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疗法联合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102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糖监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0d,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对比分析,使用简易生活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对比。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SF-36得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SF-36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血糖监测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疗法 血糖监测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监测,实验组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进行SpO2监测,了解机体氧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7.45%),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8例患者因为严重基础性疾病而死亡,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性检测可以对患者的氧合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尽早给予干预,为临床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急危重症 低氧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体外循环心脏病患者术中有创血压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80例心脏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的90例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90例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创血压的监测与护理。结果观察组中总的有效治疗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总有效治疗率74.5%;观察组中有87名患者满意,满意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结论通过对体外循环心脏病患者围术期中采用有创血压的监测与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具有很大的医学价值,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 标签: 心脏病患者 有创血压 监测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眼科手术室显微镜物镜污染状况,探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分别采用表面涂抹采样法,对使用中和使用后备用的手术室显微镜物镜进行细菌学监测,各采样21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实施整改措施。结果整改前随机采样42份,合格36份,合格率85.71%。采取整改措施后采样42份,合格42份,合格率为100%。结论加强使用中以及备用手术室显微镜物镜的消毒与管理,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手术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眼科显微镜 物镜 细菌监测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无锡市崇安区HIV抗体检测人群特点及感染情况,掌握流行态势,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5年检测数据及艾滋病感染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间共筛查326388人,共检出阳性者228例,阳性率为6.99/万。医疗机构HIV抗体筛查数量最大阳性率低,疾控中心筛查阳性率高。年龄主要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占60.52%,>50岁的感染者占36.84%。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8.68%。结论在艾滋病病例发现工作中,疾控中心的检测与医疗机构对一般人群的检测相比较更有针对性,结合落实高危行为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HIV抗体检测 阳性率 高危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57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行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变化的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61例患者不行颅压监测,根据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及CT检查,进行常规治疗。结果ICP监护组在疗效,预防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行颅内压监测对于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内压 中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Application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reatment of acute moderate an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加强监测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5例患儿好转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放弃治疗。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重点为治疗期间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加强基础及皮肤护理,给予营养支持。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给予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给予FDC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给予肺结核患者FDC治疗,不良反应率达到27.9%。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FDC治疗时,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肺结核 抗肺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监测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今后制定策略,提高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PMT理论为基础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2名糖尿病病人对病情监测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4个主题,易感性产生4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2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3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主题。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真实感受,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促使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动机最大化,促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病情监测的意义内容,提高病情监测依从性

  • 标签: 病情监测 PMT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辖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性病相关高危行为与性病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4-7月,在青云谱区两个皮肤性病专科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对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结果400例就诊者平均年龄34.5岁,已婚者占80.3%,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10例梅毒阳性,1例丙肝抗体阳性。30.1%的被调查者近3个月内与小姐发生性行为,17.1%的人有1个或多个非婚临时性伴。25.8%的调查者曾患过性病。结论性病发病趋于老龄化,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普遍存在着多性伴等危险行为,与小姐发生性行为或有一些临时性伴可能是性病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手术中标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听神经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2016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有43例患者。对照组根据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结果①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79.07%,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②手术时间对照组为(216.73±41.34)min,观察组为(186.29±34.77)min,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听神经瘤 标准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阴道)测量卵巢体积、监测排卵应用于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12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阴道B超监测卵巢体积、卵泡发育及排卵,并指导性生活,观察患者受孕及排卵、卵泡直径情况。结果本组112例不孕患者中共71例受孕成功,受孕率达63.39%。卵巢体积3~6.2cm3患者的排卵率70.97%比卵巢体积<3cm3或>6.2cm324.00%高(P<0.05);Ⅰ型患者排卵的卵泡直径(19.82±1.74)cm3比Ⅱ型患者(15.31±1.52)cm3大(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经阴道B超监测卵巢体积、排卵,可有效提高受孕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阴道B超 卵巢体积 排卵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监测意义。方法选取了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ALL治疗的160例患者,将80例低危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80例中、高危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种剂量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药浓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增加患者的血药浓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在治疗中需要增加患者的解毒次数。

  • 标签: 甲氨蝶呤 ALL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运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我地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奥运村地区保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报告的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奥运村共报告AEFI个案211例,一般反应175例(82.94%),异常反应35例(16.59%),心因性反应1例(0.47%),全部治愈。报告例数最多的为无细胞吸附百白破疫苗31.75%,其次为五联苗23.67%。异常反应74.40%在24h内发生,痊愈和好转率为100%。结论奥运村AEFI监测敏感性高,该地区所用疫苗安全性较好。AEFI由多种因素引起,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家长中做好AEFI知识的科普,增进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信任。

  • 标签: AEFI 监测数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关爱护理在提高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老年呼吸睡眠科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的老年人220例,其中110例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110例采取关爱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多导睡眠监测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护理显著提高了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的依从性。

  • 标签: 关爱护理 老年人 整夜睡眠监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BIS监测下心理干预对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8例4~10岁择期腹腔镜下行小儿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心理干预(M)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术前家属陪护麻醉诱导及术后陪护复苏;对照(C)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两组患儿术中目标BIS均维持在40~60。观察并记录小儿麻醉前(T1)、术中(T2)及苏醒后(T3)平均BIS、HR、SBP及术中七氟醚MAC值,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术中及术后BIS、HR、SBP值,七氟醚MAC值及术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标BIS监测下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心理干预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200例糖尿病患者。结果患者不知道糖尿病监测血糖治疗重要性的占54%,不重视血糖监测的占65.0%,家庭成员不配合的占56%,患者缺乏自控力的占46%,医护人员宣教不到位的占32%。结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 标签: 血糖监测依从性差 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在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中实施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的效果,以便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方法。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我院特定时段内儿保科监测的婴幼儿100例展开研究,根据监测方式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两组,实施常规生长发育监测的对照组,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措施的为观察组,以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情况和生长发育商数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监测后,观察组身高增加(19.36±2.99)cm,体重增加(4.56±0.89)kg,二对照组均增加(15.36±1.45)cm和(3.12±0.55)kg。观察组儿童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适应、个人社交、总分经检测后分别为(111.12±9.85)、(109.85±10.58)、(108.59±9.78)、(105.65±10.48)、(107.85±9.89)、(110.56±8.45)分,各指标发育商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成立。结论在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中实施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全面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体格智力发展 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 借鉴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血糖监测记录单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血糖监测后将结果记录于病例的记录单上,试验组则将血糖监测结果分别记录于病例记录单和床旁血糖记录单两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血糖自我管理的依从性及出院后3个月规范血糖监测及记录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及达标率等方面比较。结果试验组在住院期间血糖自我管理的依从性、出院后规范血糖监测及记录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糖监测记录单能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提高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