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本组90例,男36例,女54例,年龄4~13岁,体重14.5~36.8k,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各组的年龄、性别、体重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Ⅰ组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Ⅱ组用氯胺酮、氟哌啶复合麻醉;Ⅲ组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三组病儿先肌注氯胺酮2.4~5mg/kg,然后按组分别经静脉给予不同复合药物,剂量为安定0.2mg/kg,氟哌啶0.1~0.25mg/kg,丙泊酚0.8~1.0mg/kg。麻醉浅时经静脉追加氯胺酮1~2mg/kg。

  • 标签: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小儿 扁桃体切除术 氟哌啶
  • 简介:两性霉素B因其强大而广谱的抗真菌效果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由于两性霉素B的水溶性有限,最早上市的静脉给药制剂采用去氧胆酸钠增溶(即普通两性霉素B,简称AmB)。在临床上,AmB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限制了它在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两性霉素B 临床研究 复合物 硫酸钠 胆固醇 抗真菌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中硬膜外罗哌卡因给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A组和B组两组(n=15),A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B组则在硬膜外腔间隔1h单次注射同等量的罗哌卡因。结果A组MAP降低心率上升超过20%的发生率、术中使用麻黄素以及舒芬太尼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使用阿托品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麻醉时,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较相同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腔间隔一定时间单次注射有助于循环的稳定。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持续微泵推注0.75%罗哌卡因5mL/h,有助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全麻 联合硬膜外阻滞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4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术治疗),剩余4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价值。结果 实验组复发率为5.00%(1/40),对照组则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远处转移3例,转移率为7.50%(3/40),实验组则出现4例,转移率为10.00%(4/40),无显著异(P>0.05);5年内2组乳腺癌转移死亡各有1例;2组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7.50%(39/40)、92.50%(37/40),无显著差异;5年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50%(37/40)、90.00%(36/4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留NAC改良根治术、传统根治术疗效较为接近,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以及重建乳房的作用。

  • 标签: 早期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治疗术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胃镜检查患者异丙酚与芬太尼的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的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加用异丙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的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加用异丙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胃镜检查患者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的联合麻醉,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异丙酚 咪达唑仑 芬太尼 胃镜检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不作处理,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行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对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全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完全清醒躁动评分等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后续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术中麻醉的用药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少(P<0.05),此外在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等对比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用药量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简便,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应当推荐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髂筋膜间隙 阻滞 全麻
  • 简介: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单纯用丙泊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目的将4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前及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02)、每24小时尿量、恶心呕吐发生率、镇静效果、72小时丙?白酚总用量、停用丙泊酚后清醒时间。结果整个观察过程中,各时间点SBP、DBP、HR、R、Sa02、每24小时尿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SBP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下降(P〈O.05),Sa02、HR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升高(P〈O.05),见表2。16小时后每组各时间点SBP、DBP、HR、R、Sa0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72小时丙泊酚总用量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停用丙泊酚后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用丙泊酚镇静相比,丙泊酚用量仅为后者的25%左右,且患者清醒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对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镇静效果确切而经济。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手术并且实施静脉麻醉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纳布啡组(A组)、地佐辛组(B组)、丙泊酚组(C组),每组患者60例,A组麻醉方案为0.15mg/kg纳布啡+2mg/kg丙泊酚,B组麻醉方案为 0.1mg/kg地佐辛+2mg/kg丙泊酚,C组麻醉方案为2mg/kg丙泊酚,比较三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以及手术需要的时间、丙泊酚的用量、患者手术结束到能正常应答的苏醒时间、苏醒5分钟之后的VAS评分;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头晕、呕吐等。结果:对比三组指标,A组和B组患者与C组进行比较,A、B两组患者的体动反应相对较少、苏醒时间相对较短、丙泊酚总用量较少,并且在苏醒后的5分钟VAS评分较低。对比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高于A、B两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布啡和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可以很好的用于宫腔镜手术,且均能够达到镇痛的效果,可以在临床当中使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临床效果 纳布啡 地佐辛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学习视角下的临床与影像学复合型医学生培养模式及效果。方法:选择医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影像学培养模式,观察组采取与临床知识整合培养模式,对比两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分值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深度学习 影像学 临床医学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0例研究对象参与实验,其均于我院肝胆外科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为进一步提高该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中45例纳入至对照组,对其实施丙泊酚麻醉,另外45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2.22%,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包装是药品不可缺少的组成分部,只有选择恰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日趋完善,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都对药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现在第十三号的实施加强了药品内包材的管理.现在药品的包装不仅应具有保护药品的作用,还应有便于使用、贮存、运输、环保、耐用、美观、易于识别等功能.

  • 标签: 药品内包装材料 问题 改进 制剂特性 贮存 运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牙体楔状缺损治疗中应用不同补牙材料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106例(106颗) 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是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奇偶数列法随机分组,A组补牙材料为Dyract AP复合体,B组补牙材料为3M-Vitrem erTM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对比两组牙齿充填修复效果。结果 A组患牙充填修复有效率低于B组,分别为86.79%和98.11%,差异显著(P<0.05)。A组充填材料功能评分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3M-Vitrem erTM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是理想的补牙材料,比Dyract AP复合体能达到更好的充填修复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补牙 牙体楔状缺损 3M-Vitrem 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
  • 简介:摘 要:药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与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国家有详细全面的法规要求,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储存和使用环节,都有严格的质检程序。其中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管理也是一项关键,对于药品质量有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目前制药行业常用药品包装材料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加强药品包装材料安全性能的措施。

  • 标签: 药品包装材料 药品质量 影响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通过介绍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和具体的应用方式来展开阐述。

  • 标签: 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现行的注射剂包装材料备案类变更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为注射剂包材变更提供研究思路。方法: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包材类法规、指导原则、团体标准的要求,对注射剂包材的供应商备案类变更研究如何包材的选择和开展验证工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从包装材料选择性、相容性试验、密封性试验等方面来评估药包材的适用性。建议药品注册申请人加强对药包材法规重视和学习,与药品审评部门加强交流,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标签: 注射剂 包装材料 备案变更 研究思路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综述口腔修复学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评价。首先介绍了口腔修复学材料的基本分类和性能要求,然后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新进展,最后对口腔修复学材料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对于推动口腔修复学材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修复学 材料 研究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技术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份至2023年1月份,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40例,参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更佳,p

  • 标签: 关节镜下 双滑轮 缝线桥技术 肩袖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微创内镜逆行手术技术使相当一部分胆胰疾病患者避免了常规的开腹手术。虽然内镜术前常规予患者注射安定,但操作过程中常会产生较剧烈的痛苦,使患者无法耐受,因而无法充分体现微创技术的优越性。本研究在于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麻醉效果及其临床实用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