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技术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及对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方法将84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随机分为2组使用纳米炭的实验组和未使用纳米炭的对照组各42例,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加患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均采用精细背膜解剖法,通过对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个数、转移淋巴结个数、染色淋巴结个数、甲状旁腺误切个数、记录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米炭实验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个数、转移淋巴结个数、染色淋巴结个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甲状旁腺误切率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转移及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技术可明显提高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染色的淋巴结转移率更高,进而能更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以指导术后治疗,同时纳米炭对甲状旁腺的负显影作用,可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标签: 纳米炭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腹腔镜胃癌微小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为120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对照组(n=63)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实验组(n=57)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检出、小淋巴结检出、淋巴结黑染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37.26±6.81)枚,远高于对照组的(23.27±3.49)枚,实验组直径≤5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59.56%(1265/2124),高于对照组的44.41%(651/1466,P=0.000);直径≤2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23.40%(497/2124),高于对照组的19.37%(284/1466,P=0.004),实验组黑染淋巴结数量1393枚,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为27.64%(385/1393),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8.48%,62/731,P=0.000)及对照组(18.76%,275/1466,P=0.000)。结论: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应用于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利于精确清扫淋巴结,显著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数量,且提高微小淋巴结(≤2mm)及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利于术后病理分期。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纳米碳 腹腔镜检查 微小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炎治疗中复方甲硝唑栓与纳米银抗菌水凝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道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复方甲硝唑栓,观察组治疗药物为复方甲硝唑栓与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治疗中复方甲硝唑栓与纳米银抗菌水凝胶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阴道炎 复方甲硝唑栓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与复方甲硝唑栓治疗阴道炎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 收治的 90 例 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 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进行治疗,研究 组患者 采用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进行 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阴道瘙痒缓解时间、阴道灼痛感缓解时间及阴道分泌物减少时间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 ,与对照组患者的 80.00% 比较,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阴道瘙痒缓解时间、阴道灼痛感缓解时间及阴道分泌物减少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与复方甲硝唑栓比较,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阴道炎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复 方甲硝唑阴道栓 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目前已有大量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平台构建刺激响应药物运输体系的报道,但在控制循环过程中仍存在药物泄露情况.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A/P@CD@RGD)的制备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细胞内控制药物释放的载体,在其孔道中包载二茂铁和荧光探针,再用β-环糊精堵孔,用整合素抑制剂RGD作为靶向基团,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A/P@CD@RGD.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作为目标细胞和对照细胞进行MTT实验,评价不同质量浓度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的细胞毒性.将传代后的HeLa细胞分3组培养,分别加入含佛波酯(诱导细胞生成大量H2O2)+MS@FcAA/P@CD@RGD的培养基、含二甲基亚砜(清除细胞内H2O2)+MS@FcAA/P@CD@RGD的培养基、含MS@FcAA/P@CD@RGD培养基,培养3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颗粒荧光的变化,评价该纳米载药体系对细胞内H2O2的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当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质量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时,均有85%以上的HeLa细胞和MCF-7细胞存活;②与加入含MS@FcAA/P@CD@RGD培养基的HeLa细胞比较,加入佛波酯+MS@FcAA/P@CD@RGD的HeLa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升高,加入二甲基亚砜+MS@FcAA/P@CD@RGD的HeLa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降低;③结果表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对细胞毒性很小,对内源性过氧化氢有一定的响应.

  • 标签: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药物载体 活性氧 毒性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 阴道炎患者 分别应用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与复方甲硝唑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 收治的阴道炎患者 9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8 例。采用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进行 治疗的 患者 作为观察组 。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阴道瘙痒缓解时间、阴道灼痛感缓解时间及阴道分泌物减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9.1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 阴道瘙痒缓解时间、阴道灼痛感缓解时间及阴道分泌物减少时间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与复方甲硝唑栓比较, 阴道炎患者 应用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复 方甲硝唑阴道栓 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利用爪形记忆钛合金手术治疗4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爪形记忆钛合金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弱,胸骨塌陷畸形矫正,反常呼吸消失,咳嗽咯痰用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且无肋间神经痛等并发症。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并连伽胸反常呼吸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此手术具有解剖复位,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连伽胸 反常呼吸 记忆钛合金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5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4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 多发性 肋骨骨折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钴铬合金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9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钛镍记忆合金缝合线在骨科张力性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位作为研究对象,把这100位患者按照不同的缝合线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0位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缝合线连续减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缝合,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预置普通丝线拉拢缝合,免打结可吸收缝合线缝合,钢丝缝合、PROLENE线缝合。观察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指标。结果 根据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切口肿胀消退时间,首次收紧缝合线时间,切口闭合时间以及拆线愈合时间都要低于参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缝合技术手术切口指标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术后一周无炎性反应率为78.00%(39/50),高于参照组患者的58.00%(29/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疼痛度(VAS)评分低于参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两个月瘢痕横径在1 mm及以上的有14.00%(7/50),蜈蚣症为2.00%(1/50),均低于参照组的42.00%(21/50),与72.00%(36/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张力性切口中应用钛镍记忆合金能够有效的减少切口愈合的时间,降低出现的炎症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科张力性切口,钛镍记忆合金,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科活血通络方联合金黄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科门急诊完成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6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伤科活血通络方口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美洛昔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随访观察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踝-后足评分)、肿胀程度、皮肤温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8天以上。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P<0.05);治疗后7d、14d、28d治疗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踝关节肿胀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14d治疗组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28d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伤科活血通络方口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较好的缓解急性期疼痛、促进肿胀的消退并恢复踝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急性踝关节扭伤 伤科活血通络方 金黄膏 踝关节功能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2007年6月花桥人民医院将121例宫颈糜烂患者(单纯型19例,颗粒型26例,乳头型56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YAG激光手术器、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加YAG激光手术器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于颗粒型及乳头型(P〈0.05及P〈0.01);YAG激光手术器械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于颗粒型及乳头型(P〈0.01);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联合YAG激光手术器组对颗粒型治疗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乳头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P〈0.01)。副反应以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最少。结论单纯型及乳头型宫颈糜烂以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联合YAG激光手术器治疗宫颈糜烂最佳。

