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行择期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术前及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吲哚青绿排泄试验(ICGR15)评价肝脏功能,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结果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均呈逐渐变化的趋势,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阻力指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内各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后、脾切除后、断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后、断流后均较开腹后降低(P<0.05),术后MELD和ICGR15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MELD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呈负相关(P<0.05),ICGR15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呈负相关(P<0.05),MELD和ICGR15均与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自由门静脉压力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有效改善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断流术 血流动力学 肝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35 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对照组 65 例和观察组 70 例。给予对照组罗哌卡因腰麻,予以观察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治疗,对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情况,包含收缩压( SBP )、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以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 SBP( 101.11±5.36 )mmHg 、 MAP ( 75.22±6.44 ) mmHg 、 HR ( 100.48±5.94 )次 /min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效果优于单独采用罗哌卡因腰麻,同时具有疗效好、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价值显著,可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中。

  • 标签: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对患儿呼吸力学指标的营销。方法:将8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以常规治疗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以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的Raw、PIP与WOB水平较对照组更低,Cdyn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表现,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HAPA模型的自我管理方案在老年瘙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济宁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科接受住院治疗的68例老年瘙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皮肤科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住院期间用药注意事项、皮肤护理、出院指导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自我管理方案,评估患者所处的行为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实施干预前(患者入院第1天)、实施干预后1个月末、实施干预后3个月末,采用十二项目瘙痒严重程度量表(12-PSS)、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评估患者的瘙痒程度、自我护理的得分情况。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基于HAPA模型的自我管理方案在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瘙痒情况、自我护理情况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瘙痒情况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第1个月末自我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个月末自我护理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研究采用基于HAPA模型的自我管理方案对SP患者进行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瘙痒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该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然而对于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仍需要深入研究。

  • 标签: 老年瘙痒症 HAPA理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对肩周炎模型兔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10只。采取持续劳损加冰敷法制作兔肩周炎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和电针治疗,模型组造模后给饲料喂养,空白组正常饲养不予治疗,10天一疗程,两疗程后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兔患肩肱二头肌肌腹、长头肌腱及滑膜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对肩周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显著降低肩周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异常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P<0.05,P<0.01),同时对局部肌肉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结论肩关节轴向拔伸法可对肩周炎模型兔局部肌肉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代谢发挥良性调节作用,肩关节轴向拔伸法能增加局部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从而更好地清除局部病变组织氧自由基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肩关节轴向拔伸法 肩周炎 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队论模型联合护理人员动态调配对门诊采血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未实施排队论模型联合护理人员动态调配干预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施排队论模型护理人员调配干预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对采血室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队论模型联合护理人员动态调配可有效提高门诊采血管理的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排队论模型 护理人员动态调配 门诊 采血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价值的挖掘力度逐渐加强,天然中药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更多的中药材数字化标本馆逐渐兴起,但是目前我国的虚拟数字化中药材3D模型库展示系统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系统的功能尚不成熟,因此本文对虚拟数字化中药材3D模型库展示系统的构建和作用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虚拟数字化中药材管理体系,有效地提高我国中药材的管理水平。

  • 标签: 虚拟数字化 中药材 3D模型库
  • 简介:摘要: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c-Myc是一种强c大的原癌基因,在胃癌的生长,迁移,凋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可能与Ras/MAPK,PI3K-AKT等多种分子信号途径相关。人类疾病小鼠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前期结果已经证明, Atp4b-Cre; Myc OE/+小鼠可以产生胃癌表型,并伴随着PI3K-AKT途径激活。通过进一步分析胃特异性c-Myc转基因小鼠胃组织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检测其他重要分子信号通路(Ras/MAPK途径)成员的转录水平变化,可以帮助更好的阐明其具体可能的促癌分子作用机制,为相应的小分子药物筛选和临床的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开发前景。

  • 标签: 胃癌 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健康信念模型基础上对早产产妇实施院内健康教育后其母乳喂养行为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生产分娩的40例早产产妇与早产儿,作为该次的调研目标,将其依据入院时间编号分为实验组(n=20,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院内健康教育)和对照组(n=20,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予以早产产妇健康教育后,早产儿生长发育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穆泽尔模型的医学叙事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特别关注其对提高实习生临床技能、沟通能力、临床决策能力、职业满意度及同理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某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育模式,实验组则实施基于穆泽尔模型的医学叙事教学模式。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临床技能掌握程度、沟通能力、临床决策能力、职业满意度及同理心能力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基于穆泽尔模型的医学叙事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结论  基于穆泽尔模型的医学叙事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育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沟通能力、临床决策能力、职业满意度及同理心能力。

  • 标签: 穆泽尔模型 医学叙事教学 护理实习生 临床技能 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96例,根据患者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分为出血组(45例)和无出血组(51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就诊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超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并将三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出血组、无出血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较高(P<0.05);平均血流速度较慢(P<0.05);门静脉内径扩大(P<0.05);肝硬化出血组、无出血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论临床应用彩超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不仅无创简便,且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病情进展情况的判断、治疗方案的指导及疗效观察等,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肝硬化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上消化道出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2-028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尿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产后45内患有压力性尿失禁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盘底肌肉锻炼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尿动力学变化。结果治愈56例、改善20例,总有效率95.0%(76/90);尿道最大闭合压力、最大压力及应力性漏尿点压力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上,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骨盆肌肉锻炼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22名孕妇,按照麻醉方式分为CSEA组(72例)和EA组(50例)。比较了两组之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质量。结果:与EA组相比,CSEA组在麻醉开始(T1)、切皮(T2)、胎儿娩出后(T3)和手术结束(T4)时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较高(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质量较高,且对母婴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择剖宫产麻醉方案时,可以优先考虑腰硬联合麻醉。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产妇 血流动力学 麻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联合异丙酚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限定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样本,于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共计收录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七氟醚联合异丙酚药物进行麻醉干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前MAP、HR指标数据分析无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MAP、HR指标较之对照组高(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干预中,采用七氟醚联合异丙酚亚欧麻醉的效果显著,对患者手术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少,生命体征更稳定,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血流动力学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心内科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实施ADDIE模型教学法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选取于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实习的78例心内科医生,通过抽签法将实习医生分成甲组与乙组。乙组应用传统带教法,甲组实施ADDIE模型教学法,对两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甲组实习医生考核成绩相比于乙组较为良好;乙组实习医生护理满意度相比于甲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实习医生临床带教中应用ADDIE模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对于带教满意度的提升也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ADDIE模型教学法 实习医生 临床带教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