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产后子宫有无胎盘残留及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价值。方法采用B超3050名(其中剖宫产1000例,平产2050例)产后3~40d的产妇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胎盘残留57例,内膜炎49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欠佳26例。结论宫内不均匀区及剖宫产术切口处隆起明显及回声欠均匀是产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征象。B超在产后的应用能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动态随访观察子宫内及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情况,防治产后出血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产后 诊断 剖宫产术后 宫内 B型超声 切口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影响.方法2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且成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证实冠脉血运再通的患者,心肌梗死后1周行小剂量(2.5~10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存活心肌.所有患者在心肌梗死后3周行PCI治疗,12周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根据DSE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心肌组(n=19)和无存活心肌组(n=9),用DSE观察、评价两组PCI治疗效果.结果1周后存活心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无明显变化(60±24/67±13,P>0.05);梗死后12周,存活心肌组LVEDVI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67±10/104±13,P<0.01);存活心肌组患者12周LVEDVI变化不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无存活心肌组患者在12周后增加(46±16/61±13,P<0.05);存活心肌组患者LVESVI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35±12/56±13,P<0.01).心肌梗死后12周存活心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60±10/52±15,P<0.05);梗死后12周,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存活心肌组低于无存活心肌组(1.38±0.21/1.55±0.09,P<0.05).结论无存活心肌组出现了左室重构,PCI效果欠佳.

  • 标签: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补锌缺锌大鼠烫伤后生长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1月龄大鼠进食低锌饲料1周形成锌缺乏状态,造成20%TBsA深Ⅱ度烫伤后,分别改饲低锌、正常锌、高锌饲料。同时设大鼠烫伤前后均进食正常含锌饲料做对照组。用体重变化、累积氮平衡与空肠黏膜、肝、肾、脾、睾丸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反映大鼠营养状况。结果补正常及高锌大鼠的体重、食物转化率、累积氮平衡和器官蛋白质含量均优于低锌大鼠,血清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空肠黏膜、肾、脾、睾丸的DNA含量在补锌后显著提高。结论补锌有助于烫伤后大鼠营养状况的改善,适当加大补锌剂量提高肾与睾丸的DNA含量优于常量补锌。

  • 标签: 补锌 缺锌 大鼠 烫伤 营养状态
  • 简介:某院1996年1~12月院内感染病人95例,占同期出院病人11095例的0.86%。经过分析;得出下列结果:①男性感染率(76/7024,1.08%)高于女性(19/4071,0.47%);②各种年龄组中10-19岁组、30-39岁组和≥50岁组的感染率分别为1.14%、1.11%和0.95%,高于其他年龄组。

  • 标签: 院内感染 出院病人 感染率 年龄组 男性 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中期妊娠胎盘绒毛的影响程度,借此评价该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方法:利用体视学原理,8例胎龄17-19孕周妇女服用150mg米非司酮后行水囊引产的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线粒体体视学参数,滋养细胞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屏障厚度进行测算,并与8例胎龄17-19孕周水囊引产的胎盘组织对照。结果:米非司酮组合体滋养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与对照组间无差异,而其表面积密度,比表面,数密度显著降低,平均体积则明显增大;其次米非司酮组滋养细胞基底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厚,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薄。结论:米非司酮中期妊娠胎盘组织具较损伤作用。故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未充分证实前,不宜将其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

  • 标签: 米非司酮 胎盘 妊娠 中期 电镜 体视学
  • 简介:本研究以30%Ⅱ度烫伤大鼠为模型,观察了重度烧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烧伤早期心排血量下降的影响因素.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用氧电极技术和差光谱法测定琥珀酸呼吸链和NADH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活性.结果表明,烫伤后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力即低于假处理组,烫伤后4h琥珀酸-CoQ还原酶、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ytC还原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均明显低于假处理组,但随着烫伤时间的延长(烫伤后6h)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无继续下降趋势,上述结果表明,重度烧伤后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受到全面损伤,心肌氧利用发生障碍;提示重度烧伤早期心排血量降低可能与心肌组织能量代谢受到影响,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有关。

  • 标签: 严重烧伤 大鼠 心肌组织 能量代谢 线粒体
  • 简介: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严重创烧伤所导致的休克晚期存在血管低反应性现象。它主要表现为全身血管舒缩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或不反应。血管低反应性不仅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及转归,而且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有研究提示,制约严重创伤、休克治疗效果的内源性因素,除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障碍及全身炎性反应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外,血管低反应性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临床许多重症晚期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反应减弱或不反应,都可能与血管的低反应性有关,所以血管低反应性问题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和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血管低反应性 休克 全身炎性反应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能量代谢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VEGF-C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评估VEGF-C表达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4例原发结肠癌及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各7例VEGF-C表达,分析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VEGF-C阳性表达率为43.2%(19/44),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表达均阴性.结肠癌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Dukes分期(P=0.001)相关.VEGF-C(+)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VEGF-C(-)病人(P=0.0225).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VEGF-C(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C表达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判断结肠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几种常用药物及其组合在增加病人气管导管耐受性中的作用.方法:将4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采杜冷丁及氟哌啶醇,B组采用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如无效加用仙林,以增加病人气管导管的耐受性.结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在增加病人气管导管耐受性方面,合用杜冷丁及氟哌啶醇明显优于合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及仙林.

