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正>五、明、清部分1.概观在研究明、清史方面,这五年间开展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中国运来了大量的档案等等各种史料和研究文献,与中国进行的研究人员的交流也很频繁,还举办了“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1980年在天津)、“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1981年在东京和武汉)之类的大规模学术活动。在此期间还接连出版了很多宏篇巨著,首先,有关前近代的有:奥崎裕司对浙江嘉善乡绅地主袁氏进行的社会思想史式的研究(1),川胜守对里甲制、张居正的丈量策、根据从一条鞭法到顺庄法的赋役改革来考察明清国家统治结构的研究(2),沟口雄三从研究李卓吾开始,进而追寻前近代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的研究(3),滨岛敦俊从水利、均田均役、农村共同体等方面找出江南白莲教的活动,并寻求它与抗租活动相关连的研究(4),岩间一雄的把里甲制、地主制也包括在内的思想史研究(5),它们都是和小山正明、重田德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所倡导并做过的即把中国的封建制以其本身固

  • 标签: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国际学术讨论会 研究人员 里甲制 统治结构
  • 简介:丁明俊教授等几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西北伊斯兰教社会组织形态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丁明俊教授2007年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伊斯兰教社会构成及组织形态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有选择性的对哲合忍耶宣化岗拱北组织与经济运行、虎夫耶北庄门宦的教权演变、嘎德林耶大拱北门宦历史及组织特征、伊赫瓦尼“海乙制”组织、西道堂“大家庭”组织方式、民国时期回族社团组织、现当代各级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拱北在国家面临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组织动员回族穆斯林向灾区同胞捐款捐物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考察与研究。

  • 标签: 社会组织形态 中国伊斯兰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北 国家社科基金 回族穆斯林
  • 简介:自汉代开始,中日两国在文化、科技等许多领域进行过交流,尤其是唐、宋、明三代是中国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对日形成重要影响的时期,但在近代文物保护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理念上,日本起步较早,而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古建筑遗存有许多相同之处,吸收和借鉴其保护理念的先进成分,对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日本 古建筑 保护理念
  • 简介: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文件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