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镍铬合金在咖啡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将镍铬合金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及浓度为0.02g/L、0.20g/L和2.00g/L的咖啡人工唾液溶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检测其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腐蚀电位(Ecorr)和极化电阻(Rp)等指标。结果:以人工唾液中Icorr为参照、镍铬合金在0.02g/L咖啡人工唾液溶液中的Ic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咖啡浓度升高,Icorr逐渐减小、Rp逐渐增大。结论:一定浓度的咖啡可对镍铬合金产生腐蚀作用,对于选用镍铬合金制作修复体的患者,饮用咖啡对修复体有一定影响,可适量饮用咖啡,但是不建议饮用浓咖啡

  • 标签: 咖啡因 镍铬合金 腐蚀 电化学
  • 简介:组织工程日新月异的进展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者们将收获的细胞通过温度敏感型培养皿在体外进行孵育、增殖并构建细胞层,保持细胞表面蛋白、胞外基质及细胞间连接的完整,将该膜片以单层、双层或多层形式植入体内可以获得缺损组织的完全再生。该方法优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传统组织工程方法的局限性和细胞层组织工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目的:评价保丽净义齿清洁杀菌活性.方法:选用国际标准株细菌,利用体外微生物培养,进行定量悬浮液试验.结果:义齿清洁片在40℃溶液、5分钟对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非典型韦荣菌、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普雷沃氏菌属的中间普氏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有99.9%的杀菌效果.结论:保丽净义齿清洁体外对一些口腔常驻致病菌有明显抗菌作用.

  • 标签: 义齿清洁片 定量悬浮液试验 致病菌 口腔
  • 简介:目的:评估边缘形态与粘接剂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并探讨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的树脂模型6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模型进而被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常规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边缘形态(因素A)选取2种:A1为凹面肩台,A2为直角肩台;粘接剂(因素B)选取3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B2为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B3为RelyX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分别对6组金属全冠进行粘接处理,每个金属全冠均采用10kg载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个金属全冠在代型上粘接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边缘终止线到冠边缘外侧之间的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系统进行测量,计算粘接前后冠边缘缝隙的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粘接后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六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47.47±28.27)、(107.78±56.91)、(69.68±39.44)、(58.44±38.39)、(131.90±66.18)μm。A1B2组边缘浮升量变化最小,A2B3组最大。边缘形态不变时,应用不同粘接剂粘接时的样本浮升量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同一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的样本浮升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形态和粘接剂两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边缘适合性,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临床上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凹面肩台并选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边缘形态 粘接剂 全冠
  • 简介:目的研究上颌尖牙区三维方向上多种因素变化对曲面断层片中牙长轴角度影响.方法用干颅骨标本、模型牙制作模型模拟拔牙矫治后理想牙颌状态,从初始状态开始,依次改变右上尖牙的轴倾度、右上尖牙的转矩、上颌右侧弓形以及曲断选层位置,并在精确定位状态下分别拍摄颅骨模型的曲面断层,测量右上尖牙牙长轴影像与固定参照平面的夹角.结果尖牙实际轴倾度与曲断片牙长轴角度呈同方向变化;尖牙根颊向转矩使牙根影像趋于后倾,根腭向转矩使牙根影像趋于前倾;弓形尖圆时牙根影像趋于前倾,弓形方圆时牙根影像趋于后倾;选层位置靠后时牙根影像趋于前倾,选层靠前时牙根影像趋于后倾,二者相差1.8°.结论曲面断层所示的牙齿长轴角度受局部多种三维因素的共同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标签: 曲面断层片 牙长轴角度
  • 简介:目的: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临床测量方法及定量指标.方法:埘90名50岁以f上中t老年患者的曲面体层下颌后牙区不同部位颌骨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有牙侧15.91±1.85mm,无牙侧9.07±2.48mm,平均值相差6.84mm;颏孔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3.64±2.69mm,无牙侧23.65±4.28mm,平均值相差9.99mm;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0.68±2.76mm,无牙侧20.96±4.15mm,平均值相差9.72mm.结论:通过曲面体层测量颏孔和颏孔后1.0cm颌骨高度,了解下颔后牙区骨量丧失情况.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数据,方法简单,位置较恒定.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7~10mm,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 标签: 下颌骨 曲面体层片 骨测量 牙槽嵴增高术 颌骨高度
  • 简介:目的通过白色念珠菌改良热酸性法RNA提取方法与玻璃珠法、超声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的比较,确定一种有效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膜总RNA的方法。方法将培养3h和6h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分为2组,每组分别采用热酸性法、玻璃珠法、超声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酵母相白色念珠菌的总RNA,用分光光度计及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RNA的浓度、纯度以及完整性。结果1~8号样本RNA总量依次为:9.96、12.72、2.88、4.56、2.76、4.92、7.32、10.68μg。结论热酸性法是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膜总RN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生物膜 白色念珠菌 RNA提取
  • 简介:目的:解决全口曲面断层上颌牙体根端水平状大片低密度影现象,提高牙体影像清晰度。方法:使用法国产trphy曲面断层机,嘱患者做下颌中切牙前伸错,挺胸低头,舌体上提,将上下颌中切牙牙根冠相对长轴线进入垂直断层域后进行投照。结果:发现上颌全牙列牙体或牙根部水平长条黑色低密度影的原因,是患者舌体小,口咽腔空容积大,降低了X射线阻射率,掩盖了上颌牙体根端影像。结论:采用下前牙错前伸,大低头、舌体上提摆位法,改变了X线穿过的路径,避开了口咽腔的低阻射区与上颌牙列根端影像的重叠,提高了全口牙曲面断层影像质量和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曲面断层 上颌牙列 大片状低密度影
  • 简介:目的:研制实验用活体杂种犬的头颅侧位X线测量定位设备与投照技术。方法:活体杂种犬麻醉后俯卧于摄影台,使用德国西门子产(ORTHOPANTOMOGRAPHR10)X线头颅测量定位系统,将自制的犬头颅定位器与之连接,一端固定在x线定位耳塞上,另一端固定在犬头颅左右双侧面部的颧骨最突起处。结果:头颅定位侧位X线曝光投照,可以获取标准的活体杂种犬头颅测量用定位侧位影像。结论:使用特制的定位器,获取标准的犬头颅侧位影像,为颌面整形外科实验提供标准的测量影像。