  • 标签: 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 YAG激光手术器 宫颈糜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米脂肪在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纳米脂肪治疗;对照组实施改良纤维蛋白脂肪复合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凹陷性瘢痕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治愈80例,所占比80.00%;好转15例,所占比15.00%;无效5例,所占比5.00%)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凹陷性瘢痕患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脂肪在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研究。

  • 标签: 纳米脂肪 凹陷性瘢痕 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及安全性
  • 简介:背景:椎间融合器的表面性征是制约其远期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如何优化可降解性融合器的生物活性和结构特征以适应细胞生长是仿生研制椎间融合器的核心步骤.目的:分析数字化影像学及表面修饰技术研制椎间支架的可行性,评估构筑生物支架的方法.方法:获取颈椎标本解剖数据,对相邻层匹配轮廓间三维表面进行重构来确定支架形貌,以Nd:YAG激光联合RGD表面修饰纳米级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己内酯支架,观察支架形貌,测定支架的相容性、亲水性及降解力学特性.结果与结论:图像三维重构可提高支架外部轮廓的精确度,减少单纯理化制备过程的参数误差,使支架空间三维布局更加合理,联合表面改性后的支架拥有稳定的降解速率及良好的亲水表面,能达到椎间支架的力学要求,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器候选材料.

  • 标签: 仿生椎间融合器 图像 三维重建 纳米 融合器 表面改性
  • 简介:背景:前期试验证实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在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材料表面黏附、增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材料复合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建立兔15mm桡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植入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骨,对照组植入单纯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支架材料.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评价:术后1~12周,实验组骨缺损修复程度及速度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P〈0.05).②组织学检测:实验组术后4周即可观察到新生骨和纤维组织长入材料空隙,局部形成陷窝结构;8周时新生骨组织增多,部分可观察到成熟的骨小梁结构;12周时可见大量成熟骨细胞,骨小梁排列紧密,移植材料逐步被新生骨取代,与正常骨组织形态基本一致,且骨小梁出现时间早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说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羟乙酸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能够促进骨缺损处新骨的生成,较单纯支架材料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聚羟乙酸 组织工程化骨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缺损 骨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双靶向5-氟尿嘧啶(5-FU)纳米粒的体内靶向性,其对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半乳糖(LA)和甘草次酸(GA)这两个配体与壳聚糖(CTS)成功合成乳糖酸化甘草次酸壳聚糖(GCGA),并将GCGA和5-FU合成GCGA/5-FU纳米粒。建立小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将实验模型分对照组(Control组),GCGA组,5-FU组,CTS/5-FU组,GA-CTS/5-FU组和GCGA/5-FU组,除Control组采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对应药物尾静脉注射,剂量均为200μl。观察GCGA/5-FU纳米粒体内靶向作用及其对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GCGA/5-FU纳米粒的粒径为239.9nm,多分散指数为0.040,Zeta电势为+21.2mV,载药量为3.90%。肝脏组织中的5-FU浓度浓度由高到底依次为GCGA/5-FU组,GA-CTS/5-FU组,CTS/5-FU组和5-FU组;GCGA/5-FU纳米粒在体内分布表明,肝脏的5-FU浓度最高,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GCGA/5-FU纳米粒具有明显抑制小鼠原位肝癌抑制模型的作用,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并且发现GCGA纳米粒具有缓解5-FU的毒副作用,GCGA纳米粒具有促进5-FU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与缓解5-FU对机体免疫抑制有关,主要通过缓解机体的Treg细胞的比率升高,缓解CTL和NK细胞的比率降低和促进活化,同时缓解机体的IL-2和IFN-γ水平的下降有关。结论GCGA/5-FU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肝脏靶向性,对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小鼠 肝癌 5-氟尿嘧啶 靶向治疗
  • 简介:一、材料与方法1.抗菌材料及菌株:纳米晶体银离子敷料(商品名:爱银康、Acticoat)为英国施乐辉有限公司产品,批号66000791。实验用菌株由我院检验科提供,为分离自烧伤病房的多重耐药病原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PAE)、大肠杆菌(ECO)、肺炎克雷伯菌(KPN)各1株。

  • 标签: 纳米晶体 多重耐药 体外抗菌活性 银离子 病原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