续泵入,

  • 标签: 血小板减低 替罗非班 药物副反应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可诱导免疫反应,免疫毒性是免疫调节类单克隆抗体主要担心的毒性反应。本文总结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毒性特征、免疫毒性的相关因素,临床免疫毒性研究与评价的考虑要点。建议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应根据单克隆抗体的作用特征,对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逐步分层研究,当需要追加试验时,应追加研究;还应体内外研究相结合,动物种属和人体离体细胞相结合,多途径进行研究。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免疫毒性 免疫原性 非临床研究
  • 简介:根据耳聋患者是否伴有耳外组织的异常或病变分为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heatingloss,SHL)及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heatingloss,NSHL),在发达国家的语前聋患者中至少2/3的患者是遗传性耳聋,在遗传性耳聋患者中,NSHL约占70%.SHL约占30%。本研究拟通过对NSHL患者分析其基因突变的家系情况,分析耳聋遗传模式。为患者家庭提供后代发病的风险估计和遗传指导,普及耳聋相关知识和治疗指南.报告如下。

  • 标签: 非综合征型耳聋 遗传性耳聋 耳聋患者 调查 发达国家 基因突变
  • 简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肝性肝硬化三种类型。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率升高,NAFL和NASH相继增多,本文就46例NASH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单纯性脂肪肝 环境因素 NASH
  • 简介:莫达尼(modafinil)是一种新型苯丙胺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化学名称2-(二苯甲基亚硫酰)乙酰胺,该药略溶于甲醇,在乙醇或乙酸乙酯中做溶,几乎不溶于水,它具有良好的中枢兴奋作用,能改善因长期睡眠剥夺(sleepdeprivation,SD)导致人体疲劳困倦程度增加.以及由认知能力下降产生的不良影响。临床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改善病人白天嗜睡症状,维持正常工作,却不会出现异常兴奋。有研究认为合理使刖该药是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 标签: 莫达非尼 肠溶片 释放度 体外
  • 简介:复方甘草甜素(商品名:美能;英文名:StrongerNeoMinophagenC,SNMC)是由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开发研制的以β-甘草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有注射剂和片剂两种剂型.SNMC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及对肝细胞膜的直接保护作用,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等肝病.近年来又将其应用于肝病治疗领域,并取得明显疗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复方甘草甜素 肝病 肝细胞膜 抗病毒治疗
  • 简介:健康险未来最有能力提供保障与服务的将是针对中端人群的保障型产品,最可能与这类在服务和控制费用上进行紧密合作的将是体制外医疗机构。在目前总量2400亿元左右规模的健康险市场里,主要以定额赔付的重疾险和提供有限保障的企业企补产品为主,这意味着健康险市场的大部分产品都无法与医疗服务真

  • 标签: 医疗机构 保障型 体制外 商业保险 财务保障 医疗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常见基因突变与临床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0-10至2021-12期间,收治的6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用于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点情况,分析其临床因素与基因相关突变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中女性、腺癌、不吸烟、无脏器转移、肿瘤标记物指标异常,其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P<0.05),且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结论: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与临床因素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临床因素 表面生长因子受体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多模态超声对乳腺肿块样病变(NM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NML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US)诊断、多模态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0例,占比70.00%,恶性病变30例,占比30.00%,三种诊断结果都和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kappa值分别为0.334、0.488、0.52,依次逐步升高,而多模态超声诊断下kappa值>0.5。加之,多模态超声诊断效能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运用多模态超声诊断NML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多模态超声 乳腺非肿块样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新生儿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反复疼痛操作对新生儿存在一系列影响,如腰椎穿刺、动静脉穿刺、足跟采血、气管插管、吸痰等。药物镇痛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对药物疗法的探究成为热点。

  • 标签: 非药物疗法 新生儿 疼痛
  • 简介:摘要:布司他是医药领域当中常见的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也被称为布索坦,最早是日本医药公司Teijin所研制的一类嘌呤类的抑制剂,多用于治疗由于尿酸过高而引发的痛风。抗痛风药布司他于2008年首次后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上市,在2013年时进入中国市场,与传统抗痛风药物相比较,布司他中含有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且更能发挥出抑制作用,同时具备更高的活性,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布司他还能够用于肾脏功能不全者的痛风治疗当中,因此当前已经成为治疗痛风疾病的主流药物之一。

  • 标签: 抗痛风药物 非布司他 合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从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在我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 120 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其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以及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护理,对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依从性达到了 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83.3% 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p < 0.05 。 结论:在传染科中对患者加用语言沟通技巧的护理方法患者能够得到更好质量的护理并且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非语言沟通技巧 传染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小细胞肺癌采用吉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为研究时段,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治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落实对患者相关资料的分析,按不同的治疗形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样本均为32例,对照组采纳化疗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增加吉替尼,针对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做对比。结果: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经对比发现,治疗组较低,P0.05)。治疗效果经统计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高,P

  • 标签: 吉非替尼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吉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58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吉替尼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21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6.21%、55.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吉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吉非替尼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