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筛选从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28例中全部成活25例,3例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愈合,1例经植皮后愈合。经半年随访,皮瓣无萎缩、破溃,无色素沉着,与受区交界处恢复部分感觉,功能、外观均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质地良好,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手术修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医院利用药物的特点,不断完善中药生产工艺,这样能够有效弥补技术上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技术的应用,对如何优化工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此改善以往的传统工艺带来的弊端。

  • 标签: 中药制剂 生产工艺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药品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则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问题,如药物中毒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药品生产环节出发,对其质量要求以及产品检验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药品的生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复方薄荷脑软膏保温灌装、冷却、上盖、拧盖、喷码的生产工艺,提高复方薄荷脑软膏生产效率。方法按照复方薄荷脑软膏生产工艺流程,利用软膏保温灌装设备、隧道冷冻设备、自动上盖拧盖设备、自动贴标喷码设备做成的联动生产线,将产品生产周期、产品质量同改进前的生产工艺相比较。结果生产工艺改进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周期缩短50%。结论生产工艺改进前生产流程耗时长,生产工艺改进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周期得到有效缩短,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减少软膏灌装后软膏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减少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 标签: 保温灌装 隧道冷冻设备 联动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早孕期出血保胎治疗与生产后胎盘粘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住院生产发生胎盘粘连的产妇1677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77例产妇分成早孕期出血保胎治疗组(甲组)和正常保胎治组(乙组)。结果甲组824例,生产后胎盘粘连5例,发生率0.61%;乙组853例,生产后胎盘粘连5例,发生率0.59%。两组胎盘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孕期出血保胎治疗和生产后胎盘粘连相关性不高。

  • 标签: 早孕期出血保胎治疗 生产后胎盘粘连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无菌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分析。注射剂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来源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来消除污染,以达到注射剂无菌的质量要求。

  • 标签: 无菌注射剂 污染因素控制 无菌检查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和乳制品,富含着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床。一般而言,从健康牛乳房挤出的乳,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十分稀少,然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牛乳受到微生物污染之后,这些微生物就会在乳制品当中迅速繁殖,严重破坏了乳制品的质量。如果了解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通过利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就能提高乳制品的质量。本文详细探讨了乳品生产环境中各类微生物的调查和快速检测方法,期望为乳制品企业认知、检测和控制各类微生物,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制品 生产环境 微生物 调查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7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将其分为两组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CD组)。采取患者外周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CD组MoCA和MMSE评分及血清BDNF含量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MoCA评分与BDNF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血清BDNF的含量下降有关,且检测BDNF可用于感染性休克伴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阻燃剂生产企业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及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用检验检测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结论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可降低企业风险,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介绍小腿、足部深度创面致局部肌腱、骨外露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术前控制血糖,术中利用同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继续监测血糖、局部抗炎、换药、制动等对症处置。结果10例患者其中7例术后皮瓣成活良好,2例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经处理正常愈合,1例出现远端皮瓣边缘坏死,经多次换药延期愈合。

  • 标签: 踝关节周围 小腿下段 深度创面 糖尿病 肌腱 骨外露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实验组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并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对照组选自来我院例行体检未发现异常者。所有参与者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M/HAMD)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精神症状,BDNF在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采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表示细胞染色强度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结果FD患者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BDNF在FD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BDNF在合并精神症状FD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FD患者胃粘膜中BDNF浓度明显升高,可能在FD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而焦虑、抑郁在FD的发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我科采取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治疗的23例拇指末节部分缺损及指腹皮肤缺损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23例患者中,优19例,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5.65%。全部患者均在术后4~7月皮瓣外形接近正常,且质地良好,未见皮肤创面感染及皮瓣坏死病例。结论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损伤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拇指末节软组织损伤皮神经营养筋膜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头孢西酮钠是德国默克公司开发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本品于1979年在德国首先上市,其商品名为“REFOSPORIN”,然后在很多国家上市;我公司作为唯一按照新药申报和研发头孢西酮钠及注射用头孢西酮钠的国内企业,即将获得药品生产批件,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此品种的中国公司。

  • 标签: 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西酮钠 生产工艺 适应症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amaza分娩法训练的临床效果。探讨此方法对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60例自愿参加Lamaza分娩法训练的孕妇为观察组,260不参加Lamaza分娩法训练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的平均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的平均时间和剖宫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而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比较无差异。结论Lamaza分娩法能有效缩短总产程,降低社会心理因素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Lamaza (拉玛泽) 产程 剖宫产
  • 简介:摘要ICH-Q10中技术转移包括新产品从研发阶段转移至生产以及已上市产品在生产与检测地点内部或之间转移。本文浅谈制剂新药从研发阶段转移至商业化生产需注意的问题,属于技术转移的一部分。以下从产品性质、处方工艺、设施设备、物料等方面探讨制剂药品从研发阶段转移至商业化生产需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技术转移 商业化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局部通风排毒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作业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按照规定方法测定风管风速、罩口风速、作业场所空气铅浓度。结果总风管风速26.3m/s~28.6m/s,罩口风速0.59±0.09m/s~1.16±0.26m/s,控制风速0.20~0.50m/s,空气铅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002~0.017mg/m3。结论局部通风排毒系统运行尚可,但风管安装存在一定的缺陷。

  • 标签: 铅危害 通风排毒 卫生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Bosworth法跟腱翻转延长+自体植骨修复足跟后区软组织及跟骨跟腱附着部分缺损的足功能恢复。方法2004年2月~2010年9月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Bosworth法跟腱翻转延长+自体植骨修复足跟后区皮肤软组织及跟腱附着部分跟骨缺损8例,皮瓣面积8cm×4cm~10cm×15cm。于患者髂骨取自体骨,固定修补跟骨缺损部分。Bosworth法翻转延长腱膜并固定跟腱膜于再植骨。结果本组8例皮瓣、跟腱、植骨全部存活,经术后随访,皮瓣均生长较满意,再植骨成活,跟建功能存在。行走功能可。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后区创面具有成功率高,与创面皮肤形态,功能相近的优点,覆盖跟腱及再植骨后令受创组织有良好生长环境。Bosworth法翻转延长跟腱于再植骨手术方法简单,跟腱功能存在,良好地保存了足部的行走功能。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跟腱缺损 足跟后区 跟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惠州市2010-2011年生产性噪声环境对工人听力影响以及相关护理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惠州市工厂的布机工100人,焊管工60人,电机工100人为研究对象。使用ND一2型精密声级计进行噪声的测定,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相关测定。使用丹麦产MDS电测听进行听力的测定,按仪器所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对脱岗12小时的上述研究对象做听力测定。后经年龄修正后,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研究对象的听力情况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检测结果布机间生产性噪声的强度最大,焊管间次之,而电机房最低。从质谱分析看,布机间以125Hz-2000Hz为主,2000Hz为峰值。而电机房则以250Hz至2kHz为主,峰值2Kh,焊管车间范围,250Hz至8kHz为主,电机房以65Hz至1kHz为主。三组工人中听力损伤率最高的是布机工,最低的是电机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工厂工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危害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