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室温[(20±1)℃]下,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配伍液中帕珠沙星与奥硝唑0~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结果帕珠沙星与奥硝唑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45、318nm,回归方程分别为Y帕=1.5835X帕+3.9918(r=0.9994)和Y奥=0.727X奥+0.9323(r=0.9995),帕珠沙星在15.3~153.0mg/L、奥硝唑在25.5~255.0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测得帕珠沙星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奥硝唑为0.69%;重复性试验测得帕珠沙星RSD为0.88%;奥硝唑为0.95%(n=6);稳定性试验测得帕珠沙星与奥硝唑测定峰面积RSD分别为0.69%、0.78%.结论在室温条件下,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6h内可以配伍使用.

  • 标签: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甲磺酸帕珠沙星 奥硝唑
  • 简介:目的考察盐酸氨甲苯酸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和37℃下8h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甲苯酸(4.8mg/L)与莫西沙星(9.6mg/L)配伍后的含量,并测定pH值,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但在4h时氨甲苯酸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氨甲苯酸注射液在2h内可以配伍使用。

  • 标签: 氨甲苯酸 莫西沙星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头孢唑林钠为半合成第一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耐酸、毒付作用小等特点,对G^+和G^-菌一般均有效,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有细菌与病毒合并感染者.临床上常同时使用。二者能否混合在输液中静滴,本实验根据临床用药习惯,对头孢唑林钠与利巴韦林在4种常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考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唑林钠 利巴韦林 输液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维生素C注射液联合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的心肌损害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因窒息出现心肌损害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联合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联合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的心肌损害,可有效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抗菌药物配制方面的咨询问题,提高药学的服务质量。方法: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的涉及注射用抗菌药物的配制咨询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咨询例数最多;内容主要涉及药物溶解后放置的时间、输液溶剂的选择及抗菌药物给药间隔问题。结论:通过药物咨询增强了临床合理配制注射用抗菌药物,同时对临床药师也是良好的宣传。

  • 标签: 咨询 注射用抗菌药物配制 临床药师 分析
  • 简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1例在用盐酸利多卡因作局麻时出现了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女,52岁,因右足背出现一无痛性包块2周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8/min,血压17.29/10.64kPa,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6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不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无癫痫病史。右足背有一2cm×2cm×1cm的包块,质中等,边界清楚,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局部无红肿,足趾活动正常。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均正常,诊断为右足背囊肿。该患者有普鲁卡因过敏史,曾于2个月前因"右网球肘"行普鲁卡因皮试后出现心慌、胸闷、头晕、脉搏快,经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后,症状消失。本次用2%盐酸利多卡因0.2ml加等渗盐水0.8ml行局麻,半分钟后出现心慌、胸闷、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过敏反应
  • 简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保护品种,为盐酸青藤碱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1],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证候者。自1985年申报以来,

  • 标签: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质量标准 药品处方 生产工艺 原料药 辅料
  • 简介:目的:将薄芝糖肽注射液的多肽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加强对多肽含量的控制。方法:采用碱水解方法分离糖肽键,并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糖与多肽进行分离,用福林酚反应标准曲线法对多肽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多糖一蒽酮反应标准曲线法对分离产物进行鉴定与分析,再利用凯氏定氮的方法测定分离的多肽的收率。结果:对薄芝糖肽进行72h的碱水解效果较好;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别以水和80%乙醇进行洗脱可以将多糖和多肽进行有效分离;经过分离后的多肽采用定氮法测定收率为95%,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碱水解的方法可以实现糖肽键断裂,用大孔吸附树脂实现了多糖多肽的基本分离,多肽收率较高,并可以对分离产物进行定量。