  • 标签: 杂种犬 侧位测量片 定位器
  • 简介: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ub-gingivalscalingandrootplaning,SRP)是牙周病序列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及使用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械,除去附着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龈下结石和菌斑,并刮除受到毒素污染的病变牙骨质和牙周袋内壁的部分肉芽组织,从而去除引起牙龈炎症的刺激物,形成光滑、坚硬且清洁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根面,形成有利于牙周附着性愈合的条件。

  • 标签: 利多卡因胶浆 牙周袋内麻醉 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慢性牙周炎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口服帕夫治疗老年人糜烂型OLP的疗效。方法:对34例老年糜烂型OLP患者用药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观察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1.1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T细胞升高(P〈0.01),CD8+T细胞下降(P〈0.01),CD4+/CD8+治疗后上升(P〈0.01)。结论:口腔糜烂型OLP经治疗后,临床疗效肯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扁平苔癣 T淋巴细胞亚群 曲安奈德 帕夫林
  • 简介: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修饰的啧砂大颗粒酸蚀(sandblasted,large—gritandacid—etched,SLA)钛对糖尿病小型猪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比较实验室进行。选取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5只,用链脲佐菌素(STZ)随机诱导3只小型猪建立糖尿病模型,作为糖尿病组(diabetesmodelgroup,DM组);另2只正常饲养,作为非糖尿病组(non—diabetesmodelgroup,NDM组)。利用化学偶联法将RGD多肽接枝到SLA钛上。每只小型猪上颌骨按预定方案植入6枚直径为5mm的钛,其中包含3枚SLA钛(分别为DM—SLA组和NDM—SLA组)、3枚RGD多肽修饰的SLA钛(分别为DM—RGD—SLA组和NDM—RGD—SLA组)。在植入钛后1个月处死动物,取上颌骨,4%多聚甲醛固定。用MicroCT、硬组织切片以及SPSS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ieroCT检测结果显示,在观察期内各组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h.Th)、骨小梁数量(Th.N)和骨小梁间隙(Th.S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硬组织切片分析显示,NDM—RGD—SLA组的钛周围骨结合率(64.8%±18.4%)与DM—RGD—SLA组(33.9%±11.7%)、NDM—SLA组(39.5%±20.9%)和DM—SLA组(36.4%±1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RGD多肽对SLA钛周围骨结合有明显促进作用。(2)在实验的观察期内,动物是否患有糖尿病,对钛与颌骨的骨结合无明显影响;当SLA钛复合RGD多肽后,能明显促进非糖尿病动物的骨结合,但对糖尿病动物的骨结合作用不明显,提示糖尿病可能抑制了RGD多肽的促成骨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小型猪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RGD 骨结合 钛种植体
  • 简介:目的:介绍下颈椎棘突两侧注射0.5%布比卡治疗口颌面疼痛的一年临床经验。方法:对2517名出院诊断为口颌面疼痛的急诊科患者.以及771名2003年6月3019~2004年7月1日接受过封闭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数据整理。从以上两个数据库中抽调接受过棘突旁肌内注射布比卡治疗的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口颔面疼痛缓解程度用以下两种方式记录,①按一般临床经验和面部表情图将口颌面疼痛缓解分成4个等级(n=114):②按治疗前后患者在疼痛数字评估量表上选择的数值来评定疼痛缓解程度(n=71)。结果:共有118名成年患者接受了下颈椎棘突旁肌内注射布比卡治疗,4份病例资料缺失或不全而被剔除。75名患者(66%)疼痛完全或临床缓解.32名患者(28%)疼痛部分缓解.7名患者(6%)没有显著的缓解。总体上.114名患者中有107名(94%)治疗有效,疼痛缓解起效快.许多患者能在5~15min内得到完全的缓解。结论:这是在急诊科使用下颈椎棘突旁肌内注射布比卡来治疗口颌面疼痛的首次大样本病例报道.证明这种方法可能成为急诊科对于急性口颌面痛的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混合牙瘤 锥形束CT 牙源性肿瘤
  • 简介:目的:对尼美舒利分散(NimesulideDispersibleTablets,NDT)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随机选择进行根管治疗术的174例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术后当日口服NDT0.1g,每日2次,连服5天.同时选择162例未服NDT的老年根管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DT用于预防治疗三聚甲醛糊剂根管充填所致术后疼痛疗效良好.

