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片在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 小儿 蒙脱石散 双歧三联活菌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定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定植患者22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110)和对照组(n=110),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定植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集束化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长期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龋、重度婴幼儿龋及无龋患儿口腔致龋活性。方法选择100例3~6岁儿童进行口腔冠龋检测,采用龋态Cariostat龋病易感性检测试剂盒执行龋活性试验,观察其乳牙患龋率及重度婴幼儿龋患病率,分析其口腔致龋活性比较结果。结果SECC组显著高于ECC组,ECC患病率显著高于SECC组,dmft、dmfs值显著低于对SEC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ariostat易感性活性检测婴幼儿龋、重度婴幼儿龋及无龋患儿口腔致龋活性检测能够有效反映其龋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幼儿龋 口腔致龋菌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合并多重耐药感染(MDRO)创伤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院治疗的72例FUO合并MDRO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细菌学评价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细菌学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感染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细胞学评价情况均能够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 集束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老年便秘患者68例,时间在2017年7月—2018年8月之间,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莫沙必利单独治疗的34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治疗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研究组排便困难、粪便形状、排便不尽、排便间隔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老年便秘应用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体征得以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 标签: 莫沙必利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老年便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葡萄糖酸辛联合布拉氏酵母在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选取43例研究独享。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进行治疗。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病毒性肠炎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网式”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两组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疗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网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为4(11.7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32.35%)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式”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医疗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网式控制管理 护理效果 三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假丝酵母病采用克霉唑阴道片和制霉菌素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按照分层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制霉菌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假丝酵母病治疗中采用克霉唑阴道片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 制霉菌素栓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酪酸梭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为治疗组采取以酪酸梭片与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症状况。结果接受酪酸梭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治疗组其实际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酪酸梭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因而值得推广。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酪酸梭菌片 参苓白术散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2017年我县发生一起因地宴席聚餐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聚餐者、餐饮加工人员和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饮用水、病人和餐饮加工人员肛拭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和卫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引起病例50例。罹患率为11.36%,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14株鼠伤寒沙门氏。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是由鼠伤寒沙门氏引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介多糖核酸联合二氧化碳激光对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卡介多糖核酸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P<0.05)。结论卡介多糖核酸联合二氧化碳激光对尖锐湿疣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二氧化碳激光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双歧三联活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75例。其中,参照组患儿施予常规补液、调节紊乱的水电解质、双歧三联活胶囊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施予蒙脱石散加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体温正常时间、大便恢复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的体温正常时间、大便恢复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较参照组患儿的短;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67%较参照组患儿的84.00%高。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歧三联活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独使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使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活同时治疗,经过半个月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2.00%,观察组复发率仅为2.00%(P<0.05)。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三联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没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美沙拉秦 双歧三联活菌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不明原因的慢性荨麻疹条件的门诊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进行12周的疗程,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仅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患者均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芍总苷胶囊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不明原因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2个月末痰阴转影响因素。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4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在我院进行2个月的抗结核化疗,分析痰阴转影响因素。结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差异明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痰阴转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病灶数量、空洞数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且因素表现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病灶数量、空洞数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是影响痰阴转的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肺结核 痰菌阴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左氧氟沙星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在细菌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科接诊的细菌性肠炎病患80例,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实行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腹痛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77.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发热消失时间为(10.21±3.18)h、腹痛消失时间为(3.51±0.78)h,比对照组的(13.56±3.42)h、(4.69±0.65)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肠溶胶囊与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疗法对细菌性肠炎病患进行施治,可取得比单药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 标签: 乳酸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细菌性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IB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00例(UC组),克罗恩病50例(CD组),其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群培养,对比三组肠道群结构变化,并分析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UC组肠道内SC、SB、PS、BL、BD、LC以及EC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UC组E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组PS、SB、BD、LC、EC、BL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ES、S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炎性指标组UC组患者SB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数量差异较小(P>0.05),CD组患者EC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差异对比较小(P>0.05)。IBD患者炎性指标和肠道群呈弱相关性。结论IBD患者肠道群结构被破坏,肠道群失衡,和真杆菌属数量减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炎性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到2017年8年在本院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选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建议。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420mg/次,3次/d,温水口服)联合西沙比利(5mg/次,3次/d,餐前口服)治疗,而对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沙比利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临床疗效约为77.8%,而观察组临床疗效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3.9%,而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8.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内对照组复发率为30.6%,而观察组复发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对降低患者复发率也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西沙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