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输液护理实践中运用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5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7月-2021年4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儿进行组别的划分,实验组包含患儿42例,参照组包含患儿43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前后患儿依从性评分,分析适用于护理输液患儿的方案。结果:经分组比较研究后发现,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实验组患儿护理后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患儿,可示之为P

  • 标签: 临床标准化护理路径 小儿输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且极端重要的工作,而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医学类高校着重培养的是与医药卫生事业紧密相关的人才,而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与医学类学子的道德培养具有十分紧密的锲合度,所以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类高校思政课程既有理论必要又有实践可能。而对两者具体融入路径的探索,一直受到医学类高校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医学  思政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和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门球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共计选择分析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我院采取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将所有研究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中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中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方式显著提升患者急诊效果,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以及门球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门球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辅助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8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80),患者处在康复期。以随机法分为采取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2组(对照组、观察组),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护理效果、生存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组间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vs%)差异显著,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生存质量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1-2020.7内4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心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对提升学习效果。方法 以心外科护理学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路径的预见性护理对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路径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检查配合度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出血1例,剧烈疼痛0例,感染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护理非常满意26例,满意23例,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检查配合度为88.87±5.56。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及检查配合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路径预见性护理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有良好的配合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路径预见性护理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 并发症 配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