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果糖胺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与控制情况,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和长期血糖控制信息灵敏而可靠的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清果糖胺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10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血糖(FPG)、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分析FPG、HbA1c、FPG联合HbA1c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非高危妊娠期糖尿病人群FPG、HbA1c水平。结果FPG联合HbA1c筛查阳性率高于FPG、HbA1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PG与HbA1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FPG、HbA1c水平均高于非高危妊娠期糖尿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G联合HbA1c检测,可避免单一指标无法筛查出的可疑人群,进一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率,为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妊娠期 糖尿病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及血脂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观察组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及血脂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TC、TG、HDL-L与LDL-L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HDL-L与LD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血脂 检测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空腹糖耐量受损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空腹糖耐量受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8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观察组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血清胰岛素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为糖耐量受损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用于评估糖耐量受损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

  • 标签: 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关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的有效运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实验对象,采取电脑随机分组,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筛查检测方法,单独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检测的组别,设定为常规组,在常规检测基础上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组别,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拥有41例参与者。比较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最终诊断结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实验组诊断有效率为100%,比常规组的90.2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观察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应用。方法 自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另自同期入院参与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为参照组,对比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脂水平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参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帮助临床诊断及时明确患者糖尿病患病情况,可在老年人群管理中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监测,以便治疗方案的科学调整。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检测 老年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糖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设为对照组,均给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联合检测,对比两组FPG、HbA1c、尿糖水平以及实验组联合检测效能。结果:实验组FPG、HbA1c、尿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学含义(P<0.05)。联合检测在实验组中的诊断灵敏度95.00%、特异度97.50%和准确率96.25%均较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FPG、HbA1c、尿糖联合检测方式诊断效能较高,能有效评估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帮助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诊断价值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尿糖 联合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探讨OSAHS合并T2D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风险。方法查阅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以OSAHS为第一诊断入院、住院时间不少于3天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80例OSAHS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58±7)岁,其中男72例,有糖尿病史66例。将单纯鼾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标准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分析各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OSAHS各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OSAHS患者与对照组HbA1c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与对照组mAlB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明显增加,说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损害风险明显增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1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观察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P<0.05;相比于糖化血红蛋白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可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的方式,能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且对后续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2型糖尿病肾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正常,而MCH、MCV、MCHC三项指数均偏低与微量元素铁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XS-1000i检测血红蛋白Hb及三项指数。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微量元素铁。结果血红蛋白Hb虽然正常,但微量元素铁还是存在不同程序的降低。结论不能仅参考血红蛋白的正常与否,必须测定微量元素铁,以纠正体中铁元素失衡。

  • 标签: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选择一种无毒害的准确稳定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代替标准的高铁氰化钾血红蛋白法(HiCN),减少巨毒品氰化钾(KCN)用量。方法采用0.1%无水碳酸纳碱化法,按常规法光电比色测定几种不同浓度样品的血红蛋白含量。同时用标准高铁氰化钾血红蛋白法(HiCH)作比较。结果0.1%无水碳酸钠碱化法测定血红蛋白,测定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1.0%以下。相关系数r=0.999。测定液从几十秒钟到十余天后光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0.1%无水碳酸钠碱化法测定血红蛋白,试剂配制简单无毒,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代替标准高铁氰化钾法(HiCN)作常规血红蛋白测定。

  • 标签: 血红蛋白 低浓度碳酸钠液 血液检验 无水碳酸钠碱化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50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25)与b组(25)。结果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Fg与UA水平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同糖化血红蛋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对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做严格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中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观察组,且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人员92例纳入对照组,均做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含量、血清C肽水平分别为(11.50±3.50)%、(0.55±0.25)ug/L,对照组分别为(5.05±0.58)%、(1.35±0.55)ug/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用于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可用于患者血糖指标的检测以及胰岛素功能障碍的判断,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C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医大儿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被确诊为巨大儿的新生儿病例33例,另选6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病例组新生儿体重在4000g以上,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在4000g以下,全部样本均为活产间胎新生儿,收集新生儿脐带血以及孕妇胎盘组织标本和静脉血标本,对对照组与病例组进行实验指标检测。结果病例组女性新生儿比例底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发病风险与新生儿性别、孕周、孕期增生、孕前BMI4个因素相关联。结论研究对象脐带血IGF-1与母亲静脉血中GHb水平升高是引发巨大儿的主要风险。

  • 标签: 巨大儿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其全天各个时间段血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0例II型糖尿病患者,动态监测其72h内时间段的平均血糖值和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全天多个时间段的血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但与三餐后的血糖波动无明显的相关性,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I型糖尿病患者的吸收后状态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间的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根据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