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那定胶囊的含量。方法 使用色谱柱,DIKMA,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醋酸铵溶液(取醋酸铵3.85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34:66)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盐酸那定在浓度0.0500 mg/ml~0.1499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9);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101.4%(RSD = 0.4%,n = 9);常温下贮存,含量样品溶液20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测定方法适用性高、准确可靠,适用于盐酸那定胶囊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含量 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进行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阴道停止流血的时间缩短,腹部包块消失时间缩短,腹痛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病率显著减少,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而言,联合治疗可以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腹部疼痛时间,较为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外孕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癌患者高达85%左右。对于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讲,临床通过掌握患者突变基因,进行靶向药物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本文针对晚期小细胞肺癌向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其中包括以表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药物、新型抑制血管生长的靶向药物和针对新型单靶点的靶向药物,通过对以上药物研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常见基因突变与临床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0-10至2021-12期间,收治的6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用于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点情况,分析其临床因素与基因相关突变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中女性、腺癌、不吸烟、无脏器转移、肿瘤标记物指标异常,其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P<0.05),且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结论: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与临床因素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临床因素 表面生长因子受体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多模态超声对乳腺肿块样病变(NM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NML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US)诊断、多模态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0例,占比70.00%,恶性病变30例,占比30.00%,三种诊断结果都和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kappa值分别为0.334、0.488、0.52,依次逐步升高,而多模态超声诊断下kappa值>0.5。加之,多模态超声诊断效能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运用多模态超声诊断NML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多模态超声 乳腺非肿块样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新生儿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反复疼痛操作对新生儿存在一系列影响,如腰椎穿刺、动静脉穿刺、足跟采血、气管插管、吸痰等。药物镇痛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对药物疗法的探究成为热点。

  • 标签: 非药物疗法 新生儿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小细胞肺癌采用吉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为研究时段,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治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落实对患者相关资料的分析,按不同的治疗形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样本均为32例,对照组采纳化疗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增加吉替尼,针对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做对比。结果: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经对比发现,治疗组较低,P0.05)。治疗效果经统计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高,P

  • 标签: 吉非替尼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诊断情况分析心肌疾病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检测结果升高原因,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患者的诊治,避免误诊。方法:门诊及住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检测过CK、CKMB、TNT患者的血清样本中随机选择24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临床诊断分析各指标升高的可能原因。结果:38例TNT假性升高的心肌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疾病及眩晕、意识障碍患者TNT轻微升高,高血压患者中TNT升高较明显;32例 CK-MB假性升高的心肌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疾病及眩晕、意识障碍患者 CK-MB 升高较明显,在胃肠炎、呼吸道疾病和中毒患者中轻微升高。结论:在心肌疾病情况下,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内脏损伤、脑缺血缺氧状态等情况,都可能导致TNT和 CK-MB的假性升高

  • 标签: 非心肌损伤患者 心肌标志物升高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进行研究,给予米司酮药物治疗,12.5mg,1次\d,在睡前服用,连续服用三个月,与患者接受治疗前进行比较,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以及月经情况来衡量治疗的有效情况。结果:70例患者在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且患者在用药期间均为闭经状态,血红蛋白指数上升,贫血症状得到纠正。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小剂量米司酮能达到临床预期疗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值得推行运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5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使用立加利仙治疗)和观察组(28例,使用布司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布司他治疗后,其血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司他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改善其血尿酸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改善效果。方法:对比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培美曲塞、铂类化疗与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的CA125与CEA改善情况更优。结论:卡瑞丽珠单抗在化疗治疗中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标签: 卡瑞丽珠单抗 化疗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改善效果。方法:对比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培美曲塞、铂类化疗与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的CA125与CEA改善情况更优。结论:卡瑞丽珠单抗在化疗治疗中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标签: 卡瑞丽珠单抗 化疗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的发病机制,以及导致会阴疼痛的影响因素,并从围生期预防以及治疗的角度总结药物干预的方法,主要对近几年阴道分娩后会阴疼痛的药物干预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目的在于为临床上对此症的药物镇痛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会阴疼痛 阴道分娩 非药物干预 围生期
  • 简介:【摘要】目的: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作为重点内容,分析在重症哮喘患儿护理中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接收的10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目标,将其按照电脑编码方式分组,一半患儿实施基础护理,设定为对照组。余下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种方式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后,在患儿家属SAS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较低;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应用于重症哮喘患儿中能够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所以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非重症哮喘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再造丸联合米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9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口服米司酮治疗,观察组增加妇科再造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并监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肌瘤最大直径(2.02±0.59cm)和肌瘤体积(10.93±2.69cm3)显著低于对照组(3.19±1.32cm、15.02±2.97 cm3)(P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妇科再造丸 临床疗效 肿瘤体积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米司酮联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60例,回顾患者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用药、手术资料,以治疗形式进行组别分配,对照组单独应用米司酮治疗,观察组行术前米司酮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清宫术前胚胎自然排出率,统计两组流产有效、流产显效、无效流产的例数。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胚胎自然排出率偏高,流产有效率偏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P

  • 标签: 稽留流产 清宫术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漏斗胸患儿实施胸腔镜Nuss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于2021年01月--2022年03月在本院进行胸腔镜Nuss手术治疗的30例漏斗胸患儿作为探讨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常规组、研究组,各15例,常规组手术期间配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手术期间配合全面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更低,手术治疗时间更短,满意度评分更高,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漏斗胸 非胸腔镜Nuss手术 全面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语言性沟通式护理对儿科患者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挑选2020-2021年于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治疗配合度、住院时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儿治疗配合度、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且护理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 儿科 配合情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支用量药品调配方法的改善对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差错事件的影响。方法:汇总我院PIVAS从2019年5月~8月发生的差错事件,发现整支用量药品的调配差错较多,占调配差错的62.3%。通过梳理导致差错的原因,针对PIVAS关键环节,尤其是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环节,制定出具体改善措施,统一整支用量药品精准调配方法,建立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用改善前后发生的差错为评价指标,评价改善前后的效果。具体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我院PIVAS改善前(2019年5月~8月)的差错事件月平均数(39.75±3.95),经过通过统一整支用量药品精准调配方法,建立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改善后(2019年9月~12月)差错事件月平均数降低至(14.00±4.0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输液 非整支用量药品 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抽样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观察常规护理和进行综合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综合护理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