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接受了宋儒的文章论,并与中国人一样致力于“古文”的创作和对古人之心的体悟。这实际上是对“儒教”的再发现,把儒教内化为自我精神的一种思想搏斗。理解古代、体悟古人的这一方法论创造出日本独有的学术——“古学”,并由此产生了日本的国学。同时,宋学的文章治藉由《古文真实后集》的流传而渗透社会各个阶层,催生出江户时代的多种文艺样式,并创立了近世和文的规范。

  • 标签: 中国文章论 古文 古学 和文 《古文真宝后集》
  • 简介:1993年3月,千阳县志办一行数人到千阳县城内一居民家中征集资料时,在其家收藏的许多古旧书籍资料中,发现了一篇题为《赵舜年供状》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清道光年间浙江宁波人赵舜年以供状的形式,叙述了他因僧田致染官司,身陷牢狱而被流转到陕西千阳的经历,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文人坎坷的经历和不幸的遭遇,字里行间流露出他身陷囹圄、仕途无望后的绝望和凄凉。文章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现将全文附录于后,以飨读者。

  • 标签: 文章 1993年 道光年间 社会底层 阅读价值
  • 简介:人类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大自然赋予的种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时候都是以自然资源的拥有和利用为基础为前提的。但只有自然资源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亿万斯年中伴随生命与人类繁衍生息、成长变化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丰厚的文化与历史资源。

  • 标签: 文史研究 前言 广西 文章 自然资源 人类生存
  • 简介: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其文地负海涵,蔚为大观。或如千峰合抱,或如万水回环,或潜伏流千里,或兴咫尺波澜。元人辛文房赞曰:'公英伟间生,才名冠世。继道德之统,明列圣之心。独济狂澜,词采灿烂,齐、梁绮艳,毫发都捐。有冠冕珮玉之气,宫商金石之音,为一代文宗,使颓纲复振。'(《唐才子传·韩愈传》)确非溢美之词。

  • 标签: 地负海涵 辛文房 古文运动 列圣 绮艳 唐才
  • 简介:2002年10月16日,施君培毅与世长辞了!他对党的新闻事业、社会科学事业都作出过突出的贡献,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还是一位一贯忠于党和人民,风格高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与他1948年相识以来,54年患难与共,肝胆相照,对他的逝世我是十分悲痛的!

  • 标签: 生活经历 编辑工作 文化大革命 文学工作者 施培毅
  • 简介:柯君恒先生是香港闽籍著名企业家,儒商的典范。大概十年前,我的亲戚、马来西亚华侨黄永奇先生在厦门投资兴建的国际银行中心落成,为酬谢香港乡贤的支持,特假座香港中华总商会宴请旅港闽籍名流,出席盛宴的有黄克立先

  • 标签:
  • 简介:费孝通教授指出:研究浦东是一篇社会学的大文章费孝通在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研究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浦东的研究,并把它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一篇社会学的大文章。浦东新区是中国农村社会最早在很短的时间里和在较高的起点上直接接触了最现...

  • 标签: 社会学 费孝通 浦东新区 浦东开发开放 中国农村社会 农民问题
  • 简介:人物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历史社会的产物。人物是一部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志学家章学诚说:“记一方之人物,激千古之爱憎”,“邑志尤重人物”。新编《正安县志·人物》收入传略59人,抗日阵亡将士名录154人,革命烈士英名录118人,社会主义建设因公殉身者名录142人,1956—1990年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名录213人。在志书中占38页,约9万余字版面。向读者奉献出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活动画卷。

  • 标签: 《正安县志·人物》 中国 贵州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地方特色
  • 简介:2004年第四期的上,刊登了一篇题为<1958年,王任重过黄陂>一文.此文记述了1958年大跃进时王任重路过黄陂去麻城参观高产试验田,突遇山洪暴发而滞留黄陂的一些历史.文中所述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旁人似乎难以判断.但纵观全文后,内中有个细节却引起了我的疑惑,那就是文末提及的王任重与陶铸的一段电话对话.文中写道:当时"陶铸是中南局第一书记,王任重是中南局第二书记,陶铸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兼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但据我所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两个中南局,一个是解放初中南军政委员会时期的中南局,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行政大区的撤销,这个中南局也就不复存在了.

