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粉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0例,停用血管扩张剂、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压患者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加用丹参粉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临床心绞痛症状缓解、心电图好转、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指标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丹参粉针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尤其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丹参粉针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参麦注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红十字会博爱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参麦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功能〔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搏出量(CO)〕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FS、LVEF、SV、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FS、LVEF、CO、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参麦注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硝酸甘油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治疗药物性肝病(DILD)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的变化,探讨其治疗DI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mg(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33例,硫普罗宁20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均为q.d,用药30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及B超检测肝脾大小.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有改善.对SB、ALT、GGT、ALP的降低及ALB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AST和LDH的降低两组间无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在药物性肝病的治疗中,对肝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而且安全,可作为目前治疗DILD的理想药物.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苦参素葡萄糖 硫普罗宁
  • 简介: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麻疹病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麻疹并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为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5—7d。结果治愈率治疗组94.73%,对照组73.68%。在控制主要症状、体征、白细胞恢复天数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细辛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麻疹并肺炎,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细辛脑注射液 小儿 麻疹并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该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7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8例,均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腹水深度、腹围及24h尿量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ALT、TBIL、BUN、SCr均较治疗前下降,ALB、PTA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分级及合并肝性脑病、腹水比例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腹水深度、腹围、24h尿量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5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患者治疗时诉注射部位发红、疼痛,经减慢滴速后均好转,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可进一步促进其腹水症状的消退、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后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前列地尔 静脉注射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治疗17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均超过90%。和对照组诺氟沙星相比,无显著差异。169株细菌纸片法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20%(6/30)耐药,大肠杆菌21.6%(11/51)耐药。药物副反应9.4%。测定3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口服组和静脉组的血药浓度与文献报告一致,肌往后血药浓度偏低。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敏感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连用10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各项生化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疗效
  • 简介: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治疗17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均超过90%。和对照组诺氟沙星相比,无显著差异。169株细菌纸片法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它假单胞菌20%耐药(6/30),大肠杆菌21.6%耐药(11/51)。药物副反应9.4%。测定3种不同给药途径血药浓度,口服和静脉组和文献报告一致,肌注后药浓度偏低。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敏感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CHD)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D心力衰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及24小时内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5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均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HD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无毒副作用。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CHD)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87倒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43例和化疗中药综合治疗组44例,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疗效评价:对照组采用标准NP方案,联合治疗组用以上NP方案+岩舒注射液,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3个周期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中,化疗中药综合治疗组在近期疗效、卡氏评分、控制疼痛及毒副反应等方面都优于单纯化疗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P方案联合中药岩舒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说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 标签: 岩舒注射液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法运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所二〇一九年十月至二〇二一年二月接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患共六十二人,病患均签署实验同意书,配合实验进行。将六十二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进行数字编号,编号个位数为单数的病患分为常规组,编号个位数为复数的为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三十一人。常规组患者进行手术清创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手段,做好治疗中的护理。本次实验选取病患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以及膝关节HS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病患疼痛程度较轻,疗效显著,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HSS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效果明显,疼痛程度减轻,同时病患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将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法运用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4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参与研究,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治疗的7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另外接受替罗非班注射治疗的7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ICH)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总共抽取6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1.02~2022.02,均以ICH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分析组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治疗,对比组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治疗。研究结束后对比认知和神经功能评分及疗效等数据,以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结束后,2组对比认知和神经功能评分及疗效等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ICH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注射用血栓通,给予观察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ADL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前列地尔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诊疗的50例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为主体,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研究组前列地尔注射治疗,比较各组疗效与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0.05;研究组NO、ET-1、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前列地尔注射治疗具有理想效果,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剂 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后实施,选择于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选择肝素及替罗非班注射剂进行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血流分级及血小板活动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血流分级3级比例高,0级比例低,且PACI、CD62P水平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可让患者的血流分级情况起到改善作用,限制血小板活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替罗非班注射剂 急性心肌梗死 肝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治疗用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n=50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50人,前者丁苯酞注射治疗期间采取心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SDS和SA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护理质量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8.23±0.91)分,和对照组数据(89.47±2.3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治疗用心理干预,负性情绪缓解更为迅速,护理质量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丁苯酞 负性情绪 急性脑梗死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OPS)中毒在急诊采取解磷定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治疗的72例OPS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依次实施常规治疗、解磷定注射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恢复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P>0.05)。结论:解磷定注射液于急诊治疗OPS中毒患者中应用可加快身体恢复,提升疗效,效果良好。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不良反应 解磷定注射液 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