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总结77例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再生育女性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的焦虑情绪受生育目的、胎儿性别期望、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需加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相关知识宣教,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 标签: 体外受精 女性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的特点,传播途径,以及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住院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个性化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抚,对于疑似患者,等待结果,等待进一步组织的安排,指导患者出门必须戴口罩。结果:确诊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因人而异3周—1个月达到了治愈标准出院。结论:由于无特效药治疗疾病,患者心理状态非常复杂,为了使患者能安全度过难关,我们将心理护理贯穿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中,使患者能重拾信心,相信医护人员,听从安排,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不盲目自暴自弃,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特点。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3月医院收治的 200例误服药物后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小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100例患儿进行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100例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药物中毒护理干预在小儿误服经消化道吸收中毒的药物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更高,且患儿家长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小儿 消化道呼吸吸收中毒 护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分析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96例住院空巢老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进一步对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孤独感、焦虑、抑郁负性心理症状显著。(2)护理前,两组SAS、SDS、UCL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空巢老人在陌生的医院环境当中,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显著存在,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达到改善负性心理症状的作用,进而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 标签: 空巢老人 住院期间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 收集30例糖尿病创面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糖尿病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30例患者创面32处,其中骶尾部8处,足跟7处,髋部6处,肢体残端4处,胸部3处,会阴部3处,其他1处。发生难愈合创面高危因素包括外伤、照顾者知识缺乏、护理评估不准确不及时、营养状况不良、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手术创面不愈合等。结论 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创面不愈合较一般创面创伤患者,创面更容易发生不愈合或是难愈合。临床护士需要了解糖尿病患者产生创面的危险因素,并对创面进行进行评估,预防难愈合创面的产生,并对已发生难愈合创面的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创面 临床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胸痛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病症,临床指出,诱发患者出现该病的因素较大,且临床症状复杂,多在就诊时产生误诊,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为了保证疾病的临床康复效率,在给予胸痛患者诊断治疗的同时开展对症护理干预,尤其是在绿色通道中采取有效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死亡情况,增加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综述了患者在绿色通道中的护理特点如下。

  • 标签: 绿色通道 胸痛患者 护理特点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疾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构建护理对策,以强化该病的急救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内容差异,平均分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接受急救护理,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而言,接受急救护理的研究组治愈和好转人数更多,急救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施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在长期反复的发作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体验,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重视,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展情绪疏导,切实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职业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我院收治的慢性职业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7例,调查患者存在的负面心理问题。针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主要存在焦虑29例(78.38%),抑郁14例(37.84%),悲观34例(91.89%),易怒16例(43.24%),怨恨18例(48.65%),回避5例(13.51%),获益8例(21.62%)。护理前SAS(52.67±5.43)分,SDS(51.25±6.38)分,PSQI(8.72±0.54)分,SF-36(84.32±6.75)分。护理后SAS(43.94±5.26)分,SDS(41.80±5.76)分,PSQI(5.10±1.12)分,SF-36(90.42±3.24)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职业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负面心理问题,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进而提高生活和睡眠质量,对于患者治疗和回归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职业病 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 负面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监护期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10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入选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早上5点到中午12点心肌缺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下午6点至晚上10点,晚上11点至凌晨4点发生率最低;心率>100次/min时,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心率65~100次/min,心率<65次/min所占比重最低。本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患者死亡。结论:观察24h心电图监测结果,给入选患者设定不同参数的报警值,增加巡查次数,观察ST段变化,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尽早治疗。

  • 标签: 重症监护 无痛性心肌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特点与救治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探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特点与救治措施。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中,经过抢救成功56例,占比93.33%,抢救失败4例,占比6.67%;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临床特点是:病情较为严重,且复杂,对其进行急诊抢救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对其及时止血,以及纠正休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点。

  • 标签: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临床 急救特点 救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方式。方法:拟选癌前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症状量表(SAS)进行评估,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理特点。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存在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其中轻度抑郁89例,中度抑郁31例;轻度焦虑87例,中度焦虑33例。观察组干预后患者SDS、SAS比对照组更优,P

  • 标签: 宫颈癌癌前病变 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口腔门诊特点,探究人性化分诊服务技巧对门诊分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22年3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口腔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先后就诊时间顺序分为采用人性化分诊服务的观察组以及采用常规分诊服务的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挂号时间和就诊时间。结果:对照组挂号时间、就诊时间均明显比观察组长(P<0.05);48例观察组患者对分诊服务满意,总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人性化分诊服务对门诊分诊的工作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缩短患者的挂号、候诊时间,进一步改善对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口腔门诊特点 人性化分诊服务 分诊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就诊登记在册的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60例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细菌性肺炎发生率高于其他机会性感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机会性感染病情严重,重症率56.67%,继发败血症5例,发生率8.33%。6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或控制,研究调查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多见于细菌性肺炎,且患者预后较差,临床应基于常见机会性感染采取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事训练所致手外伤患者特点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军事训练所致手外伤患者,实施回顾调查,分析手外伤特点。结果军龄<1年与军龄≥l~3年的占73.0%;关节损伤患者占比27.0%,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占比25.0%,平均住院时间为(7.10±0.52)d。结论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患者当中三年内的新兵占大多数,且关节损伤是第一病因,对新兵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关节训练,帮助其早期康复。

  • 标签: 军事训练 手外伤 特点 健康教育
  • 简介:脑血管意外是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同为人类三大常见病。我国近年来统计表明,脑血管意外在死因顺位中居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1位。1999年作者对我院445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上组主要死因首位的即为脑血管意外。因此,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急诊 护理对策 患者 流行病学特点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军事训练所致手外伤患者特点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军事训练所致手外伤患者,实施回顾调查,分析手外伤特点。结果军龄<1年与军龄≥l~3年的占73.0%;关节损伤患者占比27.0%,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占比25.0%,平均住院时间为(7.10±0.52)d。结论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患者当中三年内的新兵占大多数,且关节损伤是第一病因,对新兵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关节训练,帮助其早期康复。

  • 标签: 军事训练 手外伤 特点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发病特点以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整理。方法:以我院 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0例。对所有患儿发病特点进行整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 95.0 %,对照组为 77.5 %,统计有差异( 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 2.5 %)低于对照组( 15.0 %),统计有差异, P< 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病情治疗效果。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病特点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甲亢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60例来我院接受甲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甲亢患者心理行为存在各自显著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亢 性别 心理行为 针对性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它可造成截瘫或四肢瘫,给病人造成巨大的痛苦,往往导致病人心理上的失衡.针对SCI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做好心理护理,以增加病人治疗康复的信心,坚定生存和生活的意识,使病人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脊髓损伤/护理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