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着重探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与抗原胶体金检验在肺结核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肺结核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患者。对照组采用抗原胶体金检测,观察组则采用痰涂片结核菌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阳性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91.43%(3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6%(22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ROC曲线分析上观察组表现准确性更好,即观察组面积为0.816,更接近1,对照组则为0.521。结论痰涂片结核菌检测在肺结核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诊治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痰涂片结核菌检测法 抗原胶体金法检测法 肺结核 早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对曲匹布通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予以检测。方法应用外标、FID检测器、毛细管色谱柱开展实验,200℃为进样口温度,升温程度中50℃为初始温度,持续6min后升温至200℃并维持12min;顶空平衡时间为30min,温度为80℃。结果正已烷、甲醇、二氯甲烷及乙醇等良好分离,有优良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100.4%、99.6%及100.6%。结论顶空气相色谱应用简便,有较高灵敏度,可靠性与准确度高,检测曲匹布通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适用性高。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曲匹布通原料药 有机溶剂残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ark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收的100例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均施行park重睑成形术与V-Y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治疗,术毕后对所有患者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毕后均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半年时有4例患者内眦切口瘢痕存在轻度增生情况,予瘢痕抑制剂涂抹后均缓慢淡化消失。一年时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其内眦切口相对比较隐蔽,没有显著瘢痕,外观较好,内眦赘肉获得显著的改善,满足美学标准,患者满意度均较高。结论park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可获良好的疗效,美观性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单睑伴内眦赘皮 park法重睑成形术 V-Y内眦赘皮矫正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压穿刺在婴幼儿四肢静脉穿刺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婴幼儿四肢静脉穿刺218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将原静脉注射班单日轮转改为1周负责制,在静脉穿刺的基础上加指压穿刺血管的方法,对照组由轮班护士沿用常规的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四肢静脉穿刺1084例次,成功1069例次,成功率98.62%,对照组婴幼儿四肢静脉穿刺1096例次,成功801例次,成功率为73.08%,差异有显著性(P<O.OO5)。结论新的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 指压穿刺法 婴幼儿 四肢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360例乙型肝炎疑似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对其乙肝病毒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的核心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检测完成后,对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检出率进行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而IgM、IgG等核心抗体的检出率对比,CLEIA显著高于ELISA(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 核心抗体 CLEIA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小管挤压排脓与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断泪小管炎38例(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经泪小管挤压排脓的患者为25例,其中13例(52%)经1次治疗后痊愈,10例(40%)经至少3次治疗后治愈,2例(8%)治疗多次均复发,改行泪小管切开术;行泪小管切开术均为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共13例,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泪小管挤压排脓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泪小管炎 泪小管切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XDB-C18柱(4.6mm×250mm,5u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三乙胺5ml,磷酸4ml,加水至1000ml,用稀磷酸或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乙腈(851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为1.0ml·min-1;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为4.98μg~34.86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90%。呋喃西林线性范围为0.10μg~0.7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为1.3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 标签: HPLC 呋麻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呋喃西林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杂交捕获 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口咽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动护士与夜间片区巡查护士联合调配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采用机动护士与夜间片区巡查护士联合调配方法,以缓解临时性人力资源不足、保证护理工作质量。自拟护理质量、护理满意满调查问卷,并随机选取实施前(2015年1月-12月)200例患者与实施后(2016年1月-12月)200例患者进行填写,对比实施前后差异。结果实施后,专业水平平均评分为(97.14±4.31)分、服务态度评分为(96.75±5.14)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6.25±4.29)分、护理安全评分为(97.15±4.27)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联合调配后,患者护理满意者165例、良好者29例,其护理满意率为9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2例、56例及89%,具显著差异,P<0.01。结论机动护士与夜间片区巡查护士联合调配可有效缓解部分科室短时间内护理人力不足,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夜班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动护士 夜间片区 巡查护士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不同预处理方式对EML4_ALK融合基因RT-PCR检测的影响,以提高肺癌患者EML4_ALK融合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方法收集本院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标本20例,同时采用2种不同的标本预处理方法提取RNA后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MS-PCR)检测EML4_ALK融合基因,一种为直接离心提取法,另一种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5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细胞蜡块切片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样本数也同样为3例且与石蜡包埋提取法的阳性样本一致,直接沉淀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标本数为1例,占总数的2%。结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无论在检测成功率还是阳性检出率方面均显著优于直接离心提取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ML_ALK融合基因检测 细胞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凯格尔运动训练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尿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中心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从术前完善检查、制定治疗方案起即教会患者标准的凯格尔运动训练,术前即指导患者训练,术后与负责医师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确认可执行的情况下让患者按训练计划表进行凯格尔运动,并由护士监督患者的执行情况;对照组按照术后医嘱常规宣教指导进行凯格尔运动,由患者自主锻炼,比较两组尿控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24小时尿垫实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凯格尔运动训练有助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功能的恢复这一观点己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1-2,但实际临床上患者对锻炼方法的掌握和执行率却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本研究通过指导患者按照凯格尔运动训练表进行正确有效的训练,并对训练效果加以监测,保证训练的执行率和效果,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术后的尿控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凯格尔运动 训练表 前列腺癌 尿失禁 尿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熏蒸对黄褐斑(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机体血清雌二醇水平的情况。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黄褐斑(气滞血瘀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蒸馏水治疗,观察组选择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总结其影响机体血清雌二醇水平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82.5%);观察组血清雌二醇水平(72.4±3.2)优于对照组(61.3±2.9);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黄褐斑(气滞血瘀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化浊解毒熏蒸法 气滞血瘀型 黄褐斑 血清雌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