  • 标签: 气管插管 耐受性 杜冷丁 氟哌啶醇 芬太尼 咪唑安定
  • 简介:利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小鼠肝细胞涂片内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探讨图像分析仪在测量显微图像的光度时光衍射现象所导致的测量误差.本文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的肝组织涂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并分析其DNA含量倍体;结果显示,(1)涂片内肝细胞核分布均匀,轮廓清晰,呈紫红色;(2)不同小鼠同一DNA含量倍体的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大致相同;(3)二、四、八倍体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比值均大于/[Dept.1]等于2或4,二、四、八倍体肝细胞单个核DNA含量的CV值均小于10%;(4)同一小鼠不同DNA含量倍体肝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较小.结论:光衍射现象可导致DNA含量的测量结果偏低,其偏低的程度随待测细胞核的面积增加而减小.

  • 标签: 光衍射现象 图像分析仪 DNA含量 肝细胞涂片
  • 简介:目的:本文研究不同质地容器乳酸环丙沙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在不同质容器中的含量变化。结果: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在金属容器中稳定性较差。在非金属容器中稳定,结论:在制剂生产中应避免使用金属容器配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以保证产品质量。

  • 标签: 乳酸环丙沙星 稳定性 容器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药品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方法输尿管下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77例经手术、病理及药物排石证实的输尿管下端梗阻患者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77例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5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最后诊断为输尿管下端结石99例,输尿管囊肿30例,输尿管狭窄17例,输尿管肿瘤10例,膀胱肿瘤浸润21例.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3.2%(165/177).结论输尿管梗阻位置和梗阻病因不同,肾积水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也各不相同,超声显像输尿管下端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超声显像诊断 梗阻 诊断评价 病因 肾积水
  • 简介: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体位肺力学的影响.方法:12例胸科手术病人,分别于仰卧位双肺通气后、仰卧位单肺通气后、侧卧位双肺通气后及侧卧位单肺通气后,记录病人的肺力学参数及动脉血气.结果:从仰卧位转为侧卧位后,最大吸气压(PIP)明显上升,动态肺顺应性(Cdyn)明显下降,加上单肺通气后,上述参数变化更为明显.仰卧双通时,PEEPi未测出,而仰卧位单通时,PEEPi约为1cmH2O,侧卧单通时,上升为3cmH2O.体位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结论:侧卧位后,PIP及Cdyn明显改变,侧卧单通时出现PEEPi,对于原本就可能存在有PEEPi的病人,加上PIP升高,有引起肺泡破裂的危险.

  • 标签: 不同体位 单肺通气 肺力学 胸部手术 气管插管
  • 简介:为了比较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2)、枸橼酸钠、肝素钠三种抗凝剂全血中血小板的影响,笔者分别检测了采用上述三种抗凝剂抗凝的全血血小板数,实验证明采用EDTA.Na2作为抗凝剂全血中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最小.

  • 标签: 全血 抗凝剂 血小板计数 影响 血小板数 肝素钠
  • 简介:为加强住院伤病员的协调管理,确保伤病员入院顺利,住院安心,治疗及时,健康出院,安全归队。我部于2002年7月主动与体系医院协调,在集团军卫生处设立了伤病员协调管理办公室,就住院伤病员的病情治疗与日常管理实行部队和医院“双向”共管,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是。

  • 标签: 医院 病人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不典型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肺功能、支气管扩张试验不能确诊的病人,用乙酰甲胆碱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结果40例临床以咳嗽、胸闷为主要表现的病人,肺功能FEV1.0/FVC%≥70%,但激发试验11例阳性(27.5%),29例阴性(72.5%).结论(1)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不典型哮喘的有效手段;(2)临床高度怀疑哮喘的不典型哮喘而基础肺功能正常的病人,应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

  • 标签: 不典型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临床 诊断价值 病人 肺功能
  • 简介:本文报告10例全结肠切除后的患者采用回肠囊袋术,将末端回肠预先做成“n”“m”等形状的囊袋,远端与直肠粘膜吻合,使肠内容储存其内,定时排出,以加强控制排便能力,增加对胃肠道内容吸收,促使术后康复。与单纯回肠直肠直接吻合术相比,囊袋有一定的储存作用,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回肠囊袋术是改善排便功能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全结肠切除 回肠囊袋肛门吻合术 排便功能 消化道重建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坐浴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后第一天起中药坐浴患者196例为治疗组,1:5000PP粉坐浴患者16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及第6天肛门水肿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后治疗组水肿发生率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手术后第6天治疗组水肿治愈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坐浴混合痔手术后肛门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中药坐浴 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肛门水肿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