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老年COPD患者,指导患者进行系列呼吸运动锻炼,对比锻炼前后呼吸及心跳频率、6min的步行距离。结果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6min步行后的呼吸及心跳频率较锻炼前明显减少(P〈0.05),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结论积极指导老年慢性阻塞肺病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对其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呼吸肌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病 康复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IL-2、IL-1β、IL-10和TNF2在慢性阻塞肺病(COPD)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COPD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1β、IL-10和TNF2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IL-1β、TNF2水平又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的比较仍差异有显著(P<0.05),血清IL-2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2,P值均小于0.01),与IL-1β、TNF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84,-0.6028,P值均小于<0.01)。结论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观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监测病情观测疗效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病人施以肺康复护理的实际临床价值以及满意度评价。方法:随机纳入COPD病人共100例,均为我院于2018年06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值及心率(HR)、临床疗效、气管插管情况、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SaO2、PaO2及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HR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HR及气管插管率,提高总体疗效。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VC、FEV1、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对于慢性阻塞肺病病人使用吸入制剂的药学干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肺病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使用随机平衡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的病人提供常规的用药管理,乙组的病人除常规的用药管理外额外提供吸入制剂的药学干预,对两组病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乙组病人对于疾病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甲组,同时该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更低P

  • 标签: 临床药师 慢性阻塞性肺病 吸入制剂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这一阶段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挑选74例患者当作研究重点,借助随机数字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应用肺呼吸康复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组肺功能情况优(P<0.05);与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组临床指标优(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应用肺呼吸康复治疗,具有特别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增强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呼吸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1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1),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FEV1、FVC、FEV1/FVC指标、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满足其护理需求,提升生存质量有积极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精细化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应用行为激活疗法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研究组25例患者采取行为激活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SAS、SDS评分、满意度。结果:通过针对慢性阻塞肺疾病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效果差异明显(P

  • 标签: 行为激活疗法干预 常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病人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01-2022.10期间院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病人中筛选66例为研究样本,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实践二组,33例/组,护理方案依次为传统护理、肺康复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践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肺功能情况高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肺康复护理运用到研究病人中,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抗阻呼吸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出院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进行抗阻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SGQR评估结果比对照组低,且在六分钟步行训练得分中,实验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功能指标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疗法用于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0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4人,前者采取无创呼吸机疗法,后者行常规治疗。对比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关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73.52±3.69)mmHg、(96.41±1.47)%,和对照组数据(66.98±3.21)mmHg、(93.57±1.52)%相比更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06%,和对照组数据79.41%相比更高(P<0.05)。(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用无创呼吸机疗法,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疗法用于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0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4人,前者采取无创呼吸机疗法,后者行常规治疗。对比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关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73.52±3.69)mmHg、(96.41±1.47)%,和对照组数据(66.98±3.21)mmHg、(93.57±1.52)%相比更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06%,和对照组数据79.41%相比更高(P<0.05)。(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用无创呼吸机疗法,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疗效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抗阻呼吸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出院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进行抗阻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SGQR评估结果比对照组低,且在六分钟步行训练得分中,实验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功能指标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病人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01-2022.10期间院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病人中筛选66例为研究样本,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实践二组,33例/组,护理方案依次为传统护理、肺康复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践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肺功能情况高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肺康复护理运用到研究病人中,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且第一诊断为AECOPD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药师参与,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增加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干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疗效、合理用药情况、住院天数、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治疗后满意度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的依从。结果 观察组用药疗效总有效率、合理用药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学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结局
  • 简介:摘要:衰弱是目前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衰弱的高危因素之一,COPD患者中衰弱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策略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有关的研究对衰弱的评估方法,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COPD合并衰弱人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衰弱评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4个月后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肺疾病鉴别诊断中施行肺功能检查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所入选的研究对象为老年哮喘患者、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以及老年哮喘合并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均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入本中心诊治,各类疾病患者为40例。将老年哮喘患者分为诊断A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为诊断B组;老年哮喘合并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为诊断C组。对上述患者均采取肺功能检查。比较分析三组诊断结果。结果:由肺通气功能指标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B组、诊断C组各项指标相比较诊断A组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肺疾病鉴别诊断中施行肺功能检查,能够起到较好的疾病鉴别诊断效果,此种诊断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老年性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0例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600)和行全科护理的实验组(n=60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实施全科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科护理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