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使用的单纯氯胺酮或丙?白酚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寻求一种适合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表浅、短小手术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丙泊酚-氯胺酮(P-K组)、氯胺酮(K组)和丙泊酚(P组)三组,手术中分别静脉持续泵人各组设定麻醉药维持麻醉,在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麻醉药泵入。术中严密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或血氧饱和度值(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用药总量、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PK组在丙泊酚与氯胺酮用量上明显少于P和K组,并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少,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等优点,组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笔者认为PK组是适合于浅表、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

  • 标签: 丙泊酚 氯胺酮 静脉复合麻醉 表浅 手术
  • 简介:芬太尼是目前最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强,但同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地佐辛为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不产生依赖性,能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我们观察了地佐辛、芬太尼分别配伍罗哌卡因用于PPH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镇痛效果 PPH术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的麻醉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间行眼科手术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麻醉后在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时(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在5,15及30min后的Ramsay评分值和Riker躁动评分值及FLACC疼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具有明显的镇静止痛疗效,能有效地维持和稳定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促使患儿术后能快速苏醒。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异氟醚 眼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日间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即刻及给药后5、10、20、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患者术毕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观察组给药5min后的各时间点的HR逐渐下降,MAP、SpO2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3-0.1μg)以静脉麻醉在日间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循环稳定、无呼吸抑制,术毕清醒时间快,值得在日间手术麻醉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瑞芬太尼 日间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探究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2018年 0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共 6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标号,随机平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 30例。 结果:术后12h、 24h的高剂量组患者的 VAS评分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显著低于低剂量组( 26.67%),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高剂量的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性也十分可观,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布托啡诺 芬太尼 全身麻醉患者 术后镇痛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1、5μg/kg,Ⅱ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异丙酚1mg/kg+芬太尼1μg/kg。结果Ⅰ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Ⅱ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咪达唑仑 异丙酚 芬太尼 结肠镜
  • 简介: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下颌骨制备直径2c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植入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和自体骨,处死前3周及1周进行四环素标记,术后2,8,12.24,48周处死动物。标本制备成6μm厚的不脱钙骨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骨动力学基本参数测定,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四环素内外标记带之间平均距离宽度及矿化沉积速率差异显著;而平均类骨质宽度及矿化延迟时间无显著差异。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植入后4周即出现矿化高峰,其成骨活动早于自体骨。认为此材料具有良好成骨作用,可替代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并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供骨的痛苦,是一种经济实用,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 标签: 胶原 羟基磷灰石 颌骨缺损 骨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用肠镜检查患者66例,随机分成二组P组(n=33)、D组(n=33),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D组先0.1μg/kg/min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1μg/kg),P组静脉推注安慰剂(0.9%生理盐水)3ml后,再2mg/kg/min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完成后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插镜,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30~50m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可唤醒时间P组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体动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丙泊酚实施无痛麻醉过程中均可导致循环抑制,心率加快,右美托咪定对循环影响小,能导致心率降低,可拮抗丙泊酚的心率加快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肠镜中的使用,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协同丙泊酚的麻醉镇静作用,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效果。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无痛肠镜 副作用
  • 简介: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手术是近年来深受医学界重视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其具有无创伤、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随着这种新治疗方法的诞生,其麻醉方法的选择、用药及处理与常规手术麻醉有较大不同,特别是HIFU手术时间长,体位变化较多,病人术中易出现不合作现象,这要求其麻醉镇静要充分、合作评分满意。本文应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HIFU手术的镇静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丙酚 硬膜外阻滞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 麻醉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接受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数80例。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术中异丙酚麻醉,试验组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各40例。比较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麻醉起效、呼吸恢复以及拔管时间组间对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完毕及拔管时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方案效果显著,麻醉起效快、苏醒质量好。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手术麻醉 异丙酚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麻诱导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丙泊酚、依托咪酯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全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按照复合剂量不同分为A组(35例,1.5mg/kg丙泊酚+0.075mg/kg依托咪酯)和B组(35例,0.5mg/kg丙泊酚+0.225mg/kg依托咪酯),对比两组诱导效果。结果 MAP各时间点A组低于B组且在插管后3min两组对比(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对比(P>0.05);HR各时间点A组低于B组且在插管前、插管后1min两组对比(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对比(P>0.05);BIS各时间点A组高于B组且在插管后5min两组对比(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对比(P<0.05);B组肌阵挛、低BIS 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全麻患者使用1.5mg/kg丙泊酚+0.075mg/kg依托咪酯进行诱导,对血流力学、BIS影响更小。

  • 标签: 全麻 诱导 丙泊酚 依托咪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手术中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10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对照组(51例,施行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51例,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镇痛维持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在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6.08%)高于对照组(84.31%),P<0.05;(2)观察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3)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3.92%)低于对照组(15.69%),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更优,且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剖宫产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复合问题导向教学法在胃癌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抽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30名医学生,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常规教学作为对照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复合问题导向教学的实验组展开对比。教学完毕后,对两组医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反馈教学成效。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能更快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基础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操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复合问题导向教学应用在胃癌疾病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可大幅度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 标签: 临床路径 问题导向教学 胃癌 职业素养
  • 简介: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相应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纳米生物技术是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医药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明确的产业化前景,特别是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成像技术以及微型智能化医疗器械等,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简单介绍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和器官替代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

  • 标签: 纳米材料 技术 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压处理明胶海绵(GF)、真丝线段和聚乙烯醇微粒(PVA,300—500μm)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以子宫出血、月经失常、贫血、下腹部包块等主要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复查瘤体大小、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发现真丝线段和PVA的疗效明显高于GF。结论PVA、真丝线段及GF三种不同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以PVA疗效最佳且性能稳定;真丝线段次之;而单纯利用GF应慎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真丝线段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GF 栓塞材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患者应用黏膜隧道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黏膜隧道微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42例治愈(84.00%),6例(12.00%)好转,有效率达到96.00%,患者术后均未复发,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纯型舌下腺囊肿采取黏膜隧道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复发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单纯型舌下腺囊肿 黏膜隧道桥微创治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拟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的患者 10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根据年龄分组,≥ 60岁者为老年组,年龄< 60 岁者为非老年组,每组均有患者 50 例。所有患者 均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术后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术前、术后 3 d时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残气量 (R V)、肺总量 (TLC)、每分静息通气量 (VE)变化。结果 老年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老年组术后 (MVV - VE) /FEV1 、 MVV/FEV1 以及R V/TLC 均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较非老年人明显,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人群。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部手术 肺部感染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共计72例,依照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观察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符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1.11%,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46%,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