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仪在失眠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采用PSQI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磁刺激仪 失眠症 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SQI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SQI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还能改善患者情绪,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冠心病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诱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临床医学对于该疾病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均显著改善。本研究就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40例。乙组给予常规护理,甲组加知信行护理,总结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甲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乙组患者(P<0.05)。甲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乙组患者(P<0.05)。甲组的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均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知信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知信行护理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6年期间消化内科收治治疗的140例住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每组7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消化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结果组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利于疾病治疗预后。

  • 标签: 舒适护理 住院患者 消化内科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抑郁症并睡眠障碍采用奥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应用帕罗西汀和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睡眠质量各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奥氮平、帕罗西汀联用于抑郁症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睡眠障碍 奥氮平 抑郁症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饮食、心理、运动、用药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PSQI评分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一个月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麻醉用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麻醉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用氯胺酮+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详细记录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复合麻醉用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效果。结果氯胺酮+芬太尼+丙泊酚(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麻醉效果,患儿镇痛、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选择氯胺酮+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效果显著,临床镇痛、镇静效果极佳,患儿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复合麻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儿童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共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共4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相比于对照组的73.8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睡眠障碍得到缓解,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奥氮平 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收治的94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患者分为2组,给予参照组患者(47例)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47例)加用盐酸曲唑酮片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0.47±2.16)分,参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21.83±3.74)分,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的觉醒时间及睡眠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参照组,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总睡眠时间也远远长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8/47),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6/4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联合盐酸曲唑酮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且不增加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帕罗西汀 曲唑酮 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的影响因素,分析睡眠与该类精神障碍患者前瞻性记忆的关系。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组成研究组开展分析研究,另外同期选择34例健康人组成对照组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剑桥前瞻性急性测试,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研究组34例精神分裂患者的前瞻性记忆(包括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与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例健康人,对比P<0.05。结论关注精神分裂患者的日间睡眠功能,可改善患者的前瞻性记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前瞻性记忆 睡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5次/周,治疗10次,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评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总时间。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抑郁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ICU清醒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前瞻性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睡眠质量 前瞻性护理 不良情绪 ICU清醒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伴发的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60例抑郁症伴发的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总时长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早醒延迟时间及觉醒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各HAMD睡眠障碍因子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得出P<0.05。结论抑郁症伴发的睡眠障碍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 抑郁症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瞻性护理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ICU清醒患者80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前瞻性护理组,每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前瞻性护理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前瞻性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要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者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前瞻性护理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及睡眠质量提高采用前瞻性护理,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稳定患者情绪,减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清醒患者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联合给予吡格列酮,观察组联合给予西格列汀;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用于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相对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口服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不佳 西格列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临床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在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关爱护理在提高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老年呼吸睡眠科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的老年人220例,其中110例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110例采取关爱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多导睡眠监测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护理显著提高了老年人多导睡眠监测的依从性。

  • 标签: 关爱护理 老年人 整夜睡眠监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理性情绪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分别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本组52例患者经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后PSQI、SAS以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理性情绪疗法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理性情绪疗法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嗜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MSL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促进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收缩压 舒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