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文革”时期的诗歌按照思想感情倾向可分为类:一是表现革命理想;二是表现困惑、怀疑思想;是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类诗歌随着“文革”的深入依次成为诗歌的主流.从原因上来讲,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变化,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是脱不了关系的;而从影响上来讲,文革诗歌的变化发展也对后来出现的文学现象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文革” 诗歌 大众
  • 简介:沈英妹,女,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人,1998年开始尝试在树皮、猪皮、牛皮上绘画。其“皮画”以少数民族人物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要题材,将中国水彩画和西洋画技法相结合,其画风古朴而自然。成立了皮画社,是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其绘画品种达20多种,是桂林五通农民画的代表。

  • 标签: 桂林市 少数民族风情 简介 作者 作品 封底
  • 简介:第四届广州年展前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据悉,本届广州年展将有望成为年展历史上跨越年度最长的艺术项目。本届广州年展的总策划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第四眉广州年展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次国际双年展或年展,

  • 标签: 广州 新闻发布会 广东美术馆 策划人 双年展 艺术
  • 简介:5、理论思维特征著述和出版的繁荣,从一个相当重要的侧面体现出清代美术形貌的时代特征.而这一时期的学术思维特征及不少颇具美学色彩的理论见解,确有许多有别于以往的特色,这无疑是值得后世重视的.以下略举大要说明之.

  • 标签: 清代 美术理论 理论思维特征 文人画 笔墨技法 形神
  • 简介:我与作曲家晓河相识.是从1952年8月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开始的。这次汇演,他的颇具民族风格和部队气魄的队列歌曲《刺刀歌》获奖。战争年代他在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我在八路军和东北野战军。1953年我因公到了南京。在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同晓河一起谈过部队音乐工作——当时他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副科长。后来他调到总政文化部。

  • 标签: 歌曲 华东野战军 序言 亲人 文艺汇演 华东军区
  • 简介:“竹幕”是一个意识形态术语,这个词在今天已经很少被人提起。用"竹幕"来描绘21世纪以来中国的抽象艺术,正是为了说明国内的抽象艺术实践不仅仅是一场宏大的文化建构,也具有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尽管这种意识形态呈现为自发的和在传统内部进行的。

  • 标签: 抽象艺术 想象 美学 意识形态 21世纪
  • 简介:一、《绿洲凯歌》与新疆电影的诞生1955年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酝酿筹建电影制片厂。次年,遵照文化部的统一部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开始着手一系列筹建工作,其中包括外派人员学习、成立演员训练班、选址建厂、购置器材等。1958年5月,国家文化部曾下达《关于在各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电影制片厂的方案》,其中强调要求加速新疆电影制片厂的建设进度。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电影制片厂 光影 人民政府 筹建工作 外派人员
  • 简介:海外华族艺术家一般是指1989年之前活跃于中国大陆的探索性艺术家,他们于1989年前后纷纷赴西方各国留学、工作等,并继续以世界艺术潮流为参照,执意在国外进行探索的艺术家。还有一种是在国内已冠盛名,之后,又在国外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者,当然,还包括原在大陆是活跃的或较活跃的艺术家,自从去了异国他乡就迷失了方向。尽管,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但亦有千千乡恋艺怨在千千艺术赤子之心间浮动,现就其中较为有特征的几种倾向一一分述之。

  • 标签: 海外华族 艺术家 坚持者 画廊 中国大陆 当代艺术
  • 简介:戏曲的发展要坚持写意传神。写意,挥写民族审美意象;传神,传承中国艺术精神。戏曲的现代转化首先是传承戏曲的美学基因,使之为当代观众喜闻乐见;其次是用戏曲表现现实题材,拓展其生存空间。这样才能使其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现实题材是现代题材的一部分,戏曲的现实题材创作规律与审美,与戏曲现代戏有部分的重叠。但是,现实题材聚焦当代的社会现实,它更为直观地表现当代人的处境和困惑,因而与时代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 标签: 现实题材 现代转化 戏曲创作 现代戏曲
  • 简介:本文主要目标是基于CBID系统前期的可用性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的结论,对CBID系统的可用性指标进行分析,得出CBID系统可用性分析的结论,揭示CBID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关键问题所在。