  • 标签: 《1958年 王任重过黄陂》 陶铸 历史真实 文献史料
  • 简介:薛文波先生是上世纪著名的回族学者,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一生汲汲追求真理,为弘扬回回民族爱国爱教的传统精神而努力.中年遭遇冤案,蒙受巨大苦难;晚年幸逢改革开放,以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回族历史文化和中国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取得重要成绩,对回族学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遗稿已被汇编成1、2两卷出版,今逢薛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的第3卷即将出版,作者特撰序言以志纪念.

  • 标签: 马汝邻 马杰臣 张思温 燕山老翁回忆录
  • 简介:我国人类学界前辈杨堑先生的《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史略》这篇文章发表于1981年。当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进入恢复重建时期,西方诸流派理论重新被学界热切关注,而法国社会学派较少为当时学界所知,于是年届80高龄的杨垫先生撰文介绍。文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学年刊学派民族学的流派形成、学术传统、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这些“通俗”的知识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学教科书”的“铁板一块”,然而从“细密”之处仔细推敲,会发现仍有一些勾连却分叉的“纹理”。

  • 标签: 社会学派 文章发表 民族学 法国 学术思想 人类学
  • 简介:周鲠生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尤其专长于国际公法。他一生服务教育,著书立说;虽然没有以学者身份从政,却利用参与政治献言献策的机会将研究所得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理和实务的融合。一周鲠生,名览,1889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家庭,四岁丧母,十岁丧父,随祖父成长,十三岁时考取秀才。后在谭延闿创立的湖南省立第一小学读书,好学不懈,成绩名列前

  • 标签:
  • 简介:一1945年6月2日,周鲠生乘飞机回国,经纽芬兰、摩洛哥、埃及等地到印度加尔各答转机;候机五天,于12日深夜回到重庆。到渝后,'为讲演、开会、应酬及会客所忙杀,至以为苦'。1945年6月26日,行政院决议周鲠生继王星拱任武汉大学校长,7月周鲠生正式接任,'无日不为武大事操心',

  • 标签:
  • 简介:<正>一篇“举世怪骂”的文章人们都知道陈独秀因创办《新青年》而成为当时毁誉交加的人物。在此之前,他已有过一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举世怪骂”。这篇文章就是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十日《甲寅》杂志发表的署名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这是一篇在陈独秀前期思想研究和“五四”民主思潮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文章。全文四千五百字,主要讲了这样四点意思:

  • 标签: 陈独秀 近代中国 章士钊 自由权利 民主主义思想 民主思潮
  • 简介:清乾嘉年间,被誉为“岭南才子”的宋湘(公元1757~1827),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白渡镇创乐村象湖)人。宋湘在世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贵州乡试主考,文渊阁校理,咸安官、国史馆、文颖馆总纂。尔后,又被派往云南,先后担任曲靖、广南、大理、凤庆、保山、楚雄知府,期间还兼任迤西、迤南、盐法道员,官至湖北督粮道。宋湘在人仕前,其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

  • 标签: 宋湘 审美特色 书法艺术 文章 精神 意气
  • 简介:一、真实的文本解读,需要告别"一字情结"在我们的意识中,一个作品一层结构,一个作品一个主题。于是,我们在走进作品的大门,看到第一层风景之后,便不由得停下脚步。像马朝虎的《水》,教师一般也就带着学生只读到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写出的东西:"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是学生一读就知的东西,无需教师进行引导。当然,也有教师会在此基础上稍作延伸:有水的日子那么"乐",缺水的日子那么"苦",作者以"乐"写"苦"更显缺水之苦,更显水之珍贵,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上升到环保的层面来解读似乎是有所提升,

  • 标签: 文本解读 双层结构 文章学 《水》 真性 教材
  • 简介:文史研究馆是政府礼贤敬士、崇文尚德之所。文史馆馆员是政府给予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儒雅学者、饱学之士的一种荣誉。浙江省文史馆自成立以来,在不同时代,聚集了一大批在文林艺苑中具有深厚学养、久负盛望的文人、学者和艺术家,他们或称誉文坛,或蜚声艺林。可谓续千年文脉,奏文史乐章。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浙江省 书画展 文章 春秋 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