  • 标签: 尼美舒利分散片 预防措施 老年人 根管治疗 术后疼痛 NDT
  • 简介:2009年10月29日,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ntemationalTeamforImplantology(ITI)中国分会在上海举行换届工作会议,经无记名投票,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王佐教授全票当选为第2届中国分会主席,任期两年。

  • 标签: 口腔种植 同济大学 中国 学会 国际 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乳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需要气管切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乳膏组(R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0.9%氯化钠溶液组(N组,20例)。在开始缝合切口时(约术毕前1h),R组和D组分别用30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N组以同样的时间输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在术毕气管切开更换气管套管时,R组在气管套管外壁涂抹利多卡乳膏。比较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期间呛咳、躁动的情况以及心率(HR)、血压(BP)和呼吸(RR)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三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2)苏醒期R组追加芬太尼的次数和追加芬太尼后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90%以下的例数均明显少于D组和N组(D组:χ2=7.619,P=0.006,χ2=8.547,P=0.003;N组:χ2=25.600,P<0.05,χ2=24.000,P<0.05),D组少于N组(χ2=7.619,P=0.006;χ2=6.995,P=0.008);(2)苏醒时呛咳评分R组明显低于D组和N组(D组:P=0.006;N组:P<0.05),D组明显低于N组(P=0.007),追加芬太尼后D组和N组呛咳评分明显下降,苏醒30min至1h又再度上升,而R组的呛咳评分在苏醒期各时间点都较低且无明显波动(F=0.716,P=0.702);(3)苏醒期Rass评分显示R组一直处于平稳的最佳镇静状态(F=0.886,P=0.662),而D组和N组的镇静程度不佳,在追加芬太尼前后呈现由烦躁到镇静过度的转变,其中N组最为明显(D组:F=4.335,P=0.017;N组:F=20.476,P<0.05);(4)麻醉诱导前与苏醒期R组HR、BP及RR的变化均不明显(HR:F=1.876,P=0.225;MAP:F=1.520,P=0.301;RR:F=1.112,P=0.465),D组和N组的波动比较明显,其中N组波动最�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利多卡因乳膏 全麻苏醒期 气管切开 镇静 镇痛
  • 简介:目的临床复查中,对于下颌骨萎缩患者,由于口底升高常导致难以放置口内平行投照牙片,而口外拍摄技术,如曲面断层则常常存在下颌前牙区影像的失真。在本研究中,对口内平行投照牙片和曲面断层片在评估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方面进行了比较。材料和方法应用曲面断层和平行投照牙片对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进行测量,对种周袋深度,种植体动度,出血指数进行临床检查并记录。在统计分析中选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应用混合模型,临床参数及其对骨吸收的影响采用Bland-Altman方法计算。结果计算曲面断层(MKII种植体系统组为2.4mm±0.2mm,Frios组为1.6mm±0.2mm)与口内平行投照牙片(相应为2.6mm±0.2mm和1.4mm±0.2mm)上的骨吸收测量值之间的最小均方差为0.2mm(范围为0.1~0.8mm)。上述2种X线投照技术在测量边缘骨吸收精确性方面临床上是可比的。结论在下颌骨严重萎缩,牙片放置困难的情况下,曲面断层可以替代口内平行投照牙片来对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情况进行评估。

  • 标签: 曲面断层片 平行投照 牙片 下颌骨前牙区 种植体 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