  • 标签: CBID系统 可用性
  • 简介:我们应如何看待他者的苦难?有趣的是,阿萨的经历正反映出,人们怎样区分"你、我、他",正是造成他们互惠或冲突的缘由。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到英国;从索马里到南非到美国;从美国到伊拉克—汇聚到香港艺术节的舞台上,来自各方的艺术家颂歌起舞,传述流离者的故事,亦展露了苦难中的盼望。

  • 标签: 香港艺术节 流浪记 好莱坞 战争片 电影感 美国独立宣言
  • 简介:  上海双年展的火爆正是以"视觉嘉年华"的模式吸引到大众的参与,但有人批评其学术性不够;而广州展则是以众多的学术论坛抬升它的价值,但又被评为"圈内人的自娱乐,是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

  • 标签: 双三年展 拒绝双三年 拒绝美术馆
  • 简介:《光明日报》4月16日召开“文艺评论与文化繁荣”座谈会之后,文艺批评的问题又一次受到文艺理论、评论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的关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也刊出了廖奔、雷达、曾庆瑞、胡平、尹鸿、方伟等专家多篇专题讨论文章。其中一个普遍的观点就是,要改进当前的文艺批评,在加强文艺批评的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文艺批评的自身建设。无疑,当前文艺批评问题多多,社会的转型、文化的转型、媒介环境的改变和作家、艺术家生活经验的改变都给文艺批评提出了新的问题,

  • 标签: 文艺批评 《中国文化报》 《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文化繁荣 文艺评论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旋律片、娱乐片(商业片)、探索片(艺术片)的划分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断裂: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发家致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个人奋斗等新的意识形态表述,另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需要小心维护旧有的意识形态窠臼。这种意识形态的“双轨制”使得主流价值观的建构经常陷入悖论,正如2000年因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播而掀起的“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谁是英雄”的讨论。这种争论本身呈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面孔:一个是前苏联时期的无产阶级道德典范,是大公无私、为革命/集体/国家牺牲和奉献终生的共产主义战士,

  • 标签: 主流意识形态 男性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项基本原则 共产主义战士 主流价值观
  • 简介:<正>由广西文化厅与广西剧协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厅协办的广西第届剧展于1991年11月20日至1992年元月2日,在南宁隆重举行,共演出我区近年来编演的剧目53个,其中大戏11个,小

  • 标签: 广西 戏剧 现代观众 新时期 彩调剧 时代精神
  • 简介: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省舞台美术学会、广东粤剧院、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话剧团、广东潮剧院联合举办的《2000年广东舞台美术学术研讨会》于今年元月在广州举行。研讨会围绕着我省著名舞美设计师梁根作品与粤剧舞台美术研究、王履玮作品与话剧舞台美术研究展开学术讨论,共谋21世纪戏剧艺术发展的大计。以管善裕作品与潮剧舞台美术研究为题的研讨会也即将在汕头市举行。本栏选择研讨会部分文章介绍广东粤剧院的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梁根同志及其作品。他从事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工作已40年,设计制作的作品有200个之多,其中有他的成名之作粤剧《春草闯堂》,还有显现其个性的、在写实绘画布景的基础上着重倾向于写意装饰的作品,如粤剧《牡丹亭》、《打陶春》、《唐太宗与小魏征》、《伦文叙传奇》、《睿王与庄妃》等。另外,他还涉足广东汉剧、琼剧及大型歌舞晚会等的舞美设计和制作。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以简代繁、虚实结合的独特艺术风格。

  • 标签: 广东 戏剧舞台美术设计 梁三根 艺术风格 粤剧