  • 标签: 薄芝糖肽注射液 多肽 含量测定 碱水解
  • 简介:患者男,59岁.因排尿不畅2年,近期偶有头晕,于2002年10月15日收入我院.患者于1998年查体发现"左肾错构瘤",定期门诊复查,未做特殊处理;曾有接触性皮炎史(对油漆过敏);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中药制剂 静脉滴注给药 静脉炎
  • 简介: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托拉塞米的有关物质方法,使用碳十八柱,规格(5μm,4.6*250mm),检测波长291n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45:55),柱温箱温度为室温,流速1.0m L·min-1。结果表明,托拉塞米主峰与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2;杂质A色谱峰与其对照品溶液保留时间一致,与相邻峰分离度大于1.5,托拉塞米在0.20~4.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杂质A在0.10~2.0μg/ml(相当于有关物质供试品的0.05%~1.0%)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限度50%、100%、150%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内,9份样品回收率RSD值小于5.0%,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托拉塞米及其已知杂质A的检测限、定量限与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注射用托拉塞米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注射用托拉塞米 有关物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测定在临床中的重要性、相关的技术分析以及加强测定效果的策略。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测定指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79例,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维生素D2磷葡钙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治疗前、治疗1、2、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生化指标(血骨钙素、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尿钙/尿肌酐、羟脯氨酸/尿肌酐)、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2~4、左侧股骨颈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2~4、左侧股骨颈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骨钙素、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尿钙/尿肌酐、羟脯氨酸/尿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骨钙素、血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尿肌酐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尿钙/尿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骨质疏松 鲑降钙素注射液 治疗结果
  • 简介:1例64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入院后为了明确是否有肿瘤肝转移行肝脏CT扫描检查,给予碘帕醇注射液30mg静脉注射注射后患者突然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继之意识不清,全身抽搐,血压未测及。确诊为碘帕醇致过敏性休克,经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

  • 标签: 碘帕醇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总结局部注射治疗骨单纯性囊肿诊治特点,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采用联合苯妥英钠、美兰和康宁克通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局部注射治疗31例,治愈29例,治愈率94%,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本疗法是一种治疗骨单纯性囊肿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损伤、费用低的新方法。

  • 标签: 局部注射 骨单纯性囊肿 苯妥英钠美兰 康宁克通
  • 简介:注射用细辛脑(曾用名:a-细辛脑注射剂),化学名称为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是中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认为,细辛脑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缓解支气管痉挛而起到平喘作用;对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增强气管微纤毛运动,减少纤毛与黏痰之间的黏合吸附,使浓痰变稀,降低痰液黏滞,易于咳出;有类似氨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能提高大脑皮质的电刺激阈,抑制电刺激的突触传导及癫痫性电的扩散。适应汪包括成人和儿童细菌性肺炎、肺内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肺癌以及感冒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等,在临床各科室有广泛的应用。此药说明书上载有的不良反应为“少数人可产生轻微副反应,如口干、头晕、恶心、胃不适、心慌及便秘等,罕见休克”。

  • 标签: a-细辛脑 不良反应 注射用 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平滑肌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脉络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ehrane图书馆(2009年第1期)、PubMed(1966—2009.04)、EMbase(1974—2009.04)、CBM(1978—2009.04)、VIP(1989—2009.04)、CNKI(1994—2009.04)、万方数据库(1997—2009.04),收集所有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根据CochraneHandbook5.0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个研究(927例)符合纳入标准。仅1个研究报道了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的恶化病例数,原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6个研究的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13~1.27)。结论脉络宁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但限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上的局限性,本系统评价结果尚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脉络宁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脑梗死 系统评价
  • 简介:对用套扎注射法治疗的489例外痔病人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证明对外痔核先用胶圈套扎再注人药物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痔核张力间接增加胶圈的弹性回缩力,加速痔核的脱落过程,缩短了疾病的治愈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治病彻底、不出血等优点。

  • 标签: 外痔 套扎注射法 治疗 疗效 愈痔灵
  • 简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9岁.因食欲不振,四肢关节疼痛半年,加重1周于2005年5月16日入院.入院体检关节无红肿及压痛,四肢肌张力正常.血常规示:RBC5.12×1012/L,WBC10.35×109/L,ESR44mm/h.入院后给予参附注射液20mL(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51020664)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60滴/min,10min后,患者突感胸闷憋气、面色潮红、鼻塞、流泪、周身瘙痒,立即停药,给予吸氧,静推氟美松10mg,非那根25mg,症状逐渐缓解.……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过敏反应
  • 简介:病例:患者,女,22岁。因“右乳纤维腺瘤”于2012年10月16日入院。入院体查:体温(T):36.2℃、心率(P):72次/min、呼吸(R):18次/min、血压(BP):100/60mmHg。询问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无感冒发烧。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生化检查正常,x光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乳腺B超显示:右侧乳腺见1低回声团,大小为1.1cm×0.8cm(外下限象),边缘清,临床考虑纤维腺瘤可能。

  • 标签: 薄芝糖肽注射液 高热 呕吐 纤维腺瘤 乳腺B超 